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现海 《紫光阁》2021,(3):90-91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诗句“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出自明代名臣于谦的《咏煤炭》一诗.于谦(1398-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明杭州府钱塘县(今杭州上城区)人,历任监察御史、巡按江西御史、河南山西巡抚、兵部左侍郎,官至兵部尚书,加少保衔.于谦为官...  相似文献   

2.
郭庆晨 《党课》2014,(11):81-83
监察御史,是隋朝设立的官职,一直沿用到清代。监察御史的品级不高,但权力不小,文武百官有什么劣迹,监察御史都可以管.说白了,监察御史就是朝廷管官的官。本来级别就小,还要管级别比自己大的官,这难度可想而知。难归难,可有些监察御史就当得很称职,不但官当得胜任愉快,还留下了美名。这其中,明朝的吴讷就是一个。  相似文献   

3.
监察御史一职设立于隋朝,一直沿续到清代。品级不高,但权力不小,文武百官有什么劣迹,监察御史都可以管。说白了,监察御史就是朝廷中管官的官。本来级别就小,还要管级别比自己大的官,这难度可想而知。虽说难度很大,可有些监察御史就当得很称职,还留下了美名,比如明朝的吴讷。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0,(8):80-81
林则徐(1785—1850年),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等。曾任江南道监察御史转浙江杭嘉湖道,任上修海塘、兴水利,发展农业,颇有政声。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是著名的爱国政治家、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5.
正春秋战国职掌文献史籍的御史官已有明显的监察职能。秦在中央设立御史大夫,御史府为其官署,掌握天下文书和监察;在地方上,皇帝派御史常驻郡县,称"监御史"。汉设御史台,归属办理宫中内务的少府,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专门的监察机构。汉武帝时期将天下分为十三部监察区,由刺史代表皇帝对地方实行监察。京师长安附近七郡为司隶校尉部,司隶校尉除三公之外对朝廷百官都可弹劾。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1,(13):77-77
钱沣生于乾隆五年,是清代著名的清官和书画大家,先后任职通政司副使、提督湖南学政、江南道监察御史、通政司参议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身为御史,他敢为他人所不敢为,言他人所不敢言,令贪枉之徒无不心惊肉跳,惶惶不可终日。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制度杨向仁我国古代负责监察百官的"官"称"御史"。"御史"之名,在西周的官职中即己有之,这时的御史仅在君主左右掌管文书档案和记录等事务,并无监察职能。至秦朝,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原来在皇帝身边"掌赞书而受法令"的御吏。成为司纠察之...  相似文献   

8.
廉吏诗拾趣     
“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这是以“廉明公正”著称的明代爱国将领于谦的《入京诗》。他赴京就任监察御史时就抱定这样的主张:生活用品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应归劳动人民享用,当官的如若贪污受贿,那么就会使劳动人民遭受祸害;当官一定要廉洁奉公,不徇私情,不纳寸礼。他说到做到,死后家无余资。杭州西湖岳庙里就有他的铸像,一直为后人所敬仰,他把清白留在了人间。“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叶。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分明伤清白。”这是唐代白居易的“检讨”诗。白居易曾在杭…  相似文献   

9.
莫清华 《前线》2013,(11):87-87
明代杨继宗,是个不阿谀权贵的官员。他是山西阳城人。天顺初年考中进士,授官刑部主事。杨继宗刚正廉直,屡触权贵,令权贵忌惮。《明史·卷一五九·杨继宗传》对他廉洁刚硬、抵制上官违法乱纪的事迹有所记载。成化初年,杨继宗升任浙江嘉兴知府。他赴任时仅一个仆人跟随,官署书斋也都清朴无华。在任期间,也能做到秉公廉洁。有一次,监察御史孔儒,来到嘉兴清理军籍,却暴力“执法”。他对这位专门纠察官吏的监察御史的胡作非为,也十分强硬地进行抵制。  相似文献   

10.
沈葆桢(1820—1879),字振宗,号幼丹,祖籍浙江,后迁福州,他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女婿。1820年,沈葆桢生于福州,1847年中进士。历任江南监察御史、江西九江知府、广信知府、赣南兵备道、江西巡抚、总理船政大臣,最后升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他一生最有贡献的政绩就是保卫和开发台湾。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1874年夏,日本政府借口琉球船民被台湾高山族人杀害,竟派兵侵略台湾。他们任命陆军中将西乡从道为台湾事务都督,陆、海军少将2人为参军,率兵3000余人赴台,占领琅乔(今恒春)、牡丹社及附…  相似文献   

11.
《廉政瞭望》2013,(18):63-63
“四其御史” 武则天当政时,遭到很多人的反对。武则天为了培植亲附势力,破格任命大批官吏.钻营之徒乘机表忠献媚.以求升迁。宁陵县丞郭弘霸就是最典型的一个。当时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对抗武则天政权。郭弘霸在朝见武则天时便自告奋勇请求前去讨伐徐敬业,声称要捉住徐敬业:“抽其筋.食其肉.饮其血,绝其髓。”武则天听了十分高兴,便授予他左台监察御史,时人称他为“四其御史”。可笑的是,这位御史没有吃到徐敬业的肉,却尝到了上司魏元忠的粪便。魏元忠当时任御史大夫,偶感风寒。 为  相似文献   

