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3 毫秒
1.
试论《管子》的法律思想郭世东《管子》是一部托名管仲的论文集,它汇集了战国、秦汉诸家包括法家、道家、儒家、兵家等各家的言论,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法律、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其中有关法家论述法律的篇章,主要出于战国中后期齐国法家之笔。齐法家继承管仲的...  相似文献   

2.
稷下道家或称黄老道家,是指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中从事学术活动而主黄老思想的那部分学者所组成的学术派别。这一学术派别形成于战国,盛行于秦汉间,在道家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吸收、融会了各家学派的思想学说,而其所吸收、隐含的法律...  相似文献   

3.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汉代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9——前122年)与其宾客集体撰著的一部学术著作,《汉书·艺文志》列入杂家.本书宗承的是道家思想,而附益以阴阳家之言,并对儒、墨、名、法各家的学说进行了批判性的总结,目的在于"弃其畛挈,斟其淑静,以统天下,理万物,应变化,通殊类"(《淮南子·要略》),为西汉王朝的政治服务.全书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学、伦理、政治、经济、历史、故典、天文、地理等各个方面,其中也有不少关于法律思想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韩慧 《政法论丛》2005,(3):41-44
在秦朝统一全国的前夕,吕不韦在吸收先秦各家政治思想的基础上,编写了《吕氏春秋》一书,提出了清静无为、施仁行义、严明赏罚、重用贤人的治国思想。这些思想主张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呼声,是较符合时代潮流的施政纲领,同时也对秦自商鞅变法以来的法治传统多所补充和修正。虽然它未得到最高统治者的重视,但是从政治思想的发展史上来说,《吕氏春秋》占居的重要地位,是秦汉时期政治法律思想融合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5.
《现代法学》2015,(5):12-22
战国中期的尸佼以"去私"为核心理念,循政治实用原则,折衷各家,"取合诸侯"而开创杂家学派。尸佼之学,提挈道家天地道论以立纲维,归旨于"事少功多"的理想治世;兼采儒、墨道德仁义之说,致力于道德伦理与功利效益的取舍整合;汇合名、法名实之论,呈现出治人层面之"用贤"与治法层面之"案法"的统合性阐释。尸佼之实用观念与折衷主义,乃商鞅变法前后各家学说沿道法转关、儒法融合的思想史谱系演变之先声,其治道法术合拢之旨趣,堪称先秦诸子思想融汇之范本,亦为汉代百家话语归一之先兆。  相似文献   

6.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两种《老子》帛书,以及附有的几种古佚书,是一个重要发现,不仅证实了西汉前期黄老之学的盛行,而且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道家思想和儒法斗争的关系,启发我们透过当时政治思想斗争的复杂现象,去总结带有规律性的历史经验。本文想就道家与西汉儒法斗争的关系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以就正于读者。一、从《老子》谈起《老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一部代表性著作。这本书,文字简短,内容丰富,论及政治、济经、军事、文化、伦理各个方面的问题,但归根到底是谈政治,研究“人主”  相似文献   

7.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说明韩非的形名学是与他的法术思想结合在一起的,也是为他的法术思想服务的。“刑”与“形”古通用,“刑名”即“形名”。《尹文子·大道上》说:“名者,名形者也;形者,应名者也……  相似文献   

8.
《现代法学》2017,(2):19-28
于传统法律思想史视阈之研究,道家哲学常被阐释为一种法律虚无主义。然而,其发轫之时于先秦法思想之意义主要在于对传统德礼的解构,及对法家法术的启示。道家抱持超越人文、批判现实的姿态,阐发一套揭露人欲、质疑圣智、否弃仁礼的学说,构成儒家祖述圣王、从周复礼抱负的反动,是法家颠覆传统、变法改革立场的助力。进而,道家的本体道论为法家的"势"论铺垫了哲学基础;道家的无为之治隐含"道生法"的思想路径,为法家的"法"论蓄积了话语资源;道家的辩证柔术为法家的"术"论确立了基本思维。将先秦道家哲学置于"儒法之间"进行审思与诠释,方能洞明道家哲学在先秦法思想史中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9.
孙季萍 《法学杂志》2012,33(11):47-53
吏治,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重要课题,儒、法、道各家理论对这一问题都有论述。以儒家"伦理学"思路为本,以法家"制度化"措施为用,以道家"无为"的形上哲学为指导,儒、法、道各家理论调和兼融,构建立体的权力监督防范网络,是中国古代吏治的有效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崔永东 《法学研究》2000,(2):154-160
1993年出土于湖北荆门郭店楚墓的竹简 ,经过专家的整理 ,其释文和图版结集为《郭店楚墓竹简》 ,由文物出版社在 1998年出版 ,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笔者冒昧为文 ,对其在先秦法律思想史尤其是道家和儒家的法律思想研究方面的价值略加梳理与分析。根据竹简整理小组的意见 ,郭店楚墓的年代约在战国中期偏晚 ,而竹简的年代下限应略早于墓葬年代。关于竹简著作的学派性质 ,学者们得出了比较一致的看法。他们指出 :竹简中除《老子》、《太一生水》属道家著作外 ,其余如《缁衣》、《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五行》、《唐虞之道》…  相似文献   

