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代绥远城的旗学陈超英,蒙林所谓旗学,是指清朝专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旗人受教育而特设的各类学校的总称。从时间上讲,一是在科举制下的旧式学校,二是清末以来新学制下的新式学堂。绥远城八旗满洲等驻防旗人是如何随着这一轨迹,走过了这一历史过程,现就...  相似文献   

2.
王国庆 《前沿》2014,(21):225-227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绥远城将军衙署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武官衙署建筑群,是研究绥远乃至整个全国八旗驻防制度的珍贵历史文物资料。本文通过对绥远城将军衙署历史沿革及建筑保存情况的全景式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将军衙署建筑文化作出初步的分析讨论与文化解释。  相似文献   

3.
孙守朋 《求索》2013,(2):68-71
乾隆二十七年(1762)清廷出台汉军六品以下职官出旗政策,而乾隆五十五年(1790)由于旗员规避而停止。道光初年,此政策又准实行。清朝该政策实行的反复过程中,吏治问题和八旗生计问题是其重要影响因素.而后者起着主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1938年,抗日战争初期,日军迅速西进,归绥(今呼和浩特市)、包头市相继沦陷,绥远省军政人员退驻河套地区(今巴彦淖尔市境内),时任绥远地政局秘书的家父张淑良(字可旌,内蒙古丰镇市人,北京师范大学史地系毕业,曾任国立绥中校长、绥远省教育厅长、国大代表;“九一九”起义后,任绥远省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局长)拒绝了当时绥远商会会长贺秉温(后投日,于解放前在归绥被国民党政府处决)的挽留,随国民革命军骑兵第四师撤往河套,  相似文献   

5.
长征到达陕北之后,关于战略方针问题党内实际是有些不同主张的。那个时候毛主席提出一个战略来,就是要脱离陕北,占领太行山,然后向绥远发展,背靠内蒙。他提这么个战略计划,好像就是在洛甫(张闻天)那个窑洞里,不是在自己的窑洞里。(刘英插话:对。那时开会都在洛甫那个窑洞。)大家都不赞成他这个意见。(刘英插话:我记得还争论得很厉害。)因此,东征彭德怀不愿意,树彪不愿意,都是从这个地方来的。  相似文献   

6.
刘罗锅巧续乾隆诗的启示草萌看(刘罗锅)的才气,莫过于为乾隆爷补诗了。《宰相刘罗锅》的一场戏里,皇帝佬儿念念有词:(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至此似有(江郎才尽)难以为继之意。这时一旁的刘老先生脱口续上(飞入花丛都不见),只此一...  相似文献   

7.
梭磨土司官寨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县城东32千米的梭磨乡境内。“梭磨”藏文含义为“岗哨多”。据《四川通志》、《理番厅志》载:“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置长官司,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升安抚司,四十年(公元1775年)又升宣慰司。”最强盛时的梭磨土司为“四土”(是以原嘉绒藏区18土司中卓克基、松岗、党坝、梭磨四个土司属地为雏形建立起来的,亦称“四土地区”)之首,辖有理县的来苏九沟,黑水五十沟半,以及今阿坝、红原和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区,其幅员纵横近1000里,约6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浙江省。辉煌了数百年的梭磨土司为何在一夜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许久以来,成为我们心中难解的谜团。  相似文献   

8.
城市依赖农村,工业文明叫板农耕文化,构成了现代人生活疆域中的冲突和交锋。城市与农村,已成为人类文明史里两个互为联系又不可替代的隐喻活体。《我的城》是我省三代诗人陈亚冰、黎飞飞(拎风女子)、李才豪、童振诗(狂客青衣)四人诗合集,2009年11月南方出版社出版。在这本诗集里,四位生活在城市里的诗人们,以诗歌的形式呈现出了城市文明和农村文明的冲突——此问题放在现代诗史里,冲突由来已久。  相似文献   

9.
福州自古称“东南巨丽”、“海甸都会”,就因为它是海湾盆地,四围环山,一水中分,丘屿星罗,水网密布。古人论会城形胜,皆谓闽江汇七郡之水朝宗会城,为全郡之形势;城内外有九条水带环束:到任桥(今东街口)、安泰桥、九仙桥(今南门外)、洗马桥、虎策桥、沙合桥(今小桥)、万寿桥(今大桥)、江南桥、乌龙江;背倚越王山(屏山),面对四案山(横  相似文献   

10.
《世纪行》2009,(8):34-34
城(园)中村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城(园)中村的基础设施普遍十分落后.各种管线杂乱无章,大多没有公厕,排水排污不畅,垃圾成灾,蚊蝇丛生,街巷狭窄、拥挤,消防通道严重不足或堵塞,存在着严重的消防隐患,基本没有公共绿地和体育设施等;第二,城(园)中村的出租屋聚居了大量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这些外来人口成分复杂,“三陪女”和“卖淫女”充斥其间,也不乏负案在逃的犯罪分子,违法活动屡屡发生,治安形势严峻;第三,城(园)中村制假售假、偷税漏税和无证经营较为普遍;第四,城(园)中村居民不能真正享受城市福利。  相似文献   

