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颖彦 《中国人大》2008,(10):43-43
从中学生到大学生,从研究生到企业员工,2500多人一批批地走进人民大厦四楼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厅的大门。之前,民主与法制只通过书本与课堂存在于他们的概念认知中;之后,在实践中民主观念变成细流,"润物细无声"地流淌在他们的意识中。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培养合格公民,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是其题中之义与核心价值。政治教师应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课程开发、学科课堂教学、学科教学评价角度,探索加强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近来翻看期刊报章 ,感觉“人大意识”一词在使用频率上有逐渐增多之势 ,例如 ,在评价某单位或某人时 ,往往说上一句 :“人大意识较强” ;在提建议要求时 ,又会说 :“要增强人大意识” ,等等。这不由引起笔者的思考。何谓“人大意识” ?难道仅仅是因为某单位或某部门负责人经常来人大常委会汇报工作 ,或者他们对人大常委会开展活动提供了方便 ,所以就说他们“人大意识较强” ?因为人大机关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威信还没有期望的那么高 ,所以要“增强”一下 ?这里的“人大意识”到底是什么意思 ,很值得推敲。按照笔者的浅陋揣测 ,所谓“人大意…  相似文献   

4.
2007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时代、社会和国家对我们中学德育工作者和政治课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和新课题。它对培养和造就我国现代和未来社会合格公民有着特殊意义。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应该成为德育工作者特别是政治课教师的基本职责、义务和追求。  相似文献   

5.
俞宁静 《公民导刊》2007,(12):60-61
11月中旬,重庆市永川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部分大学生模拟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会议。这是继去年在中学生中开展“走进人大、感受人大”主题活动后。再次组织开展这样的活动,旨在以多种形式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相似文献   

6.
桂榆栋 《思想战线》2013,(Z1):304-305
社会的有序发展需要一定的规则,每一个公民都是社会的一员。规则需要公民遵守,但仅有规则是不行的,还需要通过教育者从个人与社会、内化与外化、思想与行为这三对范畴出发,结合规则意识教育的现状,引导公民自觉树立遵守规则的意识,促进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肖敏 《公民导刊》2007,(5):51-52
今年是我生命的一个花甲,又喜逢重庆直辖十年,3月5日,作为一名新选人大代表,我荣幸地参加了重庆市渝中区十六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8.
两度走进人大活动无疑是我成长经历中难忘的回忆。第一次走进人大时,我还是一名选修政治、备战高考的高三学生,为能近距离体验神秘的中国式民主感到兴奋,也非常珍惜这次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结合的机会。第二次走进人大,我已是上海政法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生,更多地是带着初步形成的法律意识、民主意识,从法学专业的角度观察人  相似文献   

9.
略论新时期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强弱从根本上关系到整个国民的素质,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跨世纪宏伟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新时期,高校必须针对当前形势,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采取有效途径来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0.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于自身在政治和法律上的地位以及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自我感知和体认。公民意识的提升受到封建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统治惯习、社会化大生产改革的不彻底以及儒家伦理等级思维等因素的制约。公民意识的提升有赖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同时,还必须加强公民教育,发挥大众传媒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马艳青 《传承》2009,(16):74-75
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强弱从根本上关系到整个国民的素质,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跨世纪宏伟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新时期,高校必须针对当前形势,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采取有效途径来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2.
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舜钦 《岭南学刊》2008,(4):103-105
公民意识是指作为现代社会成员的公民,对自由在国家中的角色包括政治地位、法律地位及其价值的自觉反映。加强公民的国家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道德意识和平等意识教育,对发展政治文明,建设法治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应当通过完善法律制度、探索多种形式、改进教育方法、加强学校德育、建设公民社会等途径,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3.
张砚秋 《理论月刊》2007,(11):186-188
公民意识的缺失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进程。社会转型时期,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十分紧迫。必须正视当前我国公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公民意识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4.
王佳惠 《人民论坛》2014,(10):46-48
反日游行彰显了中国人的爱国热情,然而其中发生的非理性行为显示出中国人的公民意识仍然很薄弱。鉴于公民意识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加强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通过制度建设、法制建设和公民意识教育等途径最大程度地提高民众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5.
《人大论坛》2014,(9):41-47
为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展现人大风采,省人大常委会于5月下旬开展了“我与人大”主题征文活动。征文对象面向我省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历届组成人员、历届人大代表、人大机关工作人员,离退休老同志、曾担任过人大代表的同志以及理论界、法律界和社会各界人士。征文内容主要反映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以来,特别是35年来贵州省地方各级人大依法履职,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治省的历史进程,以及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感人风采,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人大机关工作人员在工作实践中的经验、体会和感想。  相似文献   

16.
公民文化,是为了稳定民主制度的一种心理分析理论。在本质上要求公民培养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教育关系到国家核心价值观的维护,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而公民意识的培养,公民文化的构建,需要一个完善的、离不开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方式——公民教育。  相似文献   

17.
曹宏伟  姜立哲 《前沿》2013,(15):143-144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应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环境所作出的调整.美国是最早系统实施公民教育的国家之一,德国则在战败后成功实现经济和政治的双奇迹,而新加坡与中国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这些国家所开展的公民意识教育实践各有其特点,对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静安区人大积极探索公民有序参与人大工作的有效途径,初步建成独具特色的途径体系。  相似文献   

19.
人的政治现代化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因素之一,人的政治现代化要借助公民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来完成,公民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是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价值旨归,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本质、内容、目标及实施条件等是公民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助推剂,公民政治生活实践是学校公民意识教育促进公民个体政治社会化的主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王秀德 《人大建设》2002,(11):44-45
应该说,自从恢复建立地方人大常委会以来,各级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人员在常委会的领导下,为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动地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乃至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需要,对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全面提高各级人大常委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