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梦秦简的出土,扩大了我们研究秦律的视野,也使我们对秦律有关婚姻家庭关系的规定有了较多的了解。本文拟就此进行一些探索。在奴隶社会,婚姻家庭关系主要是伦理道德范畴的问题,只有在财产和政治权力的继承上才表现为法律意义。周“礼”对  相似文献   

2.
婚姻家庭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千百年来生活沉淀的一种模式,最具代表本民族的特色,因而我们在调整婚姻家庭关系时,更应立足于我国的国情,植根于我们民族的土壤,吸收传统文化中关于婚姻家庭方面的精华部分。在本文介绍了儒家思想对古代中国婚姻家庭关系的伦理学说,通过对它的学习,以期能找出对形成我国当代家庭伦理观念的有益部分。  相似文献   

3.
追求和谐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老真理和基本理念,其核心价值是"和为贵"、"和谐共生"与"和而不同"的"贵和"思想.当今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是建设和谐婚姻家庭,目前我们正处于新的、快速的社会转型期,婚姻家庭钡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已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究其主要原因有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的家庭伦理关系的解构与重建、个体的人格因素、传统家族伦理道德的沦丧与传统家庭代际关系的破坏、经济理性对家庭核心价值的入侵、过度强调以权利理论全面建构家庭制度及婚姻家庭法律环境的不完善等.对此我们应力倡并践行"贵和"理念,崇尚并培育宽容与多元主义的人文精神,树立与弘扬尊重人性尊严及包容他人的理念,重构婚姻家庭关系的伦理价值体系,重申与坚守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建构与完善婚姻家庭的法律环境,真正实现婚姻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健康.  相似文献   

4.
白军洋 《法制与社会》2012,(29):263-264
在古代社会,个体是臣民而非主人,人在等级序列和服从关系中,于此对应,婚姻家庭关系也处在一座等级严明的“金字塔”.从夫权父权的自上而下的人身财产支配.到了现代社会,人权保护的觉醒,社会个体逐渐追求权力本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也进入了婚姻家庭领域,特别是自20世纪以来,人权保护通过宪法的根本性原则越发广泛的影响部门法的领域,并通过部门法的具体制度和规范内容予以影响,本文基于人权保护对于婚姻家庭法律关系的深刻影响,以追求在人权保护指导下的婚姻家庭法律关系带给我们社会一个更和谐的婚姻家庭生活.  相似文献   

5.
《婚姻法》修订实施以来新类型婚姻案件分析及审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1年4月正式颁布实施的《婚姻法》修订案根据新时期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实际需要,对婚姻家庭法律制度在内容上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为了详细了解《婚姻法》修订实施以来婚姻家庭法律关系的发展变化和法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对新旧法律制度实施的不同阶段的大量婚姻案件进行了抽样调查,对相关数字进行了详细的对比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人身关系法律适用是国际私法婚姻家庭领域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人身关系法律适用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整个国际私法婚姻家庭立法水平的提高。德国《民法施行法》在国际私法领域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第14条关于人身关系法律适用的规定堪称国际婚姻家庭法律适用的中心条款,其对国籍、惯常居所地、最密切联系原则和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运用都具有独到之处,而该法条的结构也颇有特点。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婚姻家庭法基本原则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党志全 《中外法学》1998,(4):99-102
<正> 我国现行婚姻法从名称到内容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婚姻家庭关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修改势在必行。不少学者和法律工作者见智见仁,围绕结婚条件、离婚标准、夫妻财产、亲属亲权、协议离婚、无效婚姻以及家庭暴力、第三者插足、子女抚养等问题发表了不少见解,提出了很好的主张。但有些观点笔者以为有失偏颇,而研究和探讨这些问题的基础是对婚姻家庭法基本原则的认识和理解,因为基本原则是婚姻家庭关系确立、维持和终止的准则,也是婚姻家庭关系当事人活动的准则。明确了基本原则,用这些原则作指导分析某些具体问题,分清是非,划清界限,决定取舍,就会使我们对问题的认识更深刻,结论也就更符合我国婚姻家庭关系的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8.
婚姻是男女两性的结合,家庭是由一定范围内亲属所构成的生产单位,婚姻家庭关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关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有了健全的社会细胞,才会有一个健全的社会乃至一个健全强盛的国家。当前,我国婚姻家庭破裂是一个突出的社会现象。为了了解造成当前我国婚姻家庭破裂的原因、特点以及对妇女的影响,今年二月,我们在河南全省范围内进行了一次民事大调查,从调查中发现,在当前的新形势下,由于夫妻离婚而使家庭破裂的原因与以往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秦律》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春秋战国时期,曾经为秦国的强盛和推翻六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全国统一之后,《秦律》却激化了日趋尖锐的阶级矛盾,成了迅速毁灭秦王朝的催化剂。这些众所周知的历史事实在史籍、或现代论著中,似乎都已成为定论。然而,《秦律》代表着同一统治集团的意志,在同一社会形态下发挥两种完全不同的历史作用,其原因何在? 我们认为:这是由于《秦津》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和秦统一前后社会环境的变迁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国婚姻家庭法六十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回顾我国婚姻家庭法六十年的历程,可见其立法的根本价值取向和目的就是构建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这体现了我国民众对建立平等和睦婚姻家庭关系的追求,也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展望我国婚姻家庭法的未来,我国未来的婚姻家庭立法包括<中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制定都应当继续进一步凸显构建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这一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1.
儒家刑法思想对秦律影响之管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儒家刑法思想对秦律影响之管见崔永东秦律是以法家之刑法思想为指导而制定出来的,这已为学界所周知。至于儒家的刑法思想对秦律有何影响,却未见专文探讨。本文以睡虎地秦简为根据,对秦律中反映出的儒家刑法思想进行了初步探索。认为,从“不孝罪”的规定中,可以考见儒...  相似文献   