11.
1949年9月19日,绥远和平起义通电在包头签字。绥远起义,是毛泽东主席亲自倡导的解决国民党残余武装力量的三种方式之一。绥远起义是傅作义将军北平和平解放的继续。一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之前,毛泽东在西柏坡中共中央驻地接见傅作义、邓宝珊两位将军时,已经把绥远方式这一意图告知了两位将军。毛泽东握着傅作义的手说:“过去我们在战场见面,清清楚楚,今天我们是姑舅亲戚,难舍难分。蒋介石一辈子耍码头,最后还是你把他甩掉了。”“有了北平的和平解放,绥远问题就好解决了。可以先放一下嘛,等待他们的起义。”“绥远方式”架…  相似文献   

12.
黄钟瑛,原名良铿,又名鎏,号赞侯。生于清同治八年九月二十日(1869年10月24日),原籍长乐。其六祖黄德章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迁居闽县南关外茶亭街,遂为闽县人。父黄河澄(1836—1888年),同治二年(1863年)由闽浙总督左宗棠举荐出办乡团练,保奖五品同知衔;母李氏,生六男、二女,钟瑛居第五。  相似文献   

13.
吕向辉 《前沿》2012,(5):22-24
民国时期,绥远不断发生自然灾害。民国十八年(1929年),灾害尤为严重,绥远人民的生活如在水深火热之中。华洋义赈会积极参与赈灾救灾工作,组建绥远省分会,设立义赈机构,根据各地不同灾情采取散放粮种、平粜、以工代赈、设立粥厂等赈济措施,并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4.
龙王庙掠影     
《长江论坛》2006,(2):F0002-F0002,1
龙王庙位于长江与汉水交汇处的汉口岸,全长1080米。据《汉口竹枝词》记载,龙王庙码头始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这一水域,河面狭窄.岸陡水急,船多倾覆,素以险要著称,故有人在码头边修筑龙王庙祈求龙王爷保佑平安.  相似文献   

15.
乾隆皇帝南巡线伊达1644年满族进入山海关后,定都北京。第四个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于1735年至1796年在位,年号为乾隆。乾隆皇帝文治武功颇有作为,此外,他擅书法、诗词,中国不少名山大川皆有他的墨迹。他喜好游历,在位60年中曾...  相似文献   

16.
晓沙 《台声》2008,(1):72-79
作为盛世君主,乾隆自诩:“山水之乐不能忘于怀。”在完成了雍正时即已初具规模的“四十景”的同时,更于东邻别创长春园,于东南并入绮春园,后又扩建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创建万寿山清漪园(今颐和园),连同康熙时经营的畅春园,合称为“三山五园”。至18世纪中叶,京城西北郊形成了以圆明三园为核心的蔚为大观的风景园林之海,圆明园的声名远播四方,被誉为“万园之园”和“中国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圆明园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毁于咸丰十年(1860年),中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四朝,历时150年之久。住这漫长的岁月中,圆明园的规模和景观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圆明园的鼎盛时期是在乾隆朝,圆明园三园的风貌,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的最初几缕薄雾在黛绿的山间缠绕,但山坳里的“小镇”仍显得那么宁静、古朴、远远看去,仿佛已经落后于时代的步伐,与我们的生活隔得很远很远…… 沿着40多米长的复兴桥,我来到了古盐井所在的景谷县凤山乡抱母井村。这个有116户人家,400多人口的山村曾经有过让村里人自豪的辉煌,村委会主任王建说,抱母井的历史长着呢。 因为产盐,抱母井通迩闻名;因为有盐,抱母井成了商旅云集之地。 据史料记载,雍正四年(1726年)清政府在抱母井设盐课吏,同年,在抱母井建威远厅署。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威远厅由威远大…  相似文献   

18.
王秋爽 《群众》2023,(18):65-66
《从政遗规》是中国古代重要官箴著作,是陈宏谋编辑的《五种遗规》之一。陈宏谋(1696—1771),是雍正、乾隆时期的清官、名臣,曾任江苏按察使、云南布政使、湖南巡抚等职,至补授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共任职四十八年,曾在地方上从政三十余年。《从政遗规》成书于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以官德教化为准则,  相似文献   

19.
刘宁 《前进》1995,(11)
NGO:相聚在怀柔刘宁1995年8月30日到9月8日。一个繁华似锦的金秋季节。美丽的北京怀柔县城迎来了参加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非政府组织论坛(简称NGO)的各国代表。往昔寂静的小城变得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五大洲的姐妹们相聚在这里,共商妇女“平等、...  相似文献   

20.
江陵城旅游开发初探肖建成江陵城(荆州城)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很大。本文试对江陵城旅游业发展战略目标、依据、步骤和措施作初步探讨。一、战略目标和依据江陵城发展旅游业的目标应是:以“三城”(纪南城、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