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不同群体收入差距均达历史最高,收入分配格局严重失衡已成共识。如何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校正失衡的收入分配格局,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社会难题和政治难题。  相似文献   

2.
袁利兵 《群众》2011,(10):79-80
税收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也是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同收入分配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如何缩小贫富差距,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整促进形成公平、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是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加剧了整个社会风险和政治风险。政府作为掌握最大资源和最有效调节手段的组织,实现社会财富公平、公正的分配,让各个阶层都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其追求的最高政治目标和应承担的政治责任。责任政府既是一种价值体现,又是一种制度安排。政府如何实现社会财富公平、公正的分配,其实质就是如何对待公平与效率,以什么价值标准来衡量和判断社会的收入分配关系。目前应以政府自我改革为动力,解决收入分配问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以不断提高社会中下层收入为重点,调整收入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收入差距过分拉大,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加剧,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大隐患。必须在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原则下,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促进居民特别是农民增收,促进充分就业,健全收入分配调控体系,推动社会公平不断实现。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收入差距过分拉大,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加剧,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大隐患。必须在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原则下,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促进居民特别是农民增收,促进充分就业,健全收入分配调控体系,推动社会公平不断实现。  相似文献   

6.
何芸 《理论月刊》2012,(5):149-152
包容性增长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包容性增长强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这一理念对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有着重大指导意义。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存在着城乡、行业、地区、阶层收入差距过大、收入分配不公等包容性问题,应该着力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利益分配格局、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实现教育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等方面促进收入分配的包容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将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认清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实质,正确区分收入差距与两极分化的界限,对于制定恰当的收入分配政策,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实现社会成员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调节收入分配是一场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和变革,所以要照顾各方面的合理诉求,协调好各阶层、各利益群体的利益,在全社会最大限度地取得共识。新一轮收入分配改革要在“更加公平”的原则下,通过“提低、扩中、调高”等办法,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切实提高劳动者劳动报酬,加强各项调控机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并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规范的收入分配秩序,切实缓解收入差距过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研究与实践》2006,(6):42-42
《决定》提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是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合理是指收入分配结构,有序是指收入分配秩序。根据这个目标要求,《决定》在提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同时,还提出了规范分配秩序的任务。如何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使收入分配秩序得到规范,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当前老百姓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只有从公平角度分析我国收入分配的体制、结构、分配关系、改革的配套措施以及制度安排等方面的诸多矛盾,才能实现既要"结果公平",又要"机会公平",建立健全"第三次分配"格局,强化初次分配的公平性,下决心调整初次分配结构比例。要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就必须在"民富"上下功夫。为此,要改变"国富民贫"格局,遏制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持续扩大,努力寻求普通百姓共享改革开放成果、获得"相对公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最近,收入分配改革又成了新一轮经济改革的热点话题,不仅媒体广泛关注,不少专家学者也纷纷建言如何调整居民收入分配。在众多建议和对策中,不仅强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也更加关注如何才能把蛋糕做大,把蛋糕分好。收入分配调整,不仅关乎整个社会的公平公正问题,也关系到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等重大问题,而且社会公平公正的最基本方面就是居民收入分配的公正性。因此,对收入分配制度进行重大的制度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6日召开会议.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会议强调,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要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任务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大连市居民收入数量、质量都有很大提升,但仍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如与一些同类城市相比,大连市居民收入还相对偏低,财产性和经营性收入比重偏低,等等。要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集中更多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办法,构建大连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14.
收入分配,历来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70年代末在我国兴起的市场化改革,打破了所有制结构单一化的格局。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经营方式的多样化,收入分配方式也多样化起来。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正确理解和把握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如何体现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一个社会的分配关系如何,或者以何种分配方式为主,并不取决于人…  相似文献   

15.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一个社会中中等收入阶层占据主流,既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经济因素,也是社会稳定的基本政治因素。目前,我国收入流动性表现出明显的两极化倾向,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的收入分配格局。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体制机制不完善,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建立完善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逐步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16.
如何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目前应当从六个方面考虑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相似文献   

17.
全党同志都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下大气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第一,注重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不仅涉及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等经济问题,而且涉及公民权利保障、政府施政、司法公正等政治、社会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处理好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地  相似文献   

18.
彭焕才 《前沿》2011,(22):29-32
收入分配结构调整是一场利益关系的深刻变革。在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中,中国共产党非常注重社会公平正义。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结构的不合理不公平突出体现在"两降""四大"与"一不顺"等方面。按照社会公平正义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必须树立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的公平理念,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中促进收入分配结构公平调整,建立科学机制、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收入分配结构,规范收入分配结构关系,切实维护与发展大多数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当代广西》2010,(23):27-27
合理调整分配关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收入分配要有利于充分调动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率;二是收入分配相对公平,保证每个社会成员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防止收入差距过大。  相似文献   

20.
公众推举的第二难题:贫富差距过大,收入分配不公,如何科学分配好蛋糕总得票率:97.16%紧迫程度4.05复杂程度3.88尖锐程度3.98关注程度3.98(最高值为5,最低值为1)入选理由:近年来,我国地区、城乡、行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有所加大,分配格局失衡导致部分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收入差距已经超过基尼系数标志的警戒"红线"。不少专家提出,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己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