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来,美国在台海奉行的一个中国政策归纳起来就是:对台湾主权不采取立场,对台湾的安全作出承诺和对台军售;奉行所谓的三不政策,要求中国放弃对台用武和寻求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支持台湾的民主化;支持台湾拓展国际空间。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看似模糊,但实质非常清晰,那就是不愿看到两岸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美国的这一政策将是长期的,我们今后在相当长时期内还要与这样的一中政策打交道。  相似文献   

2.
美国对西欧的政策,随着布魯塞尔談判的破裂,遭到了严重的挫折。美国当然不会从此认輸。肯尼迪政府已经一再表示决心,要继续推行控制西欧的政策。但是,在西欧  相似文献   

3.
最近美帝国主义扩大侵略越南战争和实行所谓“逐步升级”的战略,激起了全世界人民更为汹涌澎湃的反美怒潮,同时也在美国人民中激起一个规模空前的反对美国侵略战争政策的群众运动。参加这个运动的有工人、黑人、广大的青年学生、知识界、宗教界人士  相似文献   

4.
从1905年到1945年间,日本政府在军事侵略中国的同时,对中国东北实施了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大规模移民侵略。明治维新后,日本在发展资本主义的同时,也走上了扩张军备和对邻近国家进行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大陆政策。日本"开拓团"(殖民扩张团,下同)是近代日本殖民扩张政策的产物。日本为了掩饰其战略意图和侵略行径,把侵入中国东北的日本移民团改称"开拓团",企图掩盖日本移民侵略的本质。准确地把握其政策形成过程,有助于深刻理解日本对东北实施移民的侵略动机和性质。从日本向我国东北大规模移民及其移民政策的变化过程来看,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是上升为"国策"地位的国家战略行为,是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实行殖民扩张的重要手段,日本"开拓团"本质上就是"殖民扩张团"。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势力大举侵入泰国,取代了英国在泰国的控制地位。1958年10月乃沙立發动第二次政变后,泰国政府更加倒向美国,乞求美援,并在国内瘋狂地鎮压人民。泰国政府成为美帝国主义在东亞和南亞进行侵略和制造紧張局势的凶恶的鷹犬。扩軍备战,充当美国侵略东南亞的走卒泰国政府在参加东南亞条約組织以后,积極进行了許多扩軍备战措施,在美国的“援助”和训练下,几年来泰国陆海空軍不断扩充。目前陆軍拥有兵力七个师,共五万六千人,今后准备扩充至十个师,共八万人。海軍包括海軍陆战队在內共有  相似文献   

6.
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与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于2010年10月19日在兰州大学共同举行了"美国中亚政策与中美关系"研讨会,来自国防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甘肃友联会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的30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紧紧围绕美国的中亚政策和中美关系这两个方面进行了研讨。会议对美国到底有没有中亚战略、中亚战略与中亚政策有没有区别、美国目前在中亚的存在对中国的能源多元化战略以及对中国西部地区的安全是机遇还是挑战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为我国学术界的中亚研究拓展了思路。这里选辑了部分会议稿件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伊拉克新政策”包括军事、政治和经济三方面的内容。军事上,美国将向伊拉克增派大约2万人的军队;政治上,布什政府将向伊政府施压,为其设立缓解教派冲突及稳定国家局势方面的“指标”;经济上,美国将投入大约10亿美元,加强伊拉克重建。“伊拉克新政策”的出台是美国国内民主和共和两党之间、美国和伊拉克政府之间观点博弈,伊拉克教派结构恶化以及伊朗核危机恶性发展的结果。美国“伊拉克新政策”的基本要旨在于控制伊拉克作为中东的战略轴心。  相似文献   

8.
日本对东蒙地区的侵略活动开始于日俄战争前后;1907~1909年的新法铁路、锦瑷铁路问题进一步刺激并暴露了日本侵略东蒙地区的野心;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政策酝酿、准备,辛亥革命期间,随着日本侵略东蒙地区活动高潮的到来,以确保侵占"南满"、同时侵略东蒙为特征的日本对"蒙"侵略政策形成。  相似文献   

9.
2009年4月3日,纳吉布接替巴达维出任马来西亚第六任总理后,即提出以“一个马来西亚”理念推动改革,以构建和谐、安定的多元文化社会。然而,“一个马来西亚”政策实施至今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面临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处理宗教、种族等问题上面临种种挑战。  相似文献   

10.
“非市场导向”是美国、欧盟和日本发表联合声明中惯用措辞,已成为美国政府打压中国经济发展的利器。针对中国所谓的“非市场导向”,美国行政、立法部门与部分企业三方联手,力图在世界贸易组织、同盟体系等国际层面对中国形成高压态势。美国给中国贴上“非市场导向”标签,既有中美两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计划趋同加剧双方竞争因素,还有美国两党应对“中国挑战”形成共识和谋求政治收益的原因,亦有现行国际经贸体系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影响。面对美欧日紧密合作构建战略竞争框架、制定“美欧范式”贸易规则而带来的种种障碍,中国应该从自身利益出发,主动通过法律手段维权、扩大经贸朋友圈等举措作斗争。  相似文献   

11.
一、美国对华政策的目标辨识美国对华政策的定位和实施与美国全球-亚太的战略目标是密不可分的,受美国的军事安全、经济繁荣和扩展民主全球战略三大支柱的指导,并服务于这些目标。据此,我们可辨识出美国对华政策的目标,在可预见的将来将主要包括六大项:第一,在自由...  相似文献   

