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性学习课程价值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在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它有利于学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提高、发挥学生的独立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与个性的健全发展.有利于学生综合地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整合.有利于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统一.有利于学校与社会的沟通与联系,完善学校教育职能.有利于教师观念的转变,知识更新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要求: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能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倡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一条基本原则。而创新教育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敢想、敢为的创新勇气,不怕挫折的创新意志,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深刻的感知能力、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以及创造性的动手实践能力。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作为一线教师,笔者在新课改的具体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陈大华  张钰 《世纪桥》2008,(4):29-29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才能培养真正创新型人才。要从基础教育抓起,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实现发展目标的第一资源。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末,我国就明确提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迎接21世纪的挑战,在此教育理念下,素质教育就要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通过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现代意识是当今教育的首要目标,也是社会发展总目标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林云 《世纪桥》2007,(5):152-153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分析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含义,并根据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从四个途径说明了对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通过具体事例探讨了培养方式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创新教育是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导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实施途径,是新形势下对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是素质教育更新、更完美的体现.体育教学必须具有全面性,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培养、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造思维,释放并发展学生个性,通过个性的培养来带动创新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推动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力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对于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增强我国高校的国际竞争能力、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学科竞赛在促进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引导高校在教学改革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协作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动手能力和工程训练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实际问题进行设计制作的能力等诸多方面有着日益重要的推动作用。以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科竞赛情况为例,针对依托的实践基地建设展开研究,构建学科竞赛驱动的大学生“学创赛”融合的创新实践培养新体系,建立“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学科竞赛”链条式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学科竞赛竞争力,为地方高校机械类的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给出了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白宇 《新长征》2009,(2):58-59
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它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21世纪这样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实施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使学生具有创新素质是创业教育的目的,而创业教育本身又是培养创新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速,高等院校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竞争需求,成为了高等教育工作者所探索、研究的问题。在具体的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通过对其教育平台的搭建与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开展创新创业类竞赛活动,营造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以及创业能力的培养等问题的研究,来探索建立一套科学、有效、便于操作的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体系,以鼓励学生拓宽基础、强化实践,进而提升学生理论付诸于实践的能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高校要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关键在于教师要有创新素质。创新教育对教师创新素质提出了如下要求:创新观念,提高能力;大胆进行创新实践。教师创新素质的培养途径主要有:建立有利于教师发展的制度、平台和机制;充分发挥创新实践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是当今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信息时代呼唤着信息素养教育,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就要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拓展学习者的信息知识,使其遵守信息伦理;同时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创造激情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3.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不仅应发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也应适应创新教育的时代要求,创新教学,为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创新能力而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其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是属于技能密集型专业,其专业技能与装饰行业核心岗位的技能融合度很高。如何通过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必须从专业整体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15.
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是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钟京兰 《党史文苑》2008,(12):73-73,75
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是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此也进行了强调,这就是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8.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不仅应发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也应适应创新教育的时代要求,创新教学,为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创新能力而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特征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介绍了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内涵及特点,分析了探究性学习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提出了运用探究性学习,优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国家教育部副部长王湛也指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全面推进新课程的今天,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开辟一片创新的天地,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形成人的创新能力,满足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