12.
《湘潮》2013,(2):F0004-F0004
2005年,为进一步完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体制,切实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构和队伍建设,根据国务院相关文件精神,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湖南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总队正式成立(加挂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执法监察局牌子),为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承担全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职能的副厅级直属事业单位。设综合处、监督审理处、执法监察一处和执法监察二处4个副处级职能处,设总队长(副厅级)1名,副总队长(正处级)4名,副处级领导职数4名,管理人员参照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总队机关党群、纪检监察、干部人事和行政后勤等工作由省国土资源厅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3.
没收金鼠参赃官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林则徐被任命为江南监察御史,巡视江南各地。他到澎湖群岛寓所刚歇下,有个自称“花农”的人献上一盆玫瑰花,还说是要请林大人换个大盆栽花。林则徐心知有异,一脚踢翻花盆,盆里现出一个红包。包里是一只足有半斤重的金老鼠和一纸信笺,笺上写着:“林大人亲收,张保敬献。”林则徐当场将张保行贿的金老鼠没收,上缴国库。拒收烟具斥义律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5月间,英国商务代表义律请林则徐到他的私邸参加宴会,并将一只精致方盒捧送给林则徐:“请大人笑纳…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为监督政府官员,维护统治秩序,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而设立的监督制度。古代监察机构的主要职责是监督法律、法令的实施,维护国家法律、法令的统一,参与并监督中央和地方司法机关对重大案件的审理活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起源甚早。战国时,执掌文献史籍的御史就已有明显的监察职能,自秦开始形成制度以来,历朝历代都把监察制度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不断加以改革完善。秦时,中央设立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在地方,皇帝派“监察御史”常驻郡县,负责监察郡内官员。汉承秦制,西汉时中央仍设御史大夫为长官,…  相似文献   

15.
明代建立了非常健全的监察体系,御史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监察地方又有弹劾百官劝谏皇帝之权,在明代前期确实起到了打击权奸阉宦、监督巩固政权的职能,但是御史在晚明摒弃是非原则,逐渐陷于党争,成为导致明朝的覆亡的主要因素之-.  相似文献   

16.
乾隆四十七年 (1782)七月八日,工部侍郎诺穆亲到刑部狱死牢宣读圣旨:“国泰与于易简加恩赐令自尽 !”至此,震惊朝野的山东巡抚国泰亏空巨额国帑案,总算有了结果。  首先举发国泰、于易简的不是别人,正是被誉为“鸣凤朝阳”的骨鲠御史钱沣 !  乾隆四十六年 (1781),钱沣考选为江南道监察御史。这年,正值甘肃冒赈折捐案发,主犯原甘肃布政使、现任浙江巡抚王望被杀,陕甘总督勒尔谨以下大小官员涉嫌该案坐死者共达 102人之多 !但惟独陕西巡抚毕沅逍遥法外。于是,刚任御史的钱沣立即上疏弹劾毕沅:“甘肃省冒赈折捐一案,固然由王…  相似文献   

17.
秦朝:监察制度秦王朝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中央政府随时任免,郡守县令则对君主完全负责。秦监察机构的一般官员为御史。他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朝廷内负责日常的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政府,实施对地方  相似文献   

18.
《奋斗》2005,(2):43-43
周树模(1860-1925年)字光朴,号沈观,湖北天门县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周树模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广东副主考,广东会试同考官等职。光绪二十八年入京,由编修授御史。光绪三十三年(1970),东北三省改设行省,徐世晶为东三省总督。次年,周树模被调任奉天左参赞,后任特授署黑龙江巡抚。  相似文献   

19.
谏臣郭琇     
郭琇 (1638— 1715),山东即墨人, 42岁步入仕途,先后为官 14年,在监察御史任上遭贪官诬陷、降职、罢官、入狱,后虽重新起用,但仍未逃脱再遭诬陷,被罢官的厄运。   康熙二十七年,郭琇以监察御史身份上《参河臣疏》后,河道总督靳辅被罢官、佛伦降职,不久,又上《纠大臣疏》,揭露大学士明珠及余国柱等一帮佞臣结党营私贪赃枉法的罪行。明珠等人的专权和贪婪朝人尽知,曾有人参劾过,不仅未触动他们,反遭到他们的打击迫害。这次郭琇却把他们参倒了。康熙皇帝批:“国家建官分职,必矢志清白,大法小廉。今在廷诸臣,自大学士以…  相似文献   

20.
<正>“柱下一星,列曜太紫,其象维何,今也御史。”康熙帝将御史誉为柱下一星、列曜太紫,有“淬厉风裁、检齐霜纪、下饬官方、上参国是”的作用。老子曾在周朝担任柱下史,柱下史也成为监察官员的代称,柱下一星为对监察官员的尊称。康熙帝强调,监察官员言责斯专,皇帝寄以耳目之任,一切吏治民生与得失利弊,皆宜殚忠极虑、据实直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