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昱  边永民 《求索》2013,(4):1-4
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链中的各项激励政策与补贴形式,除了常规性的财政资助以外,价格支持和收入支持都应该纳入补贴的范畴。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补贴形式除了政府资助,价格支持性补贴措施主体现在光伏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固定上网电价制度,收入支持性补贴措施主是光伏发电电价附加制度。由于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链激励政策缺少消费终端的补贴措施,使得中游太阳能电池产能无法在下游消纳而滞留在中游环节转而出口,并可能构成可诉性补贴。产业关联效应也使得太阳能光伏产业上中下游不同阶段的激励政策可能产生产业链补贴的"夹击效应",形成我国整个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中唯有中游太阳能电池制造产业突出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日前,提案委分别到市科委、市新能源产业协会及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就如何抓住国家政策机遇,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我市优势,发展好光伏发电产业进行调研。一、我市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具有七大优势1.具有专业的国家重点研究机构。2.开发设计具有多项国际先进水平。3.产业发展涵盖了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链的各个领域。4.在世界光伏产业前十名的企业  相似文献   

3.
中国光伏发电产业链正在形成,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由于中国光伏发电市场需求小,政府支持力度小,缺乏明确的激励政策,使得光伏发电产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薄弱,标准规范尚不健全,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尚未形成,生产成本高。因此,政府应该明确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集中力量进行科技攻关,加大国家政策法规驱动和资金扶持的力度,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光伏发电电价上网政策,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等。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政报》2014,(17):4-5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光伏产业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区发展光伏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我国光伏产业已呈现向我区转移集聚的趋势。目前,我区多晶硅生产能力已达到2.2万吨,在建拟建规模10万吨,已初步构建起了以多晶硅材料为核心,硅片、太阳能电池片和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相配套的光伏产业链。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号)精神,进一步促进我区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5.
《群众》2021,(18)
正风力发电是新能源领域中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如今国际电力产业对风电能源的开发利用已经相对成熟,在产业发展和政策支持方面形成了一些成熟的经验和做法。江苏风能资源丰富,实际可开发量居全国第七位,风电产业起步较早,累计装机容量增速多年来持续位居全国首位,形成了包括整机组装、关键零部件配套等在内的相对完整的风机制造产业链。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7,(6)
<正>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在21世纪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将替代部分常规能源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但现实却是,我国光伏产业仍面临技术创新受限、关键工艺差距明显、市场发展不健全以及配套体系薄弱等问题,未来将如何破局?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在21世纪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将替代部分常规能源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将占到30%以上。"到2020年,风电项目电价可与当地燃煤发电同平台竞争,光伏项目电价可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太阳能光伏发电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近年来,我国对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增大,密集出台了《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关于光伏发电增值税政策的通知》、《光伏发电运营监管暂行办法》等一  相似文献   

8.
江西赛维LDK太阳能有限公司,是专注于太阳能多晶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及光伏发电工程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非公有制高新技术光伏企业,是目前光伏产业链最为完善、全球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系列产品供应商。2010年硅片产能超过3000兆瓦,销售额突破200亿元。  相似文献   

9.
《政策瞭望》2009,(8):52-52
近年来,江苏省新能源产业实现了超常规发展。2008年,全省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近900亿元。光伏产业规模居全国首位,太阳能电池产量达1580兆瓦,占世界总产量的23%以上,电池转换效率位居世界前列,光伏发电应用也已起步。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7,(8)
<正>光伏精准扶贫,因其具有发电收益的稳定性、新能源推广的现实性、节能减排措施的创新性等诸多优点而倍受中央与地方两级政府的重视。作为光伏产业大省,江苏省政府对于光伏精准扶贫尤为关切,颁布《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分解下达2016年度光伏电站新增建设规模和组织编制实施方案的通知》《江苏省光伏"领跑者"项目优选暂行办法》(2016),制定了针对扶贫  相似文献   

11.
《今日浙江》2021,(11):后插1-后插2
今年3月22日,浙江省光伏发电功率首次突破1000万千瓦,意味着该时刻全省14.3%的用电功率由太阳能提供. 近年来,浙江瞄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通过探索能源互联网形态下的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打造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区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清洁动能.截至2020年底,光伏已超越火电,成为浙江省第二大电源.到2025年底,全省风电光伏总装机将超3400万千瓦.  相似文献   

12.
<正>苏府[2015]64号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为贯彻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促进光伏企业科技进步,推动光伏发电应用,根据国家、省促进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关政策,结合苏州实际,现提出以下意见:一、发展目标到2016年末,全市光伏产业年产值突破500亿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力争超过300MW。  相似文献   

13.
《黄埔》2018,(3)
正树立行业标杆,引领风电发展太阳能发电近年来,龙源电力在青海格尔木、西藏羊八井、甘肃张掖、新疆吐鲁番等地区建成—批大型地面光伏电站。目前,龙源电力光伏发电装机190兆瓦,其中龙源西藏羊八并二期光伏项目装机容置20兆瓦,平均海拔4300米。  相似文献   

14.
萧禺 《群众》2010,(5):38-38
<正>光伏产业是一种环保型能源产业。其原理是利用光伏效应,使太阳光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这样直接把光能转换为电能。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称之为光伏  相似文献   

15.
《当代广西》2008,(19):F0004-F0004
广西农垦大力发展工商产业板块经济,以新型工业化为发展方向,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培育大工业、资源型工业和改造传统工业为重点,积极延伸产业链,发展生态文明经济,提高农垦主导产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形成具有经济规模的产业集群,从而加快农垦管区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6.
<正>陕政发[2014]37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促进我省能源结构优化升级,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号)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现就示范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围绕建设"美丽陕西"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  相似文献   

17.
《群众》2021,(14)
正产业链集群作为在一定地域内的全球化产业分工模式,是数字时代垂直整合型生产关系的重要体现,是外部冲击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必然产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进入新发展阶段,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集群,则是推进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新型电力系统则是其中的关键载体。近期发布的由国家能源局组织编制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指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要加强电力供应支撑体系、新能源开发利用体系、储能规模化布局应用体系、电力系统智慧化运行体系等四大体系建设。可见,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形态已逐步由“源网荷”三要素向“源网荷储”四要素转变。新型储能主要包括新型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氢(氨)储能、热(冷)储能等,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正日益广泛地嵌入电力系统源、网、荷各个环节,成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不可或缺的配套设施。  相似文献   

19.
<正>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阜宁县积极抢抓机遇,深入开展新特产业倍增年、推进年活动,新特产业呈现出质效快速提升、规模持续扩张的良好势头。风电装备产业、光电光伏产业异军突起,粘胶纤维、煤盐化工、环保滤料产业项目加速集聚。为推动新特产业进一步发展,近日,阜宁县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建言献策。委员们建议,一是实施科技人才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20.
刘进  唐学文  林江刚 《群众》2020,(17):68-70
全球风电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据测算,全球海上风资源技术可开发潜力高达1200亿千瓦,可发电42万亿千瓦时,是2040年全球电力需求的11倍。作为风电第一大省,江苏把能源发展主攻方向聚焦沿海丰富的风能资源,致力打造沿海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经过多年努力,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460万千瓦,规模全国领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