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地(1869-1948) 印度民族运动领袖,在印度被尊为“圣雄”。曾在南非进行反种族歧视斗争,领导非暴力抵抗运动。1915年成为国大党领袖。1920年提出对殖民当局不合作的主张,开始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二战爆发后,甘地提出战后实现印度独立及制定印  相似文献   

2.
《理论与当代》2010,(8):57-57
【美】埃里克·埃里克森 著 吕文江 田嵩燕 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年5月出版 大多数人都知道甘地于1919年在印度领导的非暴力抵抗运动,而鲜有人了解1918年在阿赫梅达巴甘地曾组织纺织工人罢工,要求增加工资,并第一次以绝食迫使资方让步。1918年,甘地和他的方法以及他的早期追随者以其特有的方式在阿赫梅达巴结合起来,从而使得他的非暴力不合作的哲学变成一种政治工具,并可以大范围地使用,  相似文献   

3.
甘地(1869—1948) 全名莫汉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在印度被尊为“圣雄”。是19世纪末20世纪前半期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最杰出的领导人,印度国大党主要领袖。倡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他的思想最主要的部分是联合印度人民,争取建立独立的印度民族国家。他为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团结合作而奋斗,他一贯主张各国人民应以平等的原则和平相处。  相似文献   

4.
左婧 《求实》2003,(Z1):51-52
莫罕达斯·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他以无畏的牺牲精神,抨击英国殖民制度,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反英斗争,领导了非暴力抵抗运动,促进了印度的民族独立,为印度的自由和解放奉献了毕生的精力。甘地以自己的理论和实践,以自己崇高的人格力量赢得了印度人民的尊敬,被誉为“圣雄”和国父。 甘地一生坚持真理与非暴力,他把《自传》称为“我体验真理的故事”,声明撰写自传的目的在于“描写我的非暴力抵抗运动”。他认为,真理是神,非暴力则是追求真理即认识神的手段。对此,历史上颇有争议。有人认为,甘地和他所倡导的非暴力推动了印度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有人认为是维护了殖民统治。如何认识甘地?我认为只有把他放到具体的历史条件下,重大的历史事件中,以及他所代表的阶级关系中,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才能对历史人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美国一家知名视频网站最近遇到了大麻烦。有网民在上面把印度圣雄甘地“恶搞”了一把。视频上,以倡导“非暴力不合作”而闻名的甘地拿着一把自动步枪,还随着音乐跳起时髦的“钢管舞”。这番“恶搞”令印度人愤怒之极,印度多处爆发抗议活动,大学生阻断了铁路运行,甘地的家乡还举行大规模静坐示威。最后这家视频网站不得不迫于压力向印度人道歉。可能有人会说,印度人真缺乏幽默感,一个故去几十年的人,跟他开个玩笑,有什么了不起,犯得着大惊小怪吗?可是人家印度人不这么看。圣雄甘地在印度人心里,那就是不能乱动的“神”,不能允许任何糟蹋,外国…  相似文献   

6.
马丁·路德·金是美国民权运动的领袖人物,他所提倡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美国黑人争取民权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按照时间顺序,透过马丁·路德·金所参与领导的蒙哥马利公交车抵制运动和伯明翰大游行,及其对它们的反思留下的文字的阅读分析,来对马丁·路德·金所倡导的公民不服从理论做一个初步的考察,以求明了马丁·路德·金所主张的公民不服从思想的形成、意涵及其作用。非暴力抵抗运动的成功,具有多重原因。公民不服从运动并不具有普世性,这不仅是在理论上如此,在实践中亦然。  相似文献   

7.
对西方物质文明的批判是甘地农村经济思想的出发点;对农村小农经济的重视尤其是手工纺织的重视是甘地农村经济思想的一大特色;对未来印度的设计是甘地农村经济思想的集中体现,其农村经济思想的空想性揭示了其整体思想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彦辑 《党建文汇》2002,(3):40-40
印度.这个长期处于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下的苦难古国,在争取民族独立的伟大历程中.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智慧.散发出了多么令人震撼的力量;但多民族、多宗教的社会状况也导致内部难以消弭的分歧、矛盾甚至对立。这些不和被英国殖民当局所掌握.并利用来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  相似文献   

9.
以华盛顿为首的美国国父们,对美国独立及宪政的落实无疑居功至伟,但他们却没能解放黑奴。两百年后奥巴马能够问鼎美国总统,得益于其间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他们是林肯、罗莎·帕克斯、马丁·路德·金,还有数以万计的无名氏。1955年12月1日,黑人妇女罗莎·帕克斯因为占用公交车的"白人专座"而被逮捕。随后,为了反抗恶法,黑人牧师马丁·路德·金发起了罢乘运动。许多人参与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来,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印度大选进入白热化阶段,印度国大党亮出了一张"王牌"——普丽扬卡·甘地。普丽扬卡出生于印度的名门望族,是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与国大党前主席索尼娅的女儿,也是现任国大党主席拉胡尔·甘地的亲妹妹。在印度,仅"尼赫鲁·甘地家族"这个名片就能获得大量拥趸,更何况普丽扬卡具备优秀政客应该拥有的能力,一直被媒体视为"天生政治家"。  相似文献   

