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向平 《桂海论丛》2006,22(6):53-55
公务员在行政组织中很容易出现“代理转换”的危险,从而导致公务员个体自主性缺失,当面临不道德的组织和组织的上级不负责任的行为时缺乏应有的道德责任感,丧失正确的判断力,甚至于以忠诚或服从为借口,从事非道德的行政行为。随着我国新公务员法的正式实施,彰显公务员个体伦理自主性,培养公务员个体伦理自主性显得尤为紧迫,伦理自主性将成为公务员承担道德责任、有效抵制行政腐败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
石磊  马宗玲 《青年论坛》2009,(5):126-127
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可以在包括课堂教学在内的各种环境下培养。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有利于学生逐步实现从学习依赖到学习自主这一过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可以通过教学材料的设计与选择、课堂任务与活动的开展、教师角色的改变等来培养。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中 ,随着教育对象自主意识的增强 ,思想接受自主性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思想接受自主性的发挥 ,对思想政治教育既有有利的一面 ,也有不利的一面。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规律的要求出发 ,坚持思想接受自主性与教育引导的辩证统一 ,既发挥教育对象思想接受的自觉能动性 ,又不放弃教育者的引导工作 ,以共同促进教育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试论当代中国国家的自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归国家"学派的国家自主性理论把国家看成是一套具有自主性的结构,认为国家自主性具有多层次性和多面性;国家自主性与国家能力密切相关;多种因素对国家自主性产生着重要影响。国家自主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观察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独特视角,但其存在的不足也是我们考虑中国国家自主性时必须注意并尽量避免的。对于转型期中的当代中国来说,影响其国家自主性的因素有:权力的来源、政治制度、社会中的利益群体以及个人、国家能力、全球化等。  相似文献   

5.
在工业社会的整个治理体系中,行政人员通常处于一种被动的受控制状态。但在后工业社会的治理体系中,服务型社会治理特征突显,这不仅否定了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祛除行政人员自主性人格的做法,而且要求行政人员拥有自主性人格,并在社会制度设计中充分体现行政人员的人格特征。行政人员不能仅仅满足于把独立思考和自主行动作为一种义务来承当,而需要其在行政活动中,对自己的独立判断和自主行动有着充分的自觉,将之与命令执行、依法行政有机地统一起来,不畏强权,敢作敢当,超越盲从与依附,担负公共行政的职业使命,回应公众的服务期望。  相似文献   

6.
数字智能技术正在推动人们工作方式的变革,青年群体尤其是作为网络原住民的“Z世代”正身处这场影响颇深的变革之中。随着新产业的兴起与新劳动的产生,青年群体在生产中获得了以创意设计自主性、规划安排自主性、技术运用自主性等为特征的工作自主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生产效率的提升。深受优绩主义影响的“Z世代”青年文化、数字智能技术的广泛掌握与熟练运用、企业劳动管理模式的革新与迭代这三个因素成为青年群体获取工作自主性的重要条件与动力。然而,数字智能时代的工作自主性并不意味着管理的缺失,而意味着管理方式的转变。我们需要为青年劳动群体的自主性成长提供支持,警惕其陷入自主性异化的困境。可以从法律层面入手,本着推动劳动者成长目的来发展完善劳动法律法规;从社会层面入手,着力消除各类显性和隐性的歧视;以及从企业组织层面入手,理顺组织内部的工作协调,减少权力霸凌,打造包容、善意的职场文化。总之,帮助与支持青年群体的自主成长不仅是青年自身的要求,更是全社会共同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一个创新场域越是具有自主性,它的基本要素的特质及各要素间的联系方式就越适宜主体的创新活动,这个创新场域的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就越大。基于这种认识,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之一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自主性创新建设,必须贯彻“只有自主创新,才能谋求发展”的自主性理念并依此改变目前的种种欠缺;必须以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气魄、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谋划未来发展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学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学习是发现学习的三种不同方式 ,三者在自主发现和创新的程度上有所区别 ,有着各自的特征。同时 ,三者也表现出层次递进 ,相互关联的密切联系。以“自主为前提、研究为手段、创新为目的”进行学习 ,实现发现学习三种方式的转换和升华 ,是使学习者真正“学会学习” ,造就创新人才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9.
国家自主性是现代国家的一个基本特征,对国家善治也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理解国家自主性首先要把国家理解为一个具有自主行动特性的主体,而不是一个被动接受意志的客体;其次国家自主性不仅是主体的特征,而且受到社会客体力量的制约;再次,国家自主性能否体现出来,还与国家自身的能力有关,弱能力的国家将会受到社会的俘获而无法显示自主性。国家的主体地位、社会力量的制约与国家自身的能力大小,就是我们理解现实中的国家自主性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民群体的价值观念日趋复杂多元,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因此,深入分析当前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在自主性视角下建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提升机制,有效引导农民群体发挥自主性、树立健康向上的价值观,是创新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农民主力军作用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创新是我们时代的精神,以自主性是人的创新素质的灵魂为基点,提出了崭新的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为根本目标,并以自主性为灵魂,以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及其他素质为质料,来建构适应自己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和全面发展的人。同时,还根据我国目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如何进行素质教育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在网络思想教育中 ,无论是处于主体地位的教育者 ,以及处于客体地位的受众 ,都会发生认识自主现象。作为受众 ,主要发生在认识启蒙与认识补缺两个领域 ;在认识同构与认识超越两个领域 ,教育者与受众都存在认识自主性的问题 ,但以受众为主。文章简析了认识自主的成因及其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国族是民族与国家的结合。国族需要具有自主性,需要成为追求各个族群公共利益的独立的行动主体,遵循超越于族群特殊性的公共文化道德理想。国族的自主性是实现有效国家治理的必要条件。国族具有自主性才能成为各民族的共同体,赢得各民族的认同,才能为公民的自主性提供共同善的根基。“中华”是一种超越性的公共精神和自主性的生活态度。中华民族自主性的建构是在使公共利益成为国族行动的依据,是在塑造各民族共同的价值理想。中华民族现代自主性的建构需要确立个体反思的主体性,肯定“中华”观念的合理性,确立各民族成员政治身份的同一性与政治参与的个体性,实现中国公共生活的民主化与民众权益的公平和平等。  相似文献   

