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同事眼中,他是忘我工作的人;在群众眼中,他是大家的勤务员,他就是毛家寨派出所民警石建国。自2003年调入毛家寨派出所工作以来,石建国在普通民警的岗位上,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勤奋工作,到知天命的年龄也没有放慢为群众奔波的步伐。2004年至2012年连续9年被评为省、市、县“优秀社区民警”,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被省委政法委评为全省政法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被县委评为全县优秀共产党员。这些荣誉默默地诉说着他扎根基层无私奉献和服务群众的热血丹心。  相似文献   

2.
杨德先在长春市人民警察学校学习期间就积极申请加入党组织,1995年毕人到九台市公安局看守所工作后,因工作出色,当年就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1998年他被调到营城派出所任责任区民警。他把对党孜孜不倦的追求落实在工作中,不仅挤时间学习(党章)和邓小平理论,还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变被动接警为主动上门服务,与群众交朋友,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他节衣缩食资助家庭困难的孩子读书;在业余时间为群众免费修理家电;帮助身边无子女的老人担水、买煤、劈柴;为年龄大行动不便的老人寄包裹;主动为师生上法制课;…  相似文献   

3.
刘复初同志1910年农历8月28日出生于四川古宋县现兴文县中城镇一个贫苦家庭,于2000年9月26日零时50分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逝世,享年90岁。他1岁丧母,4岁丧父,幼年饱尝了孤苦,在逆境中培养锻炼了他不屈不挠敢于抗争的品格。15岁时,他就参加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1930年春,中共古宋地下党支部派他到古宋县南区宣传发动农民开展“抗租、抗丁、抗苛捐杂税”的革命斗争,他带领农民组织农会开展了革命斗争,并领导群众斗垮了南区的旧区团总,被群众推选为民团大队长,控制了武装,保证了群众革命斗争的深入…  相似文献   

4.
郭洪利 《新长征》2009,(11):38-39
张金宝,今年47岁,1998年起任长岭县前七号镇大三号村党支部书记。10多年来,他以带领群众实现共同富裕为己任,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积极探索,扎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谋发展,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使大三号村从一片贫瘠的土地上崛起,成为全县有名的富裕村、文明村。  相似文献   

5.
《党建》2013,(7):52-52
1949年5月,陈云奉命赴京,担任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此后长期主持全国财经工作。在此过程中,他将“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的理念充分运用到了经济建设领域。他曾指出:“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政府,是真正代表大家,为大家‘当差’的,是遵循工人、农民和其他人民群众的意见办事的”,因而应“经常了解群众的情绪,群众的呼声,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基层干部,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和贫困山区的群众一起干事创业,让他们早日过上富裕的日子!”这是乐都县马厂乡党委书记胥海生的心声。胥海生自2006年12月工作至今.乡党委班子连续四年被上级党委评为优秀领导班子.他本人也连续被评为优秀基层领导干部。由于他心贴群众.处处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被当地群众誉为“立志青山谋发展的好书记”。  相似文献   

7.
“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原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高岗奉党中央、毛泽东之命,率领一批干部离开延安,奔赴东北,开辟东北解放区,在遴选西北局书记一职时,毛泽东说:“我们要选择一个年轻的担任西北局书记,他就是习仲勋同志。他是群众领袖,  相似文献   

8.
《党课》2007,(10):116-117
在吉林省吉林市,陈淳的名字家喻户晓。今年57岁的陈淳,从1993年始任吉林市委副秘书长,1998年后,两次兼任市企业改革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一次兼任市企业和社会稳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近10年来,他先后接待上访群众数千人次,全身心地为群众解难、为政府分忧,化解了大量社会矛盾和疑难问题,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百姓的贴心人”。  相似文献   

9.
1962年冬天,饱受涝灾、风沙、盐碱等三害蹂躏的河南省兰考县,群众食不果腹,县长吴荣先却整日琢磨如何奔前程,希望通过举办“重要的展览会”引起上级重视,捞取政绩;刚履新县委第二书记的焦裕禄,一上任就带领干部群众造防风林、翻盐碱地、挖排水沟……两年下来,三害减轻,焦裕禄却罹患肝癌去世。对焦裕禄,兰考群众自发为他送葬;对吴荣先,群众则骂他“没人味”。  相似文献   

10.
姜宏伟 《新长征》2010,(8):34-35
"只要你心里装着群众,用心去为他们服务,你就能当好一名村官!"这是东丰县大阳镇宝山村党支部书记孙殿生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工作的真实写照。孙殿生自1992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18年如一日,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虽没有创造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他凭着对党的一腔忠诚和对群众的无限热爱,赢得了党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拥护。  相似文献   

11.
樊土成心系群众受称赞黎城县退休干部樊土成,心系群众,时时处处为家乡办好事办实事。他自费订阅了多种书报组织青年学习,将致富信息、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等无偿献给群众,并带领群众在庭院中发展养殖种植业,5年时间,户均净增收入340元。老樊还带领群众治滩修地1...  相似文献   

