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超 《检察风云》2006,(7):78-79
三月中旬,由上海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和朝日新闻社联合举办的“中日书法珍品展”在上海博物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无论从展览内容、展出规模还是文物级别等方面看,均无先例。它对进一步促进中日文化艺术交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中国古代书法作品流入海外,以日本所藏最多最早。展览汇集了中日书法史上的重要书作102件,由日方提供66件,上海博物馆提供36件,所涉书法作品的时代自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9世纪。日方展品中32件为中国古代书法作品,它与上海方提供的书法作品,皆属流传有序的重量级国宝文物。可以这样说,68件中…  相似文献   

2.
佚名 《政府法制》2010,(14):33-33
中国近代银行史上第一桩伪钞案,发生在清光绪二十九年农历正月初七,即1903年2月4日。伪钞的出现在上海金融界掀起了轩然大波。伪造者是日本人,虽然被日方擒获,但此案最终不了了之。  相似文献   

3.
网络舆情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同存在促进和反制作用,其促进作用表现在,网络舆情丰富和拓展了大学生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途径,提高了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了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大学生由被动接受马克思主义向主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转变。网络舆情的传播方式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认同存在一定的反制表现在,网络舆情容易导致大学生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主体性地位的缺失。研究其双向性,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其认同,是为避免其反制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丁伟 《法学》1988,(10)
今年3月24日发生在上海的311次列车与208次列车相撞事件,是我国首次发生的因列车相撞导致国外旅客伤亡的重大行车事故.这起事故造成311次列车上日本高知市修学旅行团的师生死27人,伤35人.日方律师已向中方有关部门提出了要求赔偿的金额及其计算标准,其数额之大,令人咋舌.由于日方的赔偿要求与中国的法律规定和习惯做法相  相似文献   

5.
疑难案件中定罪与量刑之间的矛盾在所难免,出于化解这种矛盾而提出的量刑反制定罪论并不是一个合法的、有效的进路。这一理论主张不仅背离了刑事法治的基本精神,扭曲了定罪与量刑之间的应然关系,而且还忽略了刑法解释对定罪与量刑之间矛盾的调适作用。其实,在量刑反制定罪论的背后,吸收了其合理思想内核的能动性刑法解释,因能够以扩大或限制解释的方式,有效调和罪刑关系之间的矛盾,所以又成为了替代量刑反制定罪论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6.
张虎 《政法论丛》2020,(2):91-101
单边经济制裁具有单方性、目标性、强制性、多样性的特点。WTO对单边经济制裁的实施采取了限制的态度,但依然无法阻止一些成员依据其法律制度对他国或地区实施单边经济制裁。近年来,美国依据其国内法,对中国启动调查并实施了相应的单边经济制裁举措,这些措施违反了WTO规则,背离了联合国大会决议的精神和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中国政府采取的适当反制措施契合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符合WTO规则,是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反制美国单边主义的合法选择。  相似文献   

7.
版权     
《电子知识产权》2013,(11):9-10
百度因盗版视频被诉侵权 11月13日,由优酷土豆、搜狐视频、腾讯视频、乐视网、万达影业、光线传媒等组成的中国网络视频反盗版联合行动组织,起诉百度、快播盗播盗链,索赔3亿元,同时将联合对视频盗版、盗链采取技术反制,从即日起全面禁止百度视频爬虫访问。  相似文献   

8.
应吉林大学法学院的诚挚邀请 ,日本学校法人国士馆理事长、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 (原校长 )、日中刑事法研究会 (日方 )会长及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国内知名学府名誉教授———西原春夫先生于 2 0 0 2年 6月 9日亲临吉大 ,首次对吉林大学进行了友好访问。在为期两天的短暂访问中 ,西原先生分别作了题为“日中刑事法学术交流”、“二十一世纪的亚洲”的报告 ,在广大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众所周知 ,中国刑法学界每年的两大盛会之一“中日刑事法学术研讨会”就是由西原先生主持召开的。该研讨会不仅为中日刑法理论的学术交流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而且…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刑罚反制理论在我国刑法理论上多有提及,并日益得到实务部门的关注.从该理论的发展过程看,学者们基于不同立场所持观点也有不同,主要由刑罚反制、以刑定罪、刑罚决定罪名等;刑罚反制论的出现有其理论渊源与政策背景,具体包括国外的本体论诠释学、现实主义法学,国内司法政策上的能动主义、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论,刑法理论上的实质解释与实质推理.实践上适用刑罚反制,司法主体需考察其适用的必要性、合法性与合理性,并需对之做充分且详实的论证.  相似文献   

10.
量刑反制定罪论高举实质正义的大旗,强调量刑对定罪的反作用。然而认为该理论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的批评比比皆是,目前学界主要存在滥用司法权、突破构成要件限制以及违反传统的罪刑关系这三个批评意见。抽象意义上的滥用司法权以及违反传统以罪定刑的观念无法形成有力的批评,但量刑反制定罪不能突破构成要件的限制,在此前提下的量刑对于定罪的反作用正是该理论的合理性所在,这种解释论意义上的量刑反制定罪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相似文献   

11.
孟静 《政法学刊》2008,25(4):37-40
日本的刑事诉讼制度是公认的大陆法与英美法的“混血儿”,因其移植立法较早,大陆法传统与英美法形式结合较好.并形成独具的特色而著称于世。研究日本刑事诉讼制度,对于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是具有借鉴价值的。  相似文献   

