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舰  朱江 《当代贵州》2014,(2):32-33
“将军山下,白鹭湖畔。金阳新城,鲜花烂漫。高楼如雨后之春笋,大道似长空之白练。斯城也,东枕黔灵山之奇秀·西翥百花湖之清冽,南接三桥之通达,北翔铝城之纸鸢。斗篷山撑半空之文笔,十二滩涌一派之文澜。”这是青年作家卫功立在《金阳赋》中描述的观山湖区。  相似文献   

2.
子思的《中庸》集《周易》、《论语》里中庸思想之大成,其中突出体现着一种人生和谐思想,这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一、“中和”论。《中庸》第一章关于“中和”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相似文献   

3.
恶花絮     
去年11月24日的《沈阳晚报》上刊登了一篇《现代贪官幽默故事》。读后却笑不出来。人但知花之美,罕知美花之有恶者;人但知恶花之毒,罕知恶花之所以毒。思之良久,似有所得,辑而评之,以警世人。免费书法“为人民服务”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因贪污受贿被逮捕入狱后,自知罪孽深重,难逃一死,便跪在地上对查办他的有关人员说:“我是书法家,求你们不要杀我,我就留在这里免费给你们写字,每天给你们写一幅。”胡副省长的字是出了名的,想当年如果能得到他的一幅“墨宝”,那就真是“如获至宝”。胡长清也因为写字狠赚了一把票子。胡长清…  相似文献   

4.
王喆 《党建》2012,(7):3-M0002
“衣服大多皱巴巴的,手有点脏兮兮的,但一双双明亮的大眼睛却深深打动了我”。这是“潘家峪驻村日记”(第6期《党建》)中的真实表白,这段记者留下的感动.也深深颤动了我的心灵。  相似文献   

5.
早些时候,有人写文章谈及《周扬文集》没有收入一篇重要文献《文艺界一场大辩论》,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这里面当然有种种原因,但做为《文集》,却对作者的文章有所取舍,毕竟失去保存文献的意义,因而其价值也就打了折扣,且不能取信于读者。总之这种做法还是值得重新考虑的。不过上述的情况原出于《周扬文集》,《文集》本来允许有所取舍,所以也还说得过去。去年《俞平伯全集》和《朱自清全集》先后出版,竟发现《全集》也出现了“不全”现象,这就更加令人感到遗憾了。关于《俞平伯全集》之所以“不全”,就我所知,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6.
“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这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李兆麟同志创作的《露营之歌》中的一句歌词,也是李兆麟同志用一生践行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一考生作文,援引了《诗经》中“昧昧我思之”句,却误写成了“妹妹我思之”。老师便批道:“哥哥你错了!”  相似文献   

8.
梁衡 《新湘评论》2006,(10):60-60
十多年前,我写过一篇《“哇”字牌通讯》。是批评通讯写作的华而不实。这几年看稿多了.又发现一种“要”字牌言论。这种言论.几乎是把文件拆分成段,要这.要那,要读者去照办执行。结构也简单,一“要”到底,有时一篇能数出十多个“要”字。“哇”字牌通讯.透出一种“嗲”气、“浮”气,有做作之态;“要”字牌则不用装模作样.是直截了当的横气、霸气,一股强迫命令之气。  相似文献   

9.
我也寄语《党风与廉政》《党风与廉政》其设计之精美,内容之丰富,篇章之诱人,说理之透彻,都是当之无愧的。故而曾是我担任领导工作时的必读之物。退居二线后,依然是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也必将伴随我走完人生的余程。但粗读去年十月份这一期,却有不尽人意之处,出...  相似文献   

10.
竹溪 《湘潮》2011,(10):56-56
《湘潮》7月号给我最大的震撼,是刊首第一篇《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诞生始末》。坦率地说,编入《毛泽东选集》的“两论”,我们耳熟能详,作为“回击教条主义的发愤之作”的原委也略知一二,但对其写作过程如此地艰苦卓绝,却是未曾想像得到的。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0,(7):81-81
“铜臭”一词,出自《后汉书·崔烈传》。汉代崔烈,位列九卿,名重一时,但仍不满足于既有的地位。在荒淫奢侈的汉灵帝以卖官之资填补国库之虚时,他以五百万钱买得司徒一职,从而得享三公之尊,然而他的声誉也从此一落千丈。一日,崔烈问其子崔钧:“我做了三公,外人对我有何议论?”崔钧如实答道:“人们都嫌你有铜臭味。”后来,人们便以“铜臭”一词来讽刺用钱买官或俗陋无知的富人。  相似文献   