12.
这里列举的三位“村官”,分别是郭秀明、张小民、李鸿海。郭秀明生前为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惠家沟村党支部书记,他常说的一句话是“能为老百姓办成几件实事,我死也心甘”。他在任书记的8年中,呕心沥血,带领全村群众向恶劣的自然环境挑战,向贫穷挑战,初步改变了全村贫穷落后的面貌,被群众誉为“真正的共产党员”。张小民生前为临猗县孙吉镇蔡村村委主任,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如果村委主任还算个官的话,那么这个官应该这样去做: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能见到你,在人民群众最困难的地方能想起你,在你离去的时候人民群众能怀念…  相似文献   

13.
小镇法官     
在通化县二密镇,提起朱法官,可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过去,农民群众打官司或有涉及法律方面的事,都要到几十里外的镇上去,有的还要往返多次,耗时耗力又搭钱自从朱法官来了之后、农民群众可乐了,家里有个什么事,只要打个电话,他就上门为你服务,而且还很公正地为你断官司判案,不吃请也不收礼。所以,农民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咱们的朱法官”。 朱法官名叫朱魁忠,是通化县人民法院二密法庭庭长。别看他今年只有35岁,却在审判岗位工作了15年,任基层法庭庭长也有七八年了,是县法院系统的骨干之一。他多次被评为县级先进工…  相似文献   

14.
南山 《党史博览》2008,(3):4-10
以人民群众为本,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是周恩来的一贯思想。他常说,没有人民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在周恩来的总理生涯中,他勤政爱民,倾注民生,老百姓没有洗澡的地方,他带头捐钱给群众建澡堂;修建密云水库,他批评水库指挥部“见物不见人”;延安人民生活穷困苦熬,他流下了难过的眼泪……这一切,使得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人民总理”。在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之际,本文采撷周恩来总理生涯中倾注民生的几个片断,以纪念这位人民心中的好总理。  相似文献   

15.
群众最佩服的是脚踏实地干实事、真心实意为老百姓谋利益的干部。吴应阜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获得了群众的由衷称赞,大伙儿道出了心里话:“有这样和我们心连心的好干部,我们跟定他了。”1997年,普安县委、县政府在实施“南烟北移”战略中,原任雪浦乡老地村村委会主任的吴应阜由于带领全村群众发展烤烟生产成绩显著,被破格提拔到高棉乡任科技副乡长。他上任后便埋头苦干,深入村组开展工作,使高棉乡烤烟从无到有,发展成为该乡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1999年,吴应阜当选为高棉乡乡长。2001年12月,县委、县政…  相似文献   

16.
孟红 《世纪风采》2014,(6):9-15
“国家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这是刘少奇一生勤政的座右铭。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一心为民、甘做公仆,全心全意做人民的勤务员;他深知,这些所谓的权力和官职是人民给的,它只能为人民谋利益。因此,他对于人民群众总是满腔热情,首先想到人民群众的方便问题,以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利益幸福为重,彰显了一个领导人对人民群众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7.
在北国“金城”桦甸市,有一位心系百姓的好公仆,他就是被当地群众誉为“贴心人”的中共桦甸市委书记杨顺东。他担任市长、市委书记5年来,始终把人民来信来访当作大事来抓,把解决百姓的疾苦上升到讲政治、顾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尽心竭力地为群众排忧解难。他以自己的行动,树立了新时期人民公仆的应有形象。把党的关怀送到群众中杨顺东调任烨甸市市长时,正是1995年8月桦甸城区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袭击之后。面对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城市,杨顺东心急如焚,夜以继日地工作。洪水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全市直接…  相似文献   

18.
赵学 《奋斗》2003,(9):12-12,21
“当干部就要多做造福于民的事”,这是郑培民为官从政的基本准则和不懈追求。在20多年的领导工作中,郑培民始终坚持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真心诚意地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他尽心尽力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他们走上致富之路;他身体力行地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为农民增收不遗余力;他推动当  相似文献   

19.
“一心为民动真情,五年政委民满意”这是湖北省谷城县人民送给县委常委、县人武部政委肖初良上校的一副对联。肖初良之所以受到群众的尊敬和爱戴,关键是他坚持党的事业第一,坚持人民利益第一。他心里始终装着群众,看问题、办事情,一切都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党员干部应时常想着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满意不满意,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党员干部要经常用群众这面镜子照一照自己。群众是否满意,是衡量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工作标准;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员干部…  相似文献   

20.
郭传义是德惠市布海镇布海村的一名农民党员,今年28岁。他刻苦钻研香瓜栽培技术,通过发展棚膜瓜生产而率先致富。致富后的郭传义又毫无保留地把技术传授给周围群众,从而带领乡亲共同致富,受到全村群众的赞誉,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他为“香瓜王”。 1992年,初中毕业的郭传义,由于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好,他只好把继续上学的愿望埋在心里,回到生他养他的家乡。但一想到这一辈子就死心塌地地做农民,跟几亩土地较劲,郭传义心里就不服气。从1992年到1996年,郭传义离开家乡四处打工,追求自己的梦想。4年的打工生涯,虽然没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