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是台湾蓝绿阵营围绕立法机构选举和大选、马英九的大陆政策、陈水扁弊案展开激烈较量的一年,是岛内政局出现重大转折,民进党、“台独”势力遭受重挫的一年。国民党“完全执政”,政权基础渐趋稳固,但因拼经济成效不彰而深陷执政困境。民进党“台独政权”终结,实力迅速下降,改革进程受挫,发展危机加深。岛内外“促和遏独”积极因素持续增强,但未能扭转“台湾主体意识”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李平 《两岸关系》2023,(1):43-45
<正>2022年是台湾地区选举年,岛内政局主要围绕2022年底的“九合一”地方选举发生激烈斗争和复杂变化。民进党当局执政陷入困境,丑闻弊案频发,该党试图在地方选举中打“抗中保台”牌,但未能奏效,岛内“讨厌民进党”的民意情绪持续累积,最终民进党在“九合一”选举中遭遇惨败。岛内政治格局呈现蓝营“地方包围中央”之势,国民党士气大增,但未来仍面临诸多挑战。2023年,岛内外各方势力将围绕2024年“大选”展开激烈博弈,台湾政局将更趋动荡。  相似文献   

3.
章蓉 《两岸关系》2009,(2):9-11
2008年台湾政局出现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一年来,蓝绿双方围绕民意代表和台湾地区领导人两场重要选举、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主导权以及陈水扁家族贪腐案展开激烈攻防。年内,政党再度轮替后的岛内蓝绿政治实力对比发生重大逆转,执政8年的民进党沦为在野党,国民党实现了“全面执政”。重新执政后的国民党面临内外各种不利因素,虽掌控大局但步履蹒跚;在野后的民进党连遭打击,“台独”势力遭受重挫,岛内社情民意出现积极变化。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是台湾政局发生深刻变化的一年。岛内不满民进党当局执政的民怨持续累积,"重经济民生、反蓝绿恶斗"的主流民意形成一股"反蔡反民进党"的社会风潮,最终使民进党在"九合一"选举中遭遇惨败,国民党乘势大胜,岛内政治格局呈现"地方包围中央"之势。2019年,岛内外各方势力将围绕2020年"大选"展开激烈博弈,台湾政局将更趋复杂多变。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1月16日,台湾地区两项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民进党也首次在立法机构赢得多数席次。岛内媒体和专家学者纷纷对这次选举作出分析和解读,期待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局面不要因为岛内政局变动而发生变化。选举不是对两岸关系的"公投"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路线的国民党在这次选举中惨败,一些别有用心者据此宣称,这是台湾民众否定  相似文献   

6.
刘红 《统一论坛》2012,(2):17-19
台湾的“二合一”选举马英九取得连任、泛蓝军拥有立法机构多数席位的结果,不仅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得以继续,而且对台湾政局影响深远。 (一)两党政治格局日趋稳固。但有波动 “二合一”选举结果再次表明,“两党政治格局”成为台湾政治舞台的主要组合方式,在今后的几年间,国民党主导政局、民进党在野牵制、第三势力有声音没实力的态势不会改变。究其原因,从源头讲,两党政治格局形成于陈水扁执政后期,  相似文献   

7.
在2000年的台湾大选中,国民党败选下台,民进党上台,许多人由于对国民党长期执政及所推行的内外政策的不满,曾抱着“换人做做看”的良好期待。孰料,“以‘台独’为基本诉求”的民进党及其领导人,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全面推行与祖国大陆相对抗的分裂主义路线,大搞“台独”意识挂帅,把两岸关系搞得十分紧张,岛内族群对立有增无减,经济下滑,政局不稳,社会失序,人心动荡。2004年大选,陈水扁在“两颗子弹”的协助下,继续当选连任,从而给两岸关系带来了许多新的不安定因素,岛内形势亦随而出现了许多未曾料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局面。2004年年底的“…  相似文献   

8.
台湾"立委"选举是在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处于紧张状态下进行的.由于民进党误判形势高额提名、台湾民众对政治失望投票率低、激进"台独"路线不得人心,选举结果仍维持朝小野大格局,即民进党执政国亲两党制衡.这一结果打击了激进"台独"势力,让中国大陆、美国和亚太地区有关国家松了口气,解除了两岸立即摊牌的近忧,有利于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稳定.但岛内与两岸之间仍存在着结构性矛盾,未来发展仍存在着变数.  相似文献   

9.
今年5月泛蓝推动“罢免案”以来,岛内民众反贪腐运动不断高涨。9月9日,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发动“百万人民反贪倒扁运动”,更把“倒扁”运动推向“不分蓝绿、全民参与”的新阶段,对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产生重大影响。从目前形势看,陈水扁执政危机进一步加深,民进党三大选情形势更  相似文献   

10.
正1月16日,岛内政治力量激烈角逐的台湾地区两项选举结果揭晓。执政的国民党在选举中大败,民进党赢得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并获得台湾地区民意代表机构过半席次。台湾政局发生重大变化,也给台湾局势和两岸关系带来重大影响。两岸各界都在关注,民进党当局如何处理两岸关系、维持两岸关系现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向和势头能否保持下去,未来四年两岸关系将走向何方?当前,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保持两岸关系和  相似文献   

