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龙自称穿女装外套多年,而且还说女装外套不像男装那样死板,款式多,选择自然也就比男装多。 成龙日前在香港受访时,很自然地公开他穿女装外套的“秘密”。 成龙前阵子到美国出席奥斯卡颁奖典礼时,曾抽空到当地的女装名牌店购买女装外套。结果,很多人都误以为他是买给娇妻林凤娇。 不料,成龙的答案却是:“阿娇哪里需要我帮她买衣服,我是买给自己穿的。” 什么?堂堂一名武打巨星,竟然穿女装出门? 成龙倒不以为然。他很坦然地说,很多人都知道他买女装外套来穿的啦! “好多年前我就已经是这样了,女装有大的尺码  相似文献   

2.
一次,我曾经对一个网友说——我有个不好的习惯,一旦心里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都喜欢在网上告诉我认为思想比我深刻的人,期望能从他那里得到答案,让支离破碎的心在一瞬间弥合。所以我问他说:“如果你心里总有一个人,他比你的爱人、父母、子女的位置都重要,你怎么办?”网友是个比  相似文献   

3.
罗西 《新青年》2005,(8):42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大家都举了手。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大家仍然踊跃着举起手来。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恶狠狠地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这张钞票,你们还…  相似文献   

4.
记忆随感     
张时 《新青年》2004,(12):35
学在外地读书。一年了,难得小聚。饭间有人问他这次回哈尔滨有什么不同以往的感触。“呵呵,说出来你们也许不相信,大街上那些流动的卖报人,印象还真挺深的。”同学笑言。“厌恶?”我插话,我觉得同学一直是个挑剔的人。“不至于,只是觉得怪怪的,感觉回到了旧电影时代,我知道他们  相似文献   

5.
幽默精品屋     
《新青年》2006,(5)
别以为我不懂儿子3岁,平时住在幼儿园,双休日接回家后,就睡在我和妻中间。上周日的晚上,他对我们说:“我们班孙洁说要嫁给我。”我大吃一惊,忙问“:那你怎么办?”“我当然要跟她结婚啦!”儿子响亮地回答“,爸爸妈妈,咱们赶快买房吧!”“买房干什么呀?”妻问。“我跟她结婚用呗!对了,得给我买个两居室。”“买两居室干什么呀?你们小两口住一居室不就行了吗?”我故意逗他。谁知儿子却说“:别以为我不懂,我们的孩子还得住一间呢!我可不想让孩子跟我一样,睡在你们大人中间。”反义词爸爸“:听说你正在学反义词,那么,我问你‘:好’的反义词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幽默精品屋     
《新青年》2005,(5)
鱼和水鱼说:我时时刻刻睁开眼睛,就是为了能让你永远在我眼中。水说:我时时刻刻流淌不息,就是为了能永远把你拥抱。锅说:都快熟了,还这么贫!不想见上帝小王去爬山,不小心从山顶掉下来,一下子抓住了山顶一块突出的石头,小王大叫:“上面有没有人?救命呀!”一个声音传过来,“孩子,我是上帝,放开手我拉你上来。”小王犹豫了一下,喊道:“上面还有没有别的人?”什么是牛肉拉小丽为一快餐店画POP广告,本来是牛肉拉面可是为了生动形象,就没有写“面”,在“牛肉拉”后面画了一碗面,后来就有顾客问老板:“老板,什么是牛肉拉?”眼眼不。!山顶:一上王…  相似文献   

7.
罗西 《新青年》2005,(12):38-39
《西游记》里,经常有妖精在人间作怪,最后被佛或悟空降服,就会现出它本来的面目,其前身往往是某位天神的“侍卫”或者豢养的“宠物”,然后真相大白。目前以“芙蓉姐姐”为代表的网络红人,都是一群什么妖孽呢?虽然她们不害人,但是,已经搅得我们心思不宁。如果要她们现身,你猜,会是谁的出窍灵魂?或者是谁家没有看管住的不安分的灵魂?答案是,大部分女性会举起手:“对不起,‘芙蓉姐姐’是我潜意识里那只蠢蠢欲动的动物!”这让我想起一个笑话,某午夜剧场,广播里通知说:“有个失去理智的女人正准备进来找她出轨的丈夫与情妇算账,请这对有情人赶紧…  相似文献   

