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唐剑锋 《实践》2013,(9):55
党中央提出,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这“三观”,是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党的形象和战斗力的反映。
  领导干部是否有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直接表现在思想上、作风上、世界观上,因此人民群众可以直接看到、听到、感受到。在这“三观”上,谁都无法作假掩饰自己:你是什么人,就会有什么表现;你有什么思想,就会做出什么选择。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就像一块试金石,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是不是金子、成色是多少,都会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考核谁,谁肩头的责任就会转化成压力;考什么,考核重点就是推动振兴发展要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形势下教育青年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党的青年干部,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地位和职务问题,不仅关系到自身的成长和进步,而且关系到党的事业。为此,青年干部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个人能力素质与机遇的关系 作为青年干部最终走上什么岗位,担任什么职务,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一是自己的能力、素质,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的亲情观为共产党人树立了光辉典范,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真正的亲情,什么是真正的关爱;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关键是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必须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  相似文献   

5.
刘国良 《学习导报》2014,(24):25-26
改革是重大实践活动,需要正确理论指导。以什么样的视角、观点、理论来观察、认识、指导改革,是关系改革成败的大问题。当前我国正在开启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在纷繁复杂的改革万象中,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改革观,切实从逻辑起点、改革路径、评价标准等多个层面,解决好改革为了谁、重点改什么、改革怎么动等重大问题,确保新一轮改革取得历史功效。  相似文献   

6.
于海波  王志坚 《新长征》2009,(11):62-63
科学观是人们对自然科学的总体认识和基本信念,它可以回答科学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发展、有什么价值等四个问题。科学观是影响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因素,正确的科学观教育不仅是学生准确理解科学文化知识的基本前提,也是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自然观、发展观和人生观等思想品质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要论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基础上的人学本体论、方法论、价值论的高度统一。要想科学地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就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科学地回答"如何认识人"的问题。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的哲学基础对于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本体与认识的同一性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孙东升 《新长征》2014,(12):52-53
作为一名组织部长,应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和群众观,围绕"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明确"如何为政、如何干事、如何做人"。一、知道"我是谁",以正确的权力观为政第一,要守住忠诚,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组织部长作为组工干部的带头人,更要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自觉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自觉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提升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以坚强的党性固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9.
政绩观是对政绩的总的看法,包括对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如何创造政绩和怎样衡量政绩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政绩观直接反映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是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不仅与领导干部的成长息息相关,更关系到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民族发展和振兴的主力军,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问题,关系到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党的十五大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描绘了宏伟的蓝图,制定了行动的纲领,因此,要掌握青年,赢得未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就必须把用邓小平理论武装青年学生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大学人文教育通过给大学生构筑完善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将人文社科知识内化为人才的素质、教育学生怎样立身立世等途径影响其成长.人文精神是大学生作为人才的事业发展之魂:人文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为人文精神的培育提供了基础;人文精神直接关涉到人才的精神家园.人文教育关系到人才为谁服务,从而关系到人才强国战略.  相似文献   

12.
大学人文教育通过给大学生构筑完善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将人文社科知识内化为人才的素质、教育学生怎样立身立世等途径影响其成长.人文精神是大学生作为人才的事业发展之魂:人文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为人文精神的培育提供了基础;人文精神直接关涉到人才的精神家园.人文教育关系到人才为谁服务,从而关系到人才强国战略.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理论闪烁着开拓创新的睿智之光。邓小平理论具有非凡的创新精神、系统的创新之路和深厚的创新源泉。创什么新 ,如何创新 ,靠谁创新三个方面构成了邓小平新时期的创新观。  相似文献   

14.
略论中国共产党人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马克思主义观,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看法或观点。它具有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两方面内容。一是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看法或观点,二是关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看法或观点。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问题,就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集中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观基本问题的回答上。马克思主义观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指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的正确观点和科学回答。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极…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充分利用所面临的难得机遇、正确应对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从而完成所担负的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也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课题。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深入探索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规律,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改革和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一、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把握…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关系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发展产业不仅是职工增收的现实基础,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连队稳定的长效措施。当前,兵团第七师(以下简称第七师)全产业链发展缓慢、产业集聚效应较低、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机制不完善、人才匮乏和营商环境有待优化等瓶颈,需要进一步加快全产业链建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等方面着力,推进第七师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王启泉  郭学敏 《党课》2013,(9):38-44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兴旺发达、国家的长治久安。纪检监察机关是党内职能监督机关,作为新时期的纪检监察干部,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职责、担负使命,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先进观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王晓蓓 《世纪桥》2012,(15):69-70
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正确选择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科学规划经济发展战略步骤,是经济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速度、水平和质量。本文就如何利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这一历史良机,尝试讨论选择一条适合黑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和改革,选择什么道路,坚持什么道路,从来都是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得失的决定性问题。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通过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找到了一条振兴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20.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高校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和主战场的高校,其意识形态工作不仅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