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福建理论学习》2009,(8):F0002-F0002,I0001
2003年,福建中烟工业公司成立,当年卷烟销量达105万箱.实现当年销售收入70亿元,税利45.9亿元,利润89亿元;经过短短六年的发展.2008年福建中烟卷烟销量达到158万箱,实现销售收入152亿元,税利106亿元,利润26亿元,在销量仅增长44%的情况下,其销售收入、税利、利润等主要经济运行指标分别增长117%.130%和192%.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2.
《福建理论学习》2009,(8):I0003-I0003
泉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组建于1984年,主要负责全市烟草专卖行政管理及执法监督.卷烟批发及销售网络建设.是一家拥有资产28亿元,年销售收入过52亿元,年实现税利近15亿元的大型国有企业,卷烟销量、税利等综合效益位居全省行业首位.为全国烟草行业63家卷烟销售网络建设典型示范单位之一。在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始终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提高整体文明水平,着力打造“文明泉烟”形象.企业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泉州市烟草专卖局及下辖的南安市局、惠安县局、泉港区局同时获得福建省第十届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3.
《福建理论学习》2007,(8):50-50
福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组建于1984年3月.下辖福清,长乐、闽侯,连江、罗源、永泰、平潭.闽清八个县(市)局(分公司)以及市区城南、城北局(分公司)。全市行业现有职工1206人.资产总额85640万元,其中资产净值76937万元。2006年全年销售卷烟23万箱.实现卷烟销售收入29.19亿元.税利5.34亿元。  相似文献   

4.
《世纪风采》2009,(9):F0002-F0002
江苏中烟工业公司是中国烟草总公司投资的国有独资公司,下辖南京、徐州、淮阴三个卷烟制造工厂和南通烟滤嘴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格瑞实业有限责任公司2个为卷烟生产配套的全资子公司。2008年公司生产卷烟178.8万箱,实现税利227.42亿元。  相似文献   

5.
《福建理论学习》2011,(2):I0002-I0002
福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是国有大型烟草商业企业,下辖10个县局(分公司)和2家全资子公司。主要职责是负责福州市的烟草专卖行政管理、卷烟销售等工作。2010年实现卷烟销售27.37万箱。税利总额12.1亿元。福州烟草认真践行“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不断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6.
2001年,延吉卷烟厂实现税利3.5亿元,2002年实现税利5.3亿元,其税利水平始终占全州的四分之一,占全省烟草行业近一半,在全省税利大户中位列前几名。 但是,延吉卷烟厂在昔日的辉煌中看到的不仅仅是荣耀,他们更多的是感到巨大的压力。中国卷烟市场的竞争发展到今天,已经由有形资产的竞争,发展为无形资产的竞争;由产品的竞争,发展为品牌的竞争。实施品牌战略已经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当务之急和长远方略。  相似文献   

7.
株洲市烟草专卖局、湖南省烟草公司株洲市公司,成立于1984年10月10日,系“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辖5县(市)局(营销部),既行使国家赋予的烟草专卖行政管理职能,又从事卷烟、雪茄烟的经营。20多年来,该局(公司)白手起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已拥有总资产5.08亿元,共销售卷烟379.88万大箱,完成销售额134.71亿元,实现利润7.23亿元,上交税利5.11亿元,人均创利税340万元。该局(公司)坚决执行国家专卖法,打击各种卷烟非法行为,在维护卷烟市场秩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多年来,共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案件2.26万余起,收缴、销毁假冒、走私卷烟8589.95…  相似文献   

8.
《党建文汇》2007,(10):F0003-F0003
红塔集团是一个以烟草为主业,多元化经营,年产销卷烟300多万箱,年销售收入近300亿元,实现税利200多亿元,位居中国和世界烟草前列的现代化国有大型烟草集团。  相似文献   

9.
郴州卷烟厂创建已50年整,是一家拥有2532名职工、固定资产4350万元、年产卷烟40万箱、年创税利2.8亿元的卷烟重点骨干企业。前些年,我厂进行了工资制度等方面的单项改革;近几年,又进行了人事、劳动和工资制度方面的配套改革。从最初的尝试到后来的深入探索,我们深深体会到——改革必须配套。  相似文献   

