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择业动机在“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的影响及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国家出台的一个导向性政策,是中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水平而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以心理学为研究起点,探讨大学生村官择业动机的类型及其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影响,从政府规范引导、社会号召引导和学校教育引导三方面来研究积极择业动机实现的途径,引导大学生村官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村官职业化运行机制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地方政府在执行大学生村官工程中呈现短期行为的趋势.从职业化的角度构建大学生村官运行机制是亟需解决的课题.政府应作为推手积极营造大学生村官职业化的环境,建立大学生村官的职业标准,加强法律拟定和试点工作,赋予大学生村官职业角色.针对大学生村官积极开展职业培训,赋予大学生村官职业方向性,建立公正有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
对于我国西部广大农村而言,开展大学生"村官"计划是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访谈发现,大学毕业生普遍不了解"村官"计划,对西部农村及村干部的认识较为刻板.参加西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意愿很弱.综合分析表明,只有营造氛围良好的社会环境、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完善持续有效的保障机制、采取正确得当的工作方式才能保证西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
选聘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工作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自推行以来,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锻炼年轻后备干部队伍、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大学生村官队伍的不断壮大,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对大学生村官管理不严、保障不够、出口不畅等问题。我们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构建五项机制,不断推动大学生村官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银芳 《学理论》2012,(17):86-87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国家着眼于加强三农工作而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选聘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参考意见如下:逐步健全大学生村官选聘机制;注重培训和传帮带相结合;切实加强大学生村官考评机制;努力健全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完善大学生村官选聘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6.
关于建立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强  汪路勇 《学理论》2010,(20):23-24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党中央着眼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要完善政策法规,为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提供制度保障;地方要落实政策和积极引导,为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大学生自身要适应角色,增长才干。  相似文献   

7.
知青上山下乡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现实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青上山下乡和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同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的不同历史时期的两个特殊群体,知青与村官之间有着十分相似的情形。通过对二者的考察,弄清他们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特别是从知青上山下乡过程中寻找得失,对新时期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开展、制度设置的规范和完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举措,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为全面了解我县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和管理现状,我们对在临夏县基层工作的37名大学生村官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王满良 《学理论》2010,(8):17-17,9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亟需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国家每年招募2万名左右的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大学生村官的为官之道,就在于要适应新农村的环境,正视存在的问题,尽快转变角色;虚心向农民学习,发挥自身的优势,关注民生;利用好党的政策,构建农村发展的特色,树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风气。  相似文献   

10.
施碧钰  葛俊 《学理论》2010,(23):13-14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对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他们将从大学校园走向农村,面临着学生向农村干部角色的转变。通过对X市和Y市大学生村官的调查,试图用社会角色理论的相关内容对大学生村官的现状进行解读,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7,(12)
自2008年大学生村官政策出台以来,大学生村官群体成为备受关注的特殊群体。运用需求理论对陕西省X市村官政策调整前后村官需求现状的分析,发现政策性引导机制的缺失导致大学生村官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价值实现等需求不足。因此,要通过提高待遇、建立角色引导机制、制度保障身份、细化考核机制等途径不断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让他们真正扎根农村,为推动农村建设发挥效用。  相似文献   

12.
薛慧锋  白雪枫 《学理论》2010,(10):111-1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农村基层干部的培养。我国现在的农村村官队伍,普遍存在着文化素质低,年龄偏大,专业技能缺乏,服务管理理念落后等问题。如何改善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提升他们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意识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为解决这个问题,2008年3月,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用五年时间选聘十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随着大学生村官这一职务的日渐成熟,大学生村官数量的显著上升,相关问题也随之被各类人群热议。他们能否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他们目前的生存状态如何?合同期满的大学生村官将何去何从?为了探讨此类问题,我们对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的大学生村官做了详细的调查,并结合以前各地区的调查结果,就大学生村官的现状做了比较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王洪波 《学理论》2011,(33):34-35
"大学生村官"政策是党在新时期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推行的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制度的实施因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持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而,在实践中,该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阻碍了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进一步推行,鉴于此,文章在对桂林市大学生村官制度实施成效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大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的重要平台,大学生社会实践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文化、科技、社会保障等方面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做到: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形成大学生村官服务机制;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激励和考评机制;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从2006年开始全面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作为一种新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实施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暴露出种种问题。要通过研究掌握农村对大学生村官的需求来不断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  相似文献   

16.
推进大学生“村官”立足基层、自主创业,是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的重要抓手。上虞市作为省委组织部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工作的联系点,在推进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难点和问题,迫切需要从政策措施层面进行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10)
大学生村官政策是转型期国家对于乡村治理的理性选择,然而,嵌入者身份困境、政策的悬浮不定等因素掣肘了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平稳出场,要实现大学生村官政策可持续发展,需在政策上实行积极的引导,完善相关政策性建设,事先规避相关困境,进行科学规范大学生村官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长效发展机制,保障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自从2008年中央组织部出台了《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之后,国家政策方面也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各方面都开始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这也导致了"大学生村官"成为了时下的热门职业。笔者在此也将结合自身的实际经历来分析探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作为大学生村官应该如何通过"六个一"走好群众路线,造福群众。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大学生村官政策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仍有多方面因素影响大学生村官公共服务满意度。以上海松江区为例,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出路不畅、福利待遇偏低、受重视程度不足、与村民互动较少、自身知识与能力构成的缺陷等问题。可以通过落实和完善配套保障制度、改进招录模式、健全出路机制、多方协作提升满意度"、村官"来源上坚持"引进来"与"本土化"培养并重等提高大学生村官公共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干部队伍建设。2008年1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来信上作了重要批示,指出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2008年12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习近平在北京举行的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大学生“村官”是加强我党基层组织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党政机关培养和储备来自工农一线后备人才的重要来源:宝安区委组织部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探索。为此,本刊特约宝安区委常委、组织部长赵燕民撰文介绍他们的做法和经验,以期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