12.
秦简与秦律秦律早已散佚。师承其精神实质的历代法典制定者,惧于“暴秦酷法”的恶名,对秦律细节在历代官修正史中往往讳莫如深,避而不谈,致使人们千百年来难窥秦律之全貌。直到1975年12月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八号墓竹简(简称《秦简》)出土后,这种情况才有所改观。《秦简》共1155支(另有残片80片),其中与秦法律有关的文书600多支,主要是墓主僖(昭王四十五年~始皇三十年)抄录的法律和司法文书,记载了从商鞅变法到统一六国后(公元前359-217年)百多年间的部分秦律,约四万余字。它是已发现的最古老翔实的秦律文献。由于墓葬时在秦始皇统一中原后…  相似文献   

13.
中国早期封建法律,以现在可以考见的论,当推《法经》、秦律及汉《九章律》影响最大。这三部法典奠定了整个封建法律的基本格局。那么,它们在结构及形式上有哪些特色呢?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法经》全文早已佚失,现据《晋书·刑法志》、《唐六典》、《唐律疏议》三书的记录加以研讨。 首先我们看《法经》与商鞅所制的秦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因第三者介入而破坏婚姻家庭已成为巩固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关系、建设法制与德治社会的一大障碍,在批判其冲击主流道德观念、破坏现有社会秩序的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现立法缺少对侵犯配偶身份权的有效规制,需要更多关注维护合法权益一方的法律救济途径。因此本文将对配偶权及其现有立法规制进行分析,旨在加强公众的婚姻家庭观念、提供法律引导,以便实现立法保护婚姻家庭和社会和谐的立法宗旨和目的。  相似文献   

15.
梁宝才 《法制与社会》2013,(26):242-243
《婚姻家庭法》作为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一部重要的部门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婚姻法解释(三)》正式施行以后,社会各界对其评价褒贬不一。本文试图通过对人们普遍关注的房子、生育权、财产分割以及亲子关系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以进一步明晰立法主旨,为人们提供理论指导,以更好地解决婚姻家庭纠纷案件。  相似文献   

16.
一、婚姻家庭法学的形成和发展婚姻家庭法学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学系体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婚姻家庭法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婚姻是人生的大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人们的婚姻家庭关系是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正确调整婚姻家庭关系,涉及到男女老少的切身利益和千家万户的美满幸福,也涉及到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兴旺和人类的进步,而婚姻家庭法律,就是调整婚姻家庭关  相似文献   

17.
新婚姻法是我国现行的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人民法院审理婚姻家庭案件的准绳。随着它的公布和施行,将进一步肃清资产阶级特别是封建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的残余,社会主义的婚姻家庭关系将更加普遍地实行于全国。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家庭制度是社会制度的一个缩  相似文献   

18.
民法分则婚姻家庭编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民法典中,婚姻家庭法律制度最具伦理属性、民族特性和人文主义精神,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密切相关。从"单行法"到"法典法",婚姻家庭编应当坚持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的价值取向与基本原则,保持其相对独立的身份法特点。制定婚姻家庭编既是编纂民法典的需要,也是回应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以及完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需要。婚姻家庭编立法应当考虑我国的立法传统、基本原则在婚姻家庭编中的作用以及当代国际婚姻家庭立法的发展趋势,重构婚姻家庭编的基本原则;应当考虑非婚同居关系在社会中逐渐被公众接受并成为一种生活模式的现实,对非婚同居关系作出原则性规定,以保护当事人特别是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利;应当认真对待我国离婚率不断上升、轻率离婚屡见不鲜、离婚救济制度适用受限的问题,在保障离婚自由的同时,为防止轻率离婚,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作出理性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9.
王雷 《法学杂志》2023,(6):31-48
婚姻家庭编成为民法典的一编,提升了婚姻家庭法的体系化,婚姻家庭法形式上回归了民法,也带来了婚姻家庭法的开放法源。婚姻家庭法的法律渊源并不局限于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民法典其他各编以及相关单行法律法规中也存在婚姻家庭法律规范。民法法源论不限于考察静态的法源表现形式,还要关注动态的法源冲突协调,形成动态法源观。婚姻家庭编不可避免地存在与民法典其他各编的关联交叉、融合衔接,婚姻家庭编适用过程中的最大难题是妥当协调与民法典其他各编的动态适用衔接关系。辩证看待其他各编的体系溢出效益和婚姻家庭编调整对象与调整方法的特殊性,有助于实现婚姻家庭编向民法典实质意义上的回归。对婚姻家庭编与民法典其他各编乃至相关单行法律法规适用衔接问题的系统全面研究,有助于实现婚姻家庭法在民法典内部和外部的双重体系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第三者含义的界定以及对配偶权含义及内容的分析,并且从侵权的角度论述了第三者行为对相对人配偶权利的侵害,并将这种侵害定为一种对配偶权的侵害,我们可以看到配偶权这一权利确定的必要性,如果没有明确的定位配偶权,第三者对他人婚姻家庭关系的插足所要承担的责任似乎很难找到合理依据。因此,为了更有力的保障婚姻家庭关系,配偶权在法律中的明确写入应该是不容怀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