8.
幽默精品屋     
《新青年》2007,(3)
加号有一个家庭,这家的孩子的数学一直不好,父母给他换了不少学校。最后,父母给孩子换了一个教堂小学,这个孩子的数学就名列前茅了。父母很奇怪,就问:“是不是老师教的好?”孩子说:“不是。”父母又问:“是不是教材不一样?”孩子说:“不是。”父母问:“那是什么?”孩子说:“我一进教室,我就知道这  相似文献   

9.
"3·11"后的欧洲及欧美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3月11日发生在西班牙的恐怖袭击事件,可谓同“9·11事件”一样令世界震惊。这种震惊不仅仅在于它是二战后西班牙乃至欧洲死伤最为惨重的一次恐怖血案,还在于“9·11”后令欧洲担心因而力图加以防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作为欧洲大家庭重要一员的西班牙,其发生的这次恐怖血案自然会对欧洲产生重大的冲击和影响;而作为伊战中美国在欧洲的“铁杆”之一却因大选换届导致与美“分道扬镳”的西班牙,由之产生的影响显然不会仅仅局限于欧洲。那么,人们不禁要问:这次恐怖血案就欧洲而言意味着什么?是痛定思痛后的从长计议?还是走美国式的“以暴制暴”路线?就欧美关系而言又意味着什么?是嫌隙尽消一致对外?还是分歧依旧同调不同路?北约、欧盟“双扩”无疑令人对这些问题更为关注。为此,本期我们特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六位专家举行对谈,试图找寻出答案。当然,一次对谈很难让您完全释惑,但果真能给您些许的启发,就是我们的收获。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上,法国人一向被认为是浪漫的一族,尤其是在爱情方面。有这样一个笑话,法国人嘲笑美国人:“你们美国人上数三代,就搞不清爷爷是哪国人了——因为美国的历史太短。”而美国人反唇相讥道:“你们法国  相似文献   

11.
呼唤你们,五十多年前在庐山“快乐家”孤儿院度过童年时代的老人们,你们今在何方?你们还记得庐山的“快乐家”孤儿院吗?还记得布妈妈、牧妈妈、胡妈妈吗?什么时候你们能再来庐山看看?文章把我们带入那些不能忘却的岁月。  相似文献   

12.
我到美国留学,第一个梦想就是拥有自己的车子,新车自然是买不起,我便把目光盯在了二手车上。我隔壁法律系的学生正好有一辆二手车要卖,他要价1600美元,说这是早期卡迪拉克,有收藏价值。刚学会开车的我开出去兜了一圈,感觉车子没有什么问题,但为了压价,我回来后故意指出车的毛病很多:底盘松动,排气管有孔,开起来一大股机油味,显然是汽缸漏了。“那你出多少钱?”他问。“看在邻居的份上,我出100元。”我开了个小玩笑。其实我也不懂车,这些砍价的伎俩是从书上学来的。“100?NO。”他愤怒地叫道,看来他从来没让人这么宰过,“200,至少200。”他…  相似文献   

13.
笑话十则     
哭 墙 一个美国游客到耶路撒冷后,想去看看哭墙。可他不知道这墙的名字到底叫什么。于是,他对出租汽车司机说:“请把我带到你们犹太人哭泣、叫喊并且把头往墙上撞的地方。” 结果,司机把他带到了税务局的高楼前。 坏习惯 约翰对乔治抱怨说:“哎,有两个坏习惯,困扰着我……” 乔治:“是什么坏习惯呢?” 约翰:“第一个是裸睡。” 乔治:“还好呀!那第二个坏习惯呢?” 约翰:“梦游。” 日本人的姓氏 老师给学生介绍日本人的姓氏习惯,“如果有个日本名字里有‘太郎’,二字,那他一定是长子;如果他名字里有‘次郎’二字,那他一…  相似文献   