12.
日本医疗诉讼改革及对鉴定结论的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夏芸 《证据科学》2009,17(3):261-287
自2002年以来,日本针对医疗诉讼中鉴定人选任困难、鉴定结论提出期间长、证据价值不高、法院对鉴定结论等医学证据难以作出评价等长期存在的问题,对医疗诉讼体制作出了重大改革。鉴于我国医疗诉讼中也存在类似问题,本文对日本法的改革措施以及效果展开详细考察,以供我国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李响 《时代法学》2014,(6):111-118
东亚国家的现代法学教育大多起源于19世纪末期,定型于20世纪中期,早已在岁月的冲刷下千疮百孔,无力承担建设完善法治社会的重任,急需发动大规模的改革加以修补。在这种情势之下,日本率先发动了法学教育改革,其以建立法科大学院为基础,以推行法学教育职业化与精英化为导向,以设置新型司法考试制度为保障。日本的举措既有成功经验可供借鉴,又有失败教训应当汲取,为我国法学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针对医疗侵权证明责任分配的特殊性,无论是英美法系的美国还是大陆法系的德国和日本都采取相关措施和方法,以减轻甚至免除患者对医方存在过错以及损害与过错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证明责任。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医疗侵权实行双重证明责任倒置,在学界和社会公众中掀起了赞成和反对两种针锋相对观点的交锋,而2008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二次审议稿)第58条基本上废除了对医方过错的证明责任倒置。在医疗侵权证明责任分配立法价值取向问题上,存在着正义与自由的冲突、正义与效益的冲突。正义价值优先,应由医方承担自己不存在过错的证明责任。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port growth of China??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products in two major markets Japan and the US from 1995 to 2008 and its competition with six East Asian countries: Indonesia, Malaysia, Philippines, Thailand, Singapore and Korea.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China has emerged as the largest single supplier of ICT products to both markets. By 2008, China??s exports accounted for 44 and 38% of total Japanese and the US ICT imports respectively. On the other hand, market shares of the six East Asian countries either remained stagnant or decreased substantially. The analysis by destination markets and by product categories indicates that, there exist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market shares of China and that of the six East Asian countries, implying that the rapid expansion of China??s ICT exports crowded out exports of its East Asian competitors.  相似文献   

16.
宋宗宇  钱静 《河北法学》2004,22(12):64-67
群体诉讼在美国称为集团诉讼、日本称为选定当事人诉讼、德国称为团体诉讼,这些制度各有长处,都为快速妥当解决环境纠纷、控制环境污染、保护受害人环境权益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基础上,我国应当在放宽对代表人权限过多限制、确立民间环保团体组织诉讼地位、加强集团诉讼政策制定功能等方面完善我国环境诉讼中的代表人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7.
黄江东  施蕾 《财经法学》2020,(3):124-137
新《证券法》第95条第3款确立了我国证券民事纠纷领域由投资者保护机构主导的"默示加入、明示退出"集团诉讼制度。美国律师主导的退出制集团诉讼、我国台湾地区投资者保护机构主导的加入制团体诉讼,以及我国香港地区证券监管部门主导的证券民事赔偿制度,均取得了不错的实践效果。我国证券集团诉讼作为一项新事物,存在缺乏相应的程序性设计、投保机构的性质和职责不够明确、律师在集团诉讼中的角色定位不够清晰等不足。结合域外集团诉讼经验和我国具体实际,建议细化证券集团诉讼的案件选取、适格原告登记、原告退出权公告、法院审理判决、赔偿金支付等诉讼流程,明确投保机构公益性质及其诉讼代表人职责,并鼓励律师参与集团诉讼。  相似文献   

18.
Technology transfer from the U.S. and its allies to China is basically a combination of West-East and North-South characteristics. China's “unbalanced”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has resulted in some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military fields, like strategic nuclear forces, and a strikingly backward civilian sector. This uniqueness confounds U.S. decisions on export control of potential military technology to China, whereas western Europe and Japan can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economic opportunities beginning in the late 1970s. The U.S. relative disadvantage in economic terms as compared with its allies in dealing with China is hypothesized to be more serious than when dealing with the Soviet group. Meanwhile, the U.S. policy to ban some critical technologies to China may also be eroded by China's concerted efforts to get access to them and the informal channels rooted in the extensive Chinese network in the U.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ty.  相似文献   

19.
在日本,公司治理的效力很早以前就成为较大的问题,很多人认为日本的许多经营者监督机制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是存在很多漏洞,这是因为日本的法律和现实情况之间存在很大的距离,比如日本的法律规定股东大会选任监事和董事,董事会和监事对董事或者代表董事进行监督,而在现实情况中,社长把握着极大的权力,可以选任自己的部下作为监事和董事,甚至在退休之后都可以垂帘听政。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引进了美国式的公司治理制度,但是这种公司治理制度改革不能认为是很成功的,以日本的失败经验为基础分析中国大型国有公司的公司治理问题很有参考价值,这就是日本没有从三个"谁"的视点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0.
Seven years since signing and four years into its implementation, how well is China living up to the terms and spirit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against Transnational Organized Crime (UNTOC)? This paper reviews China’s compliance with UNTOC’s requirements concerning domestic criminal law and concludes that current P.R.C. law is substantially in conformity with UNTOC, though further legislative action is necessary to achieve full compliance. Looking beyond the law on the books, China continues to be a staunch supporter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s called for by UNTOC. Yet UNTOC has received scant attention in China compared with other multilateral instruments in the criminal justice realm. The timeline of reform begs the question whether UNTOC is responsible for goading China into taking any concrete legislative action. This paper posits that, in the absence of UNTOC, China’s domestic law would look exactly the same tod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