14.
刘伟  何頔 《学习与实践》2023,(9):20-29+2
国家自主性是影响现代国家治理效能的关键变量。当前中国的国家治理实践中,由于一些领域国家自主性的失衡,导致国家治理体系中出现了治理主体发育不成熟、治理维度间衔接机制不健全、权力运行监督机制不完善等内在问题,还伴随着国家治理能力在规制权力和保障权利、资源再分配、统筹协调及话语传播等方面的不足。展望未来,中国的国家自主性需要在以党建引领培育国家治理主体、以机构改革优化国家治理结构和以数字治理革新国家治理理念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重塑性发展,理顺国家、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科层制下组织成员的参与自主性:困境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层制森严的命令—服从特征与组织成员承担公共责任及参与自主性之间的冲突会导致组织成员陷入困境。保持个人伦理自主性,内化参与自主性的动力;授权留责,从制度上为参与自主性创造条件;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普及电子政务,从技术上支持参与自主性;组织救济保障组织成员的参与自主性等措施是有效解决科层制下组织成员参与自主性的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提升当代青少年道德能力,在道德教育方式上急需实现由教育者强制性道德教育向青少年自主性道德学习的转型。现代社会,虚拟网络情境正在成为青少年道德学习的“第二空间”,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道德信息,培养青少年对道德信息内容的真伪判断能力、锻炼青少年对道德信息评价的辩证思维方法、引导青少年树立文明健康的网络娱乐生活方式,已成为促进青少年道德学习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决不是自然存在的、直观感性的、自在自发的过程,而是一个具有自觉目的性、自主创造性、“批判革命性”的主体性过程。自主性意味着两个结合是主体自主、自觉、自愿的创造性过程,而不是外在强制性被动行为;贯通性意味着不同结合对象之间存在着契合点,形成了结合的可能性基础和贯通性特征;差异性结合意味着“两个结合”是在把握特殊性基础上的“有差别的统一”,而不是“拉郎配”式的硬性结合;互动性结合意味着不同要素在结合中不断改造对方也不断改造自己,形成整体性推进和提升。  相似文献   

18.
自主性长跑活动组织过程中,师生建立多元反馈体系,创新性的把隐性课程目标融入到活动中,在培养学生科学锻炼的同时,建立师生轻松和谐的交流平台,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能体会到“我跑步,我快乐”的长跑乐趣。  相似文献   

19.
在盛行于青年群体的“内卷”与“躺平”的群体性反应之外,还有一部分青年选择逆社会时钟而行。逆社会时钟是与既有社会时钟所规定的生命历程背道而驰的观念与实践。文章聚焦于青年阶段,依据对过去的重返、对现在的中止与延时进入未来三个维度,对逆社会时钟行为进行类型学划分。同时,从时间自主性的视角分析这一现象何以可能。结合经验事实,本研究发现,逆社会时钟者通过自我锚定机制和调适机制来维持自我的时间节奏,在未来“可能的自我”驱使下建构出使自我时间节奏得以延展的自我时区。虽然“为自己而活”的自我叙事是青年群体逆社会时钟的主要驱动力,但作为本真的时间自主性才是逆社会时钟者的基本内核。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网络色情犯罪缺陷人格表现为青少年不正确的需求结构、缺乏正确的社会规范意识以及缺乏自我调控能力.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时青少年网络色情缺陷人格生成都起到了一定作用,造成了青少年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两方面的缺失,从而造成社会化的障碍,没有将社会抵制网络色情主流价值观内化为指导自己行为选择的个体意识,对网络色情不能采取否定的态度.为此,我们应根据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中培养青少年健康的网络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