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太监李广以左道见宠,及死,上意其所藏必有奇方秘书,搜其家,得纳贿簿籍一帙,中云:某送黄米几百石,某送白米几千石,通计数百万石。上询左右:“广所食几何?乃受许多米!”对曰:“黄米即金,白米即银”。始悟广赃滥。——明·李绍文:《皇明世说新语》卷八李广是明代弘治年间臭名昭著的太监,大权在握。他以符篆祷祀蛊惑孝宗,矫旨授传,奉官,四方争纳贿。又擅夺畿  相似文献   

2.
“吾貌虽瘦,天下必肥”□张申清唐玄宗李隆基曾说过一句十分得意的话:“吾貌虽瘦,天下必肥”。他登基之始,废寝忘食,励精图治,确实把大唐天下治理得“胖乎乎”的,赢来了大唐的“开元盛世”。杜甫曾在《忆昔》诗中描绘道:“忆昔开元盛世日,小邑犹藏万家屋,稻米流...  相似文献   

3.
上海”和“80后”两个关键词可以引发很多联想,但和“相声”这个传统娱乐形式结合起来,对很多人而言可能有点出乎意料。就在上海,一群“80后”说的相声竟然一票难求,火得一塌糊涂。  相似文献   

4.
我当了32年的语文教师,也当了32年的班主任。曾经有许多人问过我:“当班主任累不累?”我说:“不累是假的,但我感到干得很快乐、很幸福。”更多时候,幸福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以自己的火去点燃旁人的火,以心去发现心”,在把幸福带给学生的同时,学生们也回报了我无数的喜悦和欣慰。  相似文献   

5.
读书怪癖     
读书人自有读书人的怪脾气,单就读书来说也有不同的阅读习惯。记得清人有作《醉书斋记》者,述其读书状:“有时或歌或叹,或哭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及就食,仍挟一册与俱,且啖且阅,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本人则非如此痴醉,但却有两点怪毛病——  相似文献   

6.
同事小卢的儿子刚刚两岁,最近为孩子上幼儿园的事整天唉声叹气。这个外地进京的大学生,在北京“无亲无故”,没有依靠的力量,凡事都得亲力亲为、劳心费神,我自然是可以理解的。但现在幼儿园铺天盖地,随处可见,按说送孩子上幼儿园,应该一点不难,他何故会因此烦恼?听小卢娓娓道完,始才明白,现在从幼儿园起,教育的恶性竞争已经开始了。家长们根据各自能力的大小,动用各种人际关系,不惜以高额费用赞助,挤破脑袋也要把孩子往“好幼儿园”送。弄清了事情原委,我顿有所悟:原来小卢的烦恼来自于平民和富商官员的钱权PK,像他这样的弱势群体,不烦才怪。为什么我们的教育陷入了这样一种竞赛怪圈,我们的教育会离老百姓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7.
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的是三国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破曹兵83万大军的历史典故。小说把这场战争描绘得栩栩如生,从黄盖受刑于苦肉计到庞统曹营献连环策,周瑜之谋表现得淋漓尽致。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倘无诸葛亮七星坛祭风,江东81郡岂不是一鼓而破,成曹操囊中之物?故人们每读此处,无不为诸葛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叹为观止。诚然,作者“拥刘反曹”,用尽笔力表现诸葛之智,但却作贬了一位尊重科学、倚靠科学的战争决策者———曹操。“凡用火攻,必籍风力”,这是古代战争常识。周瑜只把“巧计”用在“火”字上…  相似文献   

8.
《中国统一战线》2013,(3):73-73
1所谓“舍得”,有得必舍得,有舍必有得,舍得了才能得,舍不得就得不到。 2.雨伞说:“不能为别人挡风遮雨,谁会把你举到头上?雨鞋说:“人家把全部重量托付给我,还计较什么泥里水里?”  相似文献   

9.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借古开今话德才菖蒲桂芳“士有百行,以德为首”这句话出自《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注引《魏氏春秋》。原文是:“允妻阮氏贤明而丑,允始见愕然。交礼毕,无复入意。妻遣婢觇之,云:‘有客姓桓。’妻曰:“是必桓范,将劝使入也。’既而范果...  相似文献   