11.
在谈论干部时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某某不合群。据此,人们很容易给这样的干部下一个“群众关系不好”或者“协调能力不强”的结论,这种推断有时会自然不自然地影响到对该同志的培养和使用。事实上,干部“不合群”有着很复杂的原因。一种情况是思想意识问题。这类干部往往自命清高,恃才傲物,看不起单位的领导和周围的群众,缺乏集体意识和群众观念。这类干部的不合群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合群。这样的干部如果不能从思想上脱胎换骨,则基本属于不可用或不可大用之才。因为一个唯我独尊、蔑视群众的干部是不可能甘当人民公仆、努力为群众服…  相似文献   

12.
印度:零面值货币向行贿受贿宣战 腐败盛行一直是印度公共管理部门的一大顽疾。如果某位官员说“我希望看到甘地冲我笑”,就是在暗示对方赶快掏出印有圣雄甘地头像的钞票“意思意思”。为了向这种腐败风气宣战,印度的反腐组织“第五支柱”发行了一种“零卢比”钞票,索贿的人除了看到“微笑的甘地”,将一无所获。目前,该组织已经印制了2.5万张这种“钞票”,它的正面与50卢比纸币的设计几乎相同,不同的是面值为零,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上有人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思想倒反而落后了;不断地打碎精神枷锁,精神倒反而沉沦了,精神家园倒反而荒芜了;不断地改变观念,观念倒反而陈旧了。从逻辑上讲,这是荒谬的,从实践上讲,也是不合事实的。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20,(6):68-68
美国总统特朗普2月24日至25日的访印之旅受到了东道主的盛情款待。随着行程结束,特朗普收获了什么礼品再次受到媒体的关注。印报托此前报道称,在特朗普的甘地纪念馆之行中,他将获赠一台纺车、两本有关印度“圣雄”甘地的人物传记以及一张甘地像。  相似文献   

15.
《湘潮》2016,(1)
正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后半期。我先后在中国驻印度使馆工作8年,并在外交部亚洲司担任主管印度事务的处长多年,在此期间经历了两国关系由冷变暖到明显改善的过程。高层领导人重启互访,无疑是两国关系恢复和改善的重要标志。拉吉夫·甘地总理和李鹏总理实现互访,就是中印关系恢复友好和取得明显改善的历史性事件。拉·甘地总理的历史性访华1985年初我来到印度时,正值拉吉夫·甘地继任总理不久。长期以  相似文献   

16.
马钟成 《探索》2015,(1):165-173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依据吉恩·夏普的"非暴力战争"理论,在全球范围内频频通过"颜色革命"的方式更迭他国政权。从"郁金香革命"到"茉莉花革命",从"占领国会"到"占领中环",其具体战术,全部都出自吉恩·夏普总结的198种手法。高度重视心理战和意识形态战争,是夏普式非暴力战争的鲜明特色。"非暴力战争"理论是美国精英阶层系统学习和模仿毛泽东人民战争理论的产物,"颜色革命"严重威胁中国。贯彻落实群众路线这个"党的生命线",是最重要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7.
在中印关系史上,印度是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非社会主义国家。50多年以来,中印关系跌宕起伏,落差很大。从“印中人民是兄弟”的蜜月期,突然急转直下兵戎相见,爆发了1962年的中印边界战争。20世纪60年代末,英迪拉·甘地总理首先向中国伸出橄榄枝,中印关系开始缓解。1988年拉吉夫·甘地总理访华,中印关系趋向正常化。  相似文献   

18.
对于县级领导班子来说,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是合力的思想基础;从大局出发、以事业为重,是合力的政治基础;注重人格塑造、增强协作互助,是合力的润滑剂;选准选好"一把手",是合力的定盘星。县级领导班子在合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种类型,即"形合实离"型、"合而乏力"型、"不合孤力"型和"不合不力"型。加强县级领导班子的合力建设,必须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合理搭配领导班子成员,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切实加强制度建设,真正发挥领导班子合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杨恒均 《廉政瞭望》2011,(13):66-66
在“父母”与“正义”之间,你如何选择?大多数朋友几乎是脱口而出:当然是父母。这令人欣慰,尤其是在我们刚过完了5月的母亲节、6月的父亲节后。这曾经是一个困扰了很多人的哲学与道德、萆命与改良、暴力与非暴力的问题,也是让加缪与萨特最终决裂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青木 《党建文汇》2009,(10):22-22
印度政府在索尼娅&#183;甘地等政要的带领下掀起了“节俭风”。据英国《泰晤士报》9月16日报道,印度一些官员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乘飞机时却也不敢不乘坐经济舱,一时间竟出现了“商务舱恐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