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文化软实力”,是党的十七大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文化软实力的积极引领,没有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文化创造力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不可能长期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近年来,永春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推进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的战略举措和省委卢展工书记在今年“四个专题”调研中的主要讲话精神,文化事业投入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2.
张琢 《新长征》2012,(8):58-5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和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如何弘扬和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先进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这次我国全民参与的上海市申办世界博览会(以下简称“申博”)的进程,就是我们抓住机遇,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成功实践。“申博”需要振奋的民族精神支撑“申博”,是激烈…  相似文献   

4.
孙丽红 《奋斗》2004,(7):8-9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贵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高校作为承担高层次国民教育的主体,应该积极主动担负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崇高职责和神圣使命。作为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应该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进程中发挥生力军和策源地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维杰  薛立刚 《奋斗》2005,(1):15-16
当历史已经变为世界历史的条件下.全球化浪潮正袭击着世界和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撞击着世界各民族和中华民族每一个国人的心灵。党的十六大适时地把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提高到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高度,进行全面而科学的阐释,充分表明我们党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当代意义的准确判断和科学把握。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  相似文献   

6.
侯勇 《实践》2003,(3):38-40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实现其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的精神支柱,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且号召全党:“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样高度重视和深刻阐述民族精神,并写入党的报告,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也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7.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没有强大的文化优势,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自立于世界民族之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强调:“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样高度重视民族精神,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战略任务提出,在党的文件中还是第一次。所谓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文化的重要性在于文化可以通过影响人的观念,改变人的行为,进而改变世界。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国家不可能强大,一个没有文化追求的民族不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且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的理性认识和清醒把握,有力彰显了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责任担当和坚定意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包括了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民族优良传统,这些都是古…  相似文献   

12.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对内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文化建设任务,也是时代的呼唤,以及面对当代世界发展大趋势做出的必然选择。为此,我们就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精神建设问题走访了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乔清举教授。时代呼唤民族精神记者:党的十六大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么,什么是民族精神?十六大为什么提出“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呢?乔清举:到底什么…  相似文献   

13.
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这个论断,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论述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充分肯定了文化对于我们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图生存、求发展的重大作用。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文化是民族形成的一个主要标志,在民族的成长和壮大中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文化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它为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吴向东 《党建》2023,(8):17-20
<正>价值观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关于价值的根本观点、看法和态度,表现为人们的价值信仰、信念、理想,以及价值原则和价值规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价值观,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价值观念在一定社会的文化中是起中轴作用的,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力。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也是人心之争、意识形态之争”,强调加强价值观的建设、培育和弘扬,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摘自党的十六大报告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8,(11)
正民无魂不立,国无魂不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我们党在宣传思想工作方面重要的理论创新。坚持文化自信,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其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就是优秀政党文化的显现;打铁必须自身硬,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仍需要一定的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近年来,托克托县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激发文化活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撷取传统文化精髓,赋予时代色彩  相似文献   

19.
倪娜  陈艳新 《新长征》2009,(9):59-6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同样,对于一个城市来讲,软实力也是其竞争力中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20.
先进文化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成果,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先进政党引领社会进步的旗帜。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