12.
2010年9月11日,《北京青年报》刊载了邵燕祥先生的《华君武的一幅漫画》一文,介绍了华君武《永不走路,永不摔跤》的漫画。这篇不长的文章有一篇不短的《附记》。在这篇《附记》中,邵燕祥先生谈到我的一篇短文《永不走路。永不摔跤》,并问我的短文和华的漫画是怎样的关系,以及华的漫画和我的短文被毛泽东看中在一次中央会议上印发的问题。我觉得,邵燕祥先生这篇文章和《附记》有些史实不够准确.或者错讹。邵燕祥先生说,文章和《附记》中涉及的史实“有待于有历史癖的朋友们考证了”。我虽说不上“有历史癖”,但作为被提到的一个当事人,我想就我所知道的情况作些说明。  相似文献   

13.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称?……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著名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饱含深情作出的《七子之歌》中的这首题为《澳门》的诗,表达了几十万澳门同胞的心声,也牵动着亿万中华儿女的骨肉亲情。澳门在16世纪中叶被葡萄牙殖民者掠走,至今已有400余年。这是澳门历史上最辛酸的一页,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耻辱。如今,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1999年12月20日即将来…  相似文献   

14.
郭辉 《党建》1999,(11)
位于南黄海之滨、长江三角洲北翼的如东县,海岸线长达100公里,拥有104万亩滩涂,从事文蛤、紫菜、对虾等养殖业的人员有近IO万人,滩涂养殖已经成为如东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县委、县政府抓住这一特色,积极做好对外宣传,有效地营造了如东外向型农业经济迅猛发展的舆论氛围。去年以来,如东先后召开了’98中国如东国际经贸洽谈会、’99如东农业利用外资洽谈会、首届中国如东出口商品交易会。在系列招商活动中,举办了有中央、省、地新闻媒体参加的新闻发布会,编发了《如东县投资指南》等中、英文资料,拍摄了《如东紫菜冷藏网技术的…  相似文献   

15.
写作《重庆赋》,是一次遵命行为,也是一个自觉行动。五月上旬周勇同志约谈的时候,我才知道《光明日报》正在举办全国“百城赋”征文活动,市委宣传部已经与之沟通,要为庆祝重庆直辖十周年,争取6月18日在其“百城赋”专栏发表一篇《重庆赋》。于公义,于私交,我都不能推辞。读过已发表的十余篇其他城市的赋,我也有信心,短时间内写出一篇水平不至落到中等以下的《重庆赋》。  相似文献   

16.
李强 《当代贵州》2011,(29):7-7
一曲《化学是你化学是我》,让北大校长周其凤成了网络红人。当下,如若不是故意为之,做网络红人的滋味定是不太好受。以这“化学之歌”为例,众人围观,非议不断,否定者斥之“不伦不类,天雷滚滚,斯文扫地,仅供娱乐”,肯定者则谓之“朴实,可爱,让人会心一笑”、“科普本就如此”……  相似文献   

17.
近日。我读了刊载的《“笑廉不笑贪”现象之计论》一文,感慨万分。本来嘛,“笑贫不笑娼”的风气已够可怕了,没想到,还要出个更可怕的“笑廉不笑贪”来。这倒使我想起了邵道生先生的那篇《可怕的“羡腐心态”》的文章来,他在该文中说:对腐败,谁都说它臭,谁都时它恨,谁都说它祸国,谁都——不过,若  相似文献   

18.
胡祥鼎 《奋斗》2011,(10):59-60
刚拿到何伟志的《伟志文集》时,并没有为之写点什么的想法。因为我不喜欢一些官员将官样文章整理成集,著“书”立“说”。读过《伟志文集》后,我意识到.伟志不是“官”而是僚,是无权的研究者、心耘者;他的文章也非“官样”,而是具有自身特色和研究价值的心耘笔耕成果。认真阅读过《伟志文集》上卷《心耘无痕》和下卷《躬行求是》后,不禁引发了作为同行的我的浮想联翩……  相似文献   

19.
文社权 《湘潮》2012,(6):56-56
30年来,《湘潮》勇立潮头,博采众长,突出特色,被广大读者誉为通往知识彼岸的“金桥”。 我原在文物部门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抢”到几本《湘潮》,通读后被里面的人物风采和党史事件所感动,从此便与之结下不解之缘。通过长期研读《湘潮》的每篇文章,加上勤学苦练,我的写作能力也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20.
《老子》载:“五味令人口爽。”爽者伤败也。然我的纪检生活可谓百味,却丝毫没有伤败不堪之感,缘由即在酸甜相济,苦在乐中。正如《管子·宙会》所言:“五味不同物而能和。”这调和的润滑剂即是我的同事了。兹列三则日记。是以明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