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仆意识是个时代概念,不同时期有不同内容,其科学内涵涵盖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党的执政地位的确立,以及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都说明强化公仆意识。道德修养是强化公仆意识的内在条件,以加强道德修养来强化公仆意识,是公仆意识强化的必然诉求。  相似文献   

2.
《党课》2007,(6):17-17
所谓公仆意识,就是以什么身份来执政。你是主人还是公仆?是勤务员还是官老爷?是凌驾于人民之上还是服务于群众之中?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树立牢固的公仆意识。党是人民群众的公仆,这是人民群众选择和支持共产党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否具有公仆意识是识别真假共产党员的试金石。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来看,人民群众对党的一些优秀分子是由衷地爱戴和拥护的。  相似文献   

3.
徐根义 《求实》2007,(10):20-22
增强公仆意识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辨证统一的,因为党的先进性决定着党的干部公仆定位,公仆意识集中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增强党的干部公仆意识,始终做到献公仆之心,负公仆之责,尽公仆之力,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4.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公仆意识,是工人阶级政党的执政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主体,与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理念具有内在一致性,并贯穿于政治建设的始终;践行公仆意识,不仅需要强化为人民服务理念,还必须对"人民"的内涵与外延以及"服务"的价值与理念有一个科学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践行公仆意识有助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能够使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党的政治建设视域下践行公仆意识,不仅需要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公仆意识教育,更需要强化党员干部的自我修养。  相似文献   

5.
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同时也是人民的公仆。增强公仆意识既是人民公仆基本素质的体现,也是社会和群众对公仆的必然要求。一段时间以来,公仆意识错位现象虽然在局部出现,但是影响全局。因此,必须充分认识防范公仆意识错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建立健全人民评价与监督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张亚丽  刘冬敏 《世纪桥》2009,(13):32-33
党政领导干部公仆意识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目前一些领导干部的公仆意识有淡化的倾向,其主要原因有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制度缺陷和部分干部自身道德修养的缺失。要从教育导向和政策导向相结合、健全监督机制、加强自身修养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党政领导干部公仆意识建设。  相似文献   

7.
当前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文章认为密切党群关系必须强化党员干部的“四种意识”,即公仆意识,责任意识,群众意识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8.
公仆意识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仆意识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常识和政治品质,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伦理底线;只有增强公仆意识,才能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增强公仆意识要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让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多次强调,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求"一切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共产党员要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学习贯彻落实江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首要的是必须坚持党的宗旨,强化公仆意识。这是检验党的干部作风的重要标准。一、要认清公仆意识质的规定性公仆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执政党党风建设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总结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时,就明确提出,工人阶级建立自己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党的性质和宗旨就决定了党的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服务是其天职。然而,近年来,面对市场经济的滚滚大潮,一些领导干部淡忘了自己的公仆意识,在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对象、内容和方式上都出现了大错位。服务观念的错位:认为在市场经济条...  相似文献   

11.
陈绍义  王延东 《世纪桥》2014,(11):21-22
领导干部公仆意识的养成,需要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入手。教育是公仆意识养成的重要外部机制。公仆意识教育过程,是一个使领导干部在工作生活实践的基础上,逐步确立公仆认识、公仆情感、公仆意志、公仆信念和公仆习惯的过程。成功的公仆教育实践表明,公仆典范和公仆威信是进行公仆意识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修养是公仆意识养成的重要内部机制,教育机制必须与修养机制结合起来,常修为政之德,强化行政良心,才能有效地保证公仆意识的养成。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其党员的党性是工人阶级阶级性的集中体现,党员的党性修养则是阶级性在主体中的客观反映。增强党性修养首先要强化主体意识,即增强党员在党性修养中作为主体的自觉性,增强自觉性是自觉的主体意识。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实质上关系到党的性质、关系到党的先进性、关系到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本色。增强党性修养的自觉性、有效性,首先要坚定主体目标。党性修养的主体目标只能是基本信仰,即始终如一地坚  相似文献   

13.
李抒望 《党课》2007,(6):10-17
公仆意识是中国共产党人最起码的政治常识和政治品质,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伦理底线。在新的形势下,胡锦涛总书记谆谆告诫全党“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为了防止我们党的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犯常识性的政治错误,也是最危险的错误——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  相似文献   

14.
<正>党章是我们党管党治党的总纲领、总章程。党章意识是党员在党言党、在党兴党、在党强党的身份意识和责任意识。我们党90多年自身建设的历史说明,党员的党章意识直接关系到党的生存力、生命力和战斗力、创造力。党章规定了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规定了党员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党章意识要求党员必须心  相似文献   

15.
正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局部执政党风政风最好的时期,也是党的群众工作最成功的时期。中央在延安辉煌的十三年岁月留下了不尽的思考,每次回忆那些不加任何修饰都十分生动的事例,都是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都能受到一次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生动教育,都能坚定我们的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  相似文献   

16.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要增强党员的执政意识,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增强执政意识包括公仆意识、发展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夯实执政基础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基础,特别是要加强执政的基层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其实质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本文根据以上精神阐释了延安精神对当代中国的新时代价值:1、科学领会延安精神的特质精髓和时代要求;2、切实把握延安精神本质,增强宗旨意识和公仆情怀。  相似文献   

18.
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是由党的性质、目标和优良作风所决定的。在新时期,坚持党的宗旨需正确处理好“公”与“私”、“公仆”与“主人”、“义”与“利”等关系。  相似文献   

19.
省委书记郭庚茂在全省群众路线教育辅导报告中提出.要让“只见公仆不见官”“干部群众一家亲”成为常态..这既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又融入了党的先进性元素和时代要求。对全省党员领导干部既是谆谆教诲.也是殷殷期盼、回眸党的历史.共产党人始终和人民同甘共苦。“当年父辈聚延安,只为公仆不为官,开荒种地白馍面.纺线织纱土布衫”,描述了当年岁月的艰辛,表明了革命者的自信和豪迈。“实行民主真行完,只见公仆不见官,陕北齐声歌解放,  相似文献   

20.
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党的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和战斗力。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在加强作风建设中,要努力做到“四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