11.
<正>2023年是台湾地区选举年,岛内政局主要围绕2024年初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及民意代表选举发生激烈斗争和复杂变化。民进党当局陷入执政困境,但通过政策买票、操弄“抗中保台”等试图转移焦点;国民党有东山再起的客观条件,但接连遭受“郭台铭初选之乱”“蓝白合破局”等事件影响,地区领导人选举居于劣势;柯文哲领导的民众党快速崛起为岛内第三大政党,由于其坚持参选到底,有效拉抬民意代表席次,未来将在立法机构扮演“关键少数”。在中美博弈持续深入、全球地区冲突加剧的外部环境下,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2月9日,被视为“2008年大选前哨战”的台北、高雄市长选举揭晓,国民党以较大优势胜选台北市长,民进党险夺高雄市长,而且台北市长候选人的得票率大幅上升。此次选举是在民进党陷入弊案泥潭、陈水扁执政基础重挫的情况下进行的,“国民党小输、民进党小赢”的结果对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都将产生一定影响。陈水扁暂时自贪腐危机中脱困,民进党遏止住“三合一”败选以来的颓势。泛蓝发展势头受阻,马英九2008之路充满险阻。“北蓝南绿”格局未能突破,“蓝涨绿消”态势发生微妙变化北、高市长选举虽是一次地方选举,并不直接涉及“中央政权”的…  相似文献   

13.
玉德 《台声》2000,(9):7-8
台湾新领导人的所谓“全民政府”自5月20日运作以来 ,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在岛内民众中的威信下降。在内政上 ,受到了国民党、亲民党等在野势力的强力牵制 ,民进党内部对他不满的声音也在增大 ;在大陆政策上 ,继续回避、模糊、拒绝一个中国原则 ,使两岸紧张关系难以缓和 ;在对外关系上 ,全力配合美国的对华战略。今后一个时期 ,台湾政局的发展依然难以平静 ,两岸关系的僵局仍将持续下去。现阶段岛内政局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台湾新领导人内忧四起 ,面临着施政危机。“5·20”之后 ,台湾新领导人尚未来得及品尝执政蜜月期的欢…  相似文献   

14.
去年3月,具有“台独”背景的陈水扁在台湾选举中获胜,民进党首次成为“执政党”,岛内政局的变化,使两岸关系的不确定性增大。2000年的两岸关系,围绕坚持还是否定一个中国原则的斗争日趋尖锐、复杂,两岸政治关系持续僵峙、紧张,但两岸经贸及各项交流迅猛发展,岛内要求接受“九二共识”的呼声日益高涨,遏制“台独”的基础力量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5.
2001年12月1日,攸关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走向的台湾第五届“立委”和县市长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成为“立院”第一大党,但由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组成的“泛蓝军”仍超过“立院”225席的半数,总体实力仍优于民进党和“台湾团结联盟”组成的“泛绿军”。这一结果表明,陈水扁操控岛内政局的筹码有所增加,但台湾局势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6.
刘红 《统一论坛》2013,(1):11-14
过去的一年,台湾政局不平静。马英九连任成功,国民党掌握了岛内政局发展的主导权,但亦面临批评之声不断、执政成绩不明显、改革措施不力等诸多困境。民进党逐步走出败选阴霾,展现了最大在野党的雄厚实力,但重返执政仍面临诸多结构性挑战。岛内政党格局仍然呈现国、民两党对决状态,第三势力发展不易。  相似文献   

17.
2001年12月1日,攸关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走向的台湾第五届“立委”和县市长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成为“立院”第一大党,但由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组成的“泛蓝军”仍超过“立院”225席的半数.总体实力仍优于民进党和“台湾团结联盟”组成的“泛绿军”。这一结果表明。陈水扁操控岛内政局的筹码有所增加,但台湾局势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8.
吴为 《统一论坛》2020,(1):21-23
2019年是台湾地区选战年,台湾政局主要围绕2020年台湾地区两项选举发生激烈斗争和复杂变化。民进党当局执政陷入困境,但通过大肆操弄"反中拒统"、香港事件,转移执政不彰焦点,谋取选举私利。国民党面对东山再起的有利客观形势,未能及时做好内部整合,一度陷入被动。岛内"台独"分裂活动猖獗,美国加大介入台湾问题,增大台湾政局复杂性。台湾社会虽然受到民进党当局制造两岸敌意对抗的影响,但主流民意希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改善经济民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民进党当局的大陆政策与两岸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3月,台湾岛内发生首次政党轮替,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取代国民党上台执政三年来,基于“台独”立场,拒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否认“九二共识”,并利用执政地位推行以“一边一国”为核心的大陆政策,不仅使两岸关系僵局一直无法解开,而且还使台海局势蕴藏着危机。  相似文献   

20.
陈文 《统一论坛》2020,(1):23-25
1月11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及立法机构选举结果出炉。虽然国民党候选人韩国瑜拿下550多万票,却不敌蔡英文的810多万票。民进党也继续维持立法机构单独过半优势。此次韩国瑜败选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选民结构与选举主轴不利。选后,国民党将面临持续动荡和压力,但民进党并非高枕无忧,岛内政局势必进入新的博弈周期。选举结果简介一是蔡英文实现连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