14.
幽默精品屋     
《新青年》2003,(9)
上帝要来了一天下午,有个小偷去偷一户人家,当他翻进这家人家的后院时,忽然有个声音在他耳边响起:“上帝要来了。”这个小偷吓了一跳,朝四周乱看。可看不见半个人,他以为听错了,就向前走了几步。可是这个声音又响起来了:“上帝马上要来了。”这回更是吓了一大跳,正当他想逃跑时,发现原来是在屋角边的一只鹦鹉。“是只鹦鹉啊,你叫什么名字啊?”小偷觉得很有趣。“我主人叫我旺财。”鹦鹉老实地说。“哈!多么愚蠢的名字啊,你的主人怎么会给你取这种名字?”话未说完,小偷觉得腿上一阵剧痛、不知被什么狠狠地咬住了。“哦,很好笑是吗?那你一定觉得他为他的德国狼狗取名叫‘上帝’更好笑吧?”  相似文献   

15.
摩登电器     
最近《华盛顿邮报》刊登了一篇文章,讲的是电器制造商们正计划着如何使消费者们精神错乱。当然,他们并没有明说要让我们精神错乱。他们说的是他们想让我们将来的家庭生活是这样的:“所有的家用电器都在英特网上互相分享信息,”而且“所有的家用电器都比它们的主人更聪明。”比如说,将来你家的洗碗机“可以在办公室里遥控。”你们家的冰箱“知道你什么时候会把牛奶喝完。”你们家浴室里的体重秤“会把你的体重数据直接传递到健身房。”我尊重这些家用电器制造商,但我不得不想他们究竟吃错了什么药?我的意思是说,他们想没想过,我在家里把碗装…  相似文献   

16.
虹莲 《新青年》2002,(12):56
他们刚刚结婚一年,纸婚之年有许多争吵也有许多甜蜜。有一天她问他,你说,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他想了想,说,“是生死吧。你想想,一个人可以为另一个人去死,舍去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切,还不是爱的最高境界吗?”  相似文献   

17.
那时,我在一个农民工子弟小学教一年级的数学。期中考试时,我给孩子们出了这样一道题,“假如你家有5口人,买来10个苹果,每个人能分到几个苹果?”从年龄与智力发展水平来说,让七八岁的孩子来回答这道题,应该是很简单的。但是当试卷交上来后,我却大吃一惊,我发现,由于打字员疏忽,“10”变成了“1”,这样,这道题变成了“假如你家有5口人,买来1个苹果,每个人能分到几个苹果?”我想,试题本身就错了,所以这道题根本就不可能有答案了。但阅卷时,我发现几乎所有同学都在那道题下写出了答案。其中有一个答案震憾着我的心灵。答案的内容是:每个人能分…  相似文献   

18.
趣话煎饼     
煎饼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食品,其实它还是一种大有来历的食品。煎饼流行于全国各地,京、津、山东更为普遍。煎饼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隋朝人侯白编写的《启颜录》中就有关于煎饼的故事。《启颜录》中说:北齐的高祖名叫高欢,有一次他大宴群臣,宴会上他兴致很高,对臣子说:“我出一个谜语,你们大家猜一猜,猜中的有赏。”高欢的谜语是“卒律葛答”。这大概是突厥语的音译。众大臣都猜不着,一个大臣说“骨尧子箭”,就是响箭。高欢说不对。这时一个叫做石动桶的大臣说是煎饼,高欢说你猜对了。高欢接着说你们也出个谜语让我猜猜。众大臣还没说话,石动桶…  相似文献   

19.
前两年我到德国去打工,在与德国人的交往中,我感觉他们单纯善良,对人的信任简直让人“无法忍受”。一次邻居罗拉夫人敲开了我租住房的大门,她对我说:“小伙子,你能帮我个忙吗?”我有些意外,像我这样连个固定住所都没有的异乡人能帮她什么忙呢?  相似文献   

20.
包利民 《新青年》2002,(10):28-29
那时我整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不知情的人打死都不会相信我是个大学生。有人问我:“大学毕业怎幺不去找份工作?”我说:“怎幺没找?每份工作都干不了几天,还不如不找!”问的人便摇头叹息,心里一定暗骂朽木不可雕也,我却依然我行我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