11.
黄老道家作为一种突出治理主题的政治思想,源出于老子,融合了诸子,它既是战国后期诸子思想渗透融合的产物,也体现了古老的治理传统,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治世学说。在黄老道家的治理思想中,"无为而治"具有特别重要的纲领性作用,集中体现了黄老道家思想中的道家成分。在内容上,"无为而治"的思想内容既集中指向治理者的"政",突出了简政放权的原则;也指向了统治者的自我节制,突出了清心寡欲的要求;同时还指向统治者的权术手腕,突出了不被臣下所趁的防奸意识。"无为而治"的思想作为一种治理的智慧在今天仍然有重要的地位与应用价值。它提醒现代复杂社会的治理者要警惕自己的所谓理性,治理者应自觉地简政无为,淡化宏大的改造社会心理,正确处理国富和民富的关系,实现现代复杂社会的稳健有序,保持社会的充盈活力,实现共同体的持久繁荣。  相似文献   

12.
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传统文化的两个学派,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在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儒家和道家思想中所包含的人生哲学做出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在我们当代思想和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霸言》篇可能是完成于齐襄王时期,而不是“写于田齐强盛之时”;是具有儒家倾向的谋略学说,而不是“齐法家的政治、军事作品”。《五辅》篇可以从一般地定为“作于战国”,进一步确定为作于公元前318年至公元前283年之间;它不是“齐法家之作”,而是吸收了法家思想的儒家理论。《君臣上》篇不是“齐法家著作”,其主导思想是儒学。《形势解》篇并不是“无疑属于齐法家学派”,而是吸收了法家、道家思想的儒学作品。  相似文献   

14.
《庄子》蕴含着丰富的道家思想,书中"三言"文体就是庄子阐发其道家思想的体现。庄子不仅通过"三言"创作实现对"无玄"思想的精妙诠释,而且在接受美学层面,庄子同样发挥了"无"与"玄"在读者"三言"认知中的作用,进而从"创作到接受"中形成一个周和圆满的"无玄"思想释义体系。这种体系所呈现出来的思维特点,使得庄子"三言"创作带有强烈的道家哲学思辨色彩,并最终使庄子完成了在文学表现和言说维度中与老子无玄思想的对接。  相似文献   

15.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左右.在秦相吕不韦的主持下.由其门客集体编纂而成。《吕氏春秋》继承了道家的思想.强调君主处静之态。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道.否则.心受到干扰.就得不到真正的道。《博志》上说:"'天子不处全,不处极.不处盈。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得道者必静.静者无知,知乃无知.可以言君道"。(《君守》)总之,它认为,道是治国安天下至关重要的东西。得到了它.则一切都好办了。(以上参考《中国法律思想史纲》上)。然而,吕氏春秋中的道已不同于先秦道家的道了。它…  相似文献   

16.
毛磊 《政府法制》2012,(3):63-63
《论语》中有“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日‘再,斯可亦”’。这就是成语“三思而后行”的典故出处。在日常的生活中,经过后世的运用、阐述,三思而后行的具体意思变成了做事情之前要经过仔细、全面的考虑后,再去采取具体的行动。其意思成了鼓励人们去多思考.以至于进行整体、全面的考虑。而在《论语》的该出处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是反对三思而后行的。真正“三思而后行”的人是季文子。针对季文子三思而后行的这种做法,孔子的原话是“再,斯可矣”。  相似文献   

17.
袁翔珠 《北方法学》2009,3(4):135-146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思想支柱之一。它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是间接的、隐性的、无形的、理念化的。道家思想的产生与社会历史环境、创立者的人身经历、地缘文化等因素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道家思想所倡导的法之原则与精神,不仅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格局,如法律理念、法律特征、法律原则、法审美观、法律诉求等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当世的立法理念、法律移植、生态法建设、法学研究等仍然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主要代表人,在法律思想方面他继承了老子的清静无为的思想,并且进一步发展为法律虚无主义。庄子的法律思想是批判型的,他对封建统治者的仁、义、礼、法、刑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批判,并主张人要回归自然,才能维持社会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19.
2011年2月14日晚,网友“鬼文子”在华声论坛“辣眼时评”栏目发帖称,他接到一网友爆料,说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存在“提拔门”。 根据网友提供的信息,“鬼文子”打开了该学校的主页,在2010年7月9日公布的《干部公示》里看到:“王圣淇,女,汉族,1986年7月出生,2008年8月参加工作,200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拟任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20.
秦观是宋代一位才情焕发而思想复杂的词人。秦观早年“志于幽玄”(《谴疟鬼文》),对于道家黄老思想习染颇深。作于早年的几篇赋就充斥着玄理。如《浮山堰赋》说“天下之水,厥类实繁”,“咸受命于无精”,而筑堰阻水,是“背自然以司凿”,实如“螳螂怒臂以挡车”。但秦观早年所接受的影响不只是道家,而是多方面的。他在《与乔希圣论黄连书》中说:“某倾年血气未定,颇好方术之说,读医经数年”,他家又“世崇佛氏”(《五百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