12.
美帝国主义侵略越南的战争已陷入泥潭。但它并不死心,还企图把战争扩大,准备在亚洲打一埸全面的侵略战争。亚洲人民和美帝国主义誓不两立。即使有一小撮反动派甘愿为美国摇旗呐喊,他们的力量也是微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总统, 我们一般意义上的一国之首, 是美国的政府首脑。而“布什政府”(administration) 也不是什么“政府” (government), 而仅仅是“布什行政分支机构” (theexecutivebranch ofagovernment)的意思。一个小小的翻译问题, 实际上反映了两大文化背景之间深深的鸿沟。翻 译的工作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比较研究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在全世界本应团结起来共同抗疫之时,美国政府却意欲对华发动"新冷战",这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破坏。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相互尊重、信任合作——把握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中美智库媒体视频论坛上指出,当前中美关系正"面临1979年建交以来最严重的挑战",他呼吁中美关系"能够重回正轨,真正实现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本刊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合作邀约5位国际知名学者撰文,全面阐释国际社会呼吁美国摒弃冷战思维,在相互对话的基础上发展双边关系,并致力于人类团结的观点。学者们认为,任何形式的"新冷战"都完全违背人类的利益,全世界要反对"新冷战",并在共同抗击疫情、反对战争、应对气候变化、反对任何形式的种族主义、共同促进经济和平发展等方面更加团结和努力。  相似文献   

15.
克林顿政府对伊朗和伊拉克实施的“双重遏制政策”是1993年初开始的。所谓“双重遏制政策”是美国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多种手段阻止伊拉克或伊朗控制海湾地区和改变那里的力量平衡的政策,以维护美国的利益。这一政策从内容到实质,都是美国50年代以来对海湾地区所奉行的传统政策的继续,其目的是确保海湾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保持力量平衡和现有格局,禁止那里的两个大国伊朗、伊拉克或对海湾怀有野心的任何别的大国控制这一重要的石油战略地区,从而保证阿拉伯石油畅通无阻地流向工业世界,维护美国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6.
本世纪初,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处理同拉美国家的纠纷时,推行动辄出兵入侵和武装占领他国的政策,即通常所说的“大棒政策”。这项政策公开侵犯了拉美国家的主权,遭到拉美各国人民和政府的强烈反对。从30年代起,美国政府改变了对拉美扩张的手法,放弃了“大棒政策”,代之以“睦邻政策”。50年代和60年代,美国偶尔也向拉美国家挥舞一下“大棒”,但由于此种政策不得人心,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它一直未敢公开派兵占领某个拉美国家。直到1983年10月25日里根政府派兵占领格林纳达和1989年12月20日布什总统下令武装入侵巴拿马,美国在拉美重操旧业,又挥舞起“大棒政策”。由于美国最近两次武装入侵带有某些新的特点,我们把它称为新“大棒政策”。  相似文献   

17.
吴崇伯 《东南亚》2012,(3):32-36
东南亚国家长期为实现粮食自给进行不懈的努力,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东南亚地区成为当今世界少有的实现粮食自给并有大量出口的地区。然而,进入90年代以后,东南亚一些国家出现粮食产量下降、自给率降低、对外依赖增强的趋势。东南亚国家采取新的措施来促进粮食生产和粮价稳定,确保国内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8.
陶文钊 《和平与发展》2012,(6):6-11,72-75
思想库在美国的决策体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国思想库之一“新美国世纪计划”在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就是例证。该思想库于1997年成立伊始,就极力倡导新里根主义的外交政策,主张美国的霸权与扩张;小布什时期新保守主义占据美国政府的主导地位,“新美国世纪计划”鼓吹对伊拉克实施政权更迭,加之“9·11”事件,导致阿富汗战争尚未结束美国又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推行所谓“自由民主”的中东。虽然,“新美国世纪计划”鼓吹发动战争,但战争的后果就难如他们所愿了。  相似文献   

19.
阿卜杜勒·拉赫曼及其在馬來亞的統治集团,在作为英帝國主义的走狗的同时,經过好几年同美帝國主义私下勾結,现在已經暴露出他們是美帝國主义在东南亞的头号代理人了。这就是拉赫曼在同美國官員經过三天会談之后,于1964年7月25日在華盛頓同約翰遜政府簽訂的协議的实質。美國毫不隱諱地同意要支持英國制造的“馬來西亞”陰謀的实現,要訓練拉赫曼的傀儡軍隊,并供应拉赫曼集团在其反对北加里曼丹政府和印度尼西亞政府的骯髒战爭中可能时刻需要的  相似文献   

20.
自特朗普政府上任以来,美国对拉美政策奉行“新门罗主义”,加大了对拉美国家的干预,反映在经济、政治和安全等领域,如鼓噪“美国优先”,大打“贸易牌”“移民牌”,使前任奥巴马政府与古巴关系正常化的努力出现全面倒退,甚至拒绝承认委内瑞拉民选总统马杜罗而另行“任命”一个代理总统瓜伊多等。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拉美政治、经济格局也经历着深刻变化。中国、俄罗斯等在拉美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一带一路”倡议在拉美落地生根,深化了中拉政治、经济互信;俄罗斯强硬支持委内瑞拉加剧了美俄博弈,导致美国“后院失火”的可能性增大,迫使特朗普深度调整美国对拉美政策。这一政策调整对美国究竟意味着全球战略扩张还是战略收缩,值得探讨。特朗普的拉美政策不仅会影响美拉关系及美拉双方的发展,也将影响中拉关系的发展。本文尝试对美国“新门罗主义”拉美政策的现状、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并考察其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