10.
做经常性思想工作,开展谈心活动,把握好时机十分重要。古人云:“火及未燃,杯水可灭;及至火猛风起,虽倾河海不能救也。”讲的是灭火道理,对经常性思想工作亦然。基层带兵人要特别注意把握好思想工作时机,坚持做到“十个必谈”。  相似文献   

11.
法治与“德治”  有了法治,为什么还要提出“德治”?这主要是因为法治不是无所不包的、“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是从法的内系统讲的。从社会的大系统来讲,法管不了的事多得很!他在公众场所高声喧哗,你能用法来管他吗?他把儿子打得哇哇叫,这算犯了哪门子法?法不能管,就可以不管了吗?当然还是要管的。要管,谁来管?这就少不了用“德”来管。用“德”来管,就是“德治”。 德,比法管的面要大得多。道德几乎能深入并且触及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哪里有人,哪里就有道德存在:“三人行,必有吾师焉!”“三人行,必有‘德在’焉!…  相似文献   

12.
田厚钢 《群众》2006,(2):64-64
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一位部级新领导上任却坦言,他这个“新官”上任,首先要烧好前任的“火”。当然,烧好前任的“火”有一个大前提,就是前任必须是像胡锦涛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所强调的那样:“多干群众急需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干长远起作用的事”,所作决策必须是把为民谋利作为目标,经过科学论证、领导班子集体决定的,并不是一个人的作为。在此前提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远大志向,与时俱进地把“火”烧得更旺,把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3.
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都想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他们知识广博,工作热情高,教学中积极向上,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但是,有的效果并不显著。其原因固然很多,但我认为初登讲台的青年教师应特别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传授知识要依据大纲和教材,不要多多益善有的青年教师刚接触中学课本,往往觉得内容太浅、太少、不够“劲”,所以在课堂上常常是任意扩展,大加发挥,一心想把自己知道的都传授给学生。结果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目瞪口呆,既没有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没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出现这种情…  相似文献   

14.
观点     
《时事报告》2014,(8):6-6
经济发展强调“稳”,稳中求进、稳中求好、稳中求优。把握方向注重“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反腐肃贪强调“狠”,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刮骨疗毒。改革攻坚强调“敢”,“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国家治理崇尚“法”,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舆论宣传强调“导”,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对外关系强调“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1,(5):37-37
来京的台湾朋友愈来愈多,显见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效应逐渐给力。有人戏称我这学者成了“驻京办”,每天都在京忙接待,不务正业。但无论如何,两岸交流至今可以说是“火上加火”。  相似文献   

16.
话说”“不逾矩”刘恩启或许是“耳顺”已过、“古稀”渐近的缘故,老汉我于历览人事沧桑、世象百态之余,对于孔老夫子的话:“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竞如参禅者得顿悟那样,从中悟出些人生道理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劳动过程理论,深度访谈40位高校青年教师,对青年教师劳动过程进行多维审视。调研发现: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目前面对劳动心态异化、劳动样态窄化、劳动关系紧张、劳动生态动荡等劳动困境,并调侃自己为“学术民工”。但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劳动主体性并未丧失,在稳定、幸福的职业目标牵引下,掌握劳动时间、空间调配的相对自由,主动整合自身劳动发展资源,践行“知识报国”的情怀担当,映射出高校青年教师作为“知识精英”的主体进取。  相似文献   

18.
悟,是禅宗用语,意思是心里明白,觉醒理解。由此又引申出觉悟、悟性、开悟、恍然大悟、大彻大悟等词语,大抵都是相同道理。悟,从禅宗五祖弘忍以后,分为南北两派,一派主张顿悟,以慧能为首,他们认为人身本有佛性,可顿然破除妄念,悟得佛果;一派主张渐悟,以神秀为...  相似文献   

19.
朱熹思想之于湖湘学派●金春峰朱熹曾受教于李侗,属于程颐、龟山、罗豫章一系,故常被认为其思想直接承继于程颐。实际上朱熹丙戌“中和旧悟”前,一直笼罩在章句之学与佛禅的影响之下,并未有以自得。朱熹之有“中和之悟”并由此而建立起自己的心性观及哲学体系,是与湖...  相似文献   

20.
《老子》中有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用在职场上,这句话提示管理者不仅要满足员工的物质需要,更要教会他们做事的方法。根据美国心理学大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以下七种境界是每一个管理者应具备的,普通员工也可以从中悟出职场的为人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