10.
1999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对我国卷烟质量进行了一次抽查,抽查综合得分前10名的牌号中,云南烟占了九席,其中玉溪烟厂的卷烟独占六席,昆明烟厂的卷烟占三席。云南的烟草产品作为中国烟草工业的著名品牌,从八十年代末以来,一直是消费者的抢手货,这就自然而然成为制假犯罪分子的"首选"目标。这其间,全国乃至国外,到底有多少家地下烟厂或作坊,制造了多少假冒的云南各种名烟,大概永远也无法统计。至今,这种制售假烟的犯罪活动,仍然在继续。假冒卷烟对烟草行业和国家税收的冲击是严重的。据权威人士披露,全国完成年产卷烟计划后,为国家提供税利约1000亿元人民币。去年国内市场非法卷烟的流通最保守的估计也使国家税利流失了200亿元人民币。而且,象红塔集团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为了维护自己的名牌产品,每年还不得不忍痛拿出上亿元  相似文献   

11.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福建省烟草行业方兴未艾,展示了勃勃生机。近年来,该局克服原辅材料价格提高,卷烟市场疲软等困难,连续三年年均税利递增20%以上,1992年达13.2亿元,在全国行业中被誉为。后来居上者”。最近,我们走访了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局长(经理)姜成康同志。他在总结行业发展的原因时认为: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加强党的建设。接着,他向我们阐述了在机关党建工作中的见解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全球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尚未走出困境的背景下,五粮液集团公司生产经营业绩逆流而上、再创历史新高,2010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036亿元同比增长1522%;实现税利111.55亿元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五交化公司创建于1954年,1984年前一直行使着全省五交化商业企业管理的职能。1984年开始,公司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由行业管理型转变为经营服务型。经过公司全体干部职工10年时间的艰苦奋斗、不懈努力,如今公司已发展成为商业集团公司,即福建省闽华集团公司。有5家直属企业,7家联营企业,1座营业大楼,2座仓库,还有待建仓库地皮。注册资金684万元。1992年销售额近2亿元,实现税利近200万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湖北省烟草商业系统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的要求,始终坚持“做精做强主业、保持平稳发展”的基本方针,认真贯彻落实“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的主要任务,紧紧围绕提高效率、注重自律两大课题,深化改革,克难奋进,狠抓落实,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5年销售卷烟165.31万箱,较好地完成了国家局计划。烤烟收购150.83万担,同比增加26.30万担。实现税利29.7亿元,剔除消化历史包袱,比上年增长42.51%,超额完成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为全国烟草行业提前两年实现100亿税利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去年以来,省委、…  相似文献   

15.
一永安市针织厂是福建省定点生产童装的重点企业,全厂职工八百四十六人,1987年年产值达二千零六万元,实现税利三百十六万元,生产能力、管理水平、产品质量、经济效益,都是全国针织行业中的佼佼者。这个厂的  相似文献   

16.
《福建理论学习》2011,(8):51-51
农行福建石狮市支行至2010年末,全行各项存款余额71.2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4.36亿元,实现拨备前利润2.46亿元,分别位居石狮市同业第二、第一、第一位,成为当地的主流银行,连续10年位居福建省农行十大创利单位排行榜。  相似文献   

17.
广东开平涤纶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涤”),是全国最大的涤纶长丝生产企业,拥有固定资产10亿元,1993年总产量达4.35万吨,工业总产值10.1亿元,实现税利1.24亿元,是全国化纤行业的税利大户之一。在全国化纤行业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一个县属企业在短短的7年间能很快成长起来,原因就在于它在市场上下了真功夫。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徐州卷烟厂在全国烟草行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脱颖而出,生产和效益获得双丰收。1992年实现税利3.5亿元,首次跻身于全国利税额百强之列,并荣摘江苏省工业百强等四项桂冠;1993年生产和效益又上了新台阶,净增税利5300万元,  相似文献   

19.
在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实践中,南京卷烟厂党委结合企业实际,从交流沟通、廉洁自律、厂务公开、提升素质、回馈社会等环节入手,全面构建和谐企业,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为企业三个文明协调、持续、健康、全面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和和谐氛围的支持。2003年至2005年,企业创税利分别为32亿元、49亿元、58亿元;2006年上半年又创下36.8亿元税利的新高。企业纳税额连续五年来在江苏省名列第一。精神文明建设亦同步推进,相继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烟草行业先进集体、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先进企业、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0.
一、福建省工业结构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95年全部工业总产值达用血.47亿元,比1985年增长9.4倍,平均每年增长26.4%,在全国的位次从1986年的第20位跃居1995年的第12位。1995年工业增加值为764.64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35.4%,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上交的利税额相当于全省财政总收入的70.7%,已成为福建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福建省工业结构经过改革开放十几年的调整,在总体上向合理化方向发展。新兴产业比重有所上升。据统计,福建省食品、饮料、烟草制造业、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