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雅  沈佳青 《检察风云》2022,(14):30-31
<正>当今社会是一个互联网空前发达的社会,未成年人是使用网络的一大群体。网络在给我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近年来,未成年人实施的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情况的分析研判,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未成年人网络犯罪,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标志着一个新的科技时代的来临。但因网吧管理不严格引发的未成年人犯罪、侵害未成年人等事件频频发生,人们开始对网络众说纷纭。本文分析了我国网瘾少年的状况,并思考了我国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我国应从法律、法规的完善,网吧的管理以及社会、学校、家庭对未成年人的关怀等方面着手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资讯     
《方圆》2023,(6):76-78
<正>山东枣庄市中: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增强未成年人法律意识,近日,应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税郭镇安城第一联合小学邀请,市中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检察官走进该校举办了以“向校园暴力说不”为主题的法治讲座,引导教育学生们依法应对校园欺凌,远离危险,保护自身安全。课堂上,检察官讲解了犯罪的概念、校园欺凌犯罪的真实案例及触犯的相关法律,  相似文献   

4.
校园欺凌不仅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造成危害,也对校园的安宁与和谐产生消极影响.通过问卷、访谈等调查发现,广西县域地区的学校、家庭、社区等存在防治校园欺凌法制宣传教育不到位的问题,这是造成该区域校园欺凌现象相对较多的主要原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即将实施,构建有效的政...  相似文献   

5.
赵辉 《中国律师》2023,(6):17-19
<正>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北京市律师协会教育与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一直致力于通过参与立法、开展研讨、实证研究、普法教育、跨部门合作等多种形式,指导和带动北京律师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化解社会矛盾、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网络欺凌是青少年之间通过网络电子设备发生的,本质上是一种危害极强的侵犯行为。我国青少年网民数量庞大,网络欺凌可能对这一群体造成严重且持久的伤害,因此网络欺凌现象必须受到重视。在概念上,网络欺凌与网络暴力存在一定的混淆,辨析这两个概念是深入研究网络欺凌的重要前提。大数据技术使得从通讯数据中获取欺凌行为的关键信息成为可能,进而为预防工作提供了基础性的源数据支撑。不过,从保护隐私与信息监控方面来看,大数据技术需要配套的法律法规进行监督与执行,于是语言政策对青少年网络语言安全的保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未成年网民数目的不断增加,未成年人网络监护已成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末端治理的重要措施。虽然现行法律并未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网络监护问题,但在法律上设立未成年人网络监护权是十分必要的。未成年人网络监护权是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重要内容。未成年人网络监护职责包括为被监护人提供健康的网络环境的义务、对未成年人网络活动实施监控的义务以及接受网络技能培训的义务。  相似文献   

8.
<正>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简称“青浦区院”)紧密围绕上级要求,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及《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上海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为抓手,以落实“一号检察建议”为牵引,立足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四合一”办案模式,创新能动履职,主动探索建设上海市首个未成年人检察保护中心,积极以检察履职融入辖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  相似文献   

9.
梅文娟 《现代法学》2014,36(5):128-135
我国刑事诉讼法未就未成年人刑事判决宣告方式做特别规定,这一法律漏洞致使未成年人刑事判决只能适用成年人模式即公开宣告,但公开宣判方式不符合未成年人隐私保护和少年司法矫正之宗旨,因此,急需通过法律修订以填补法律漏洞。修改时,需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判决宣告和判决文书网络公开之法律规定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考量。为了未成年人隐私保护、公众知情权和司法监督等诸价值之平衡,未成年人刑事判决应当有限公开,即未成年人刑事判决宣告原则上实行不公开主义,无罪判决可申请公开;未成年人刑事判决文书采用隐去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网络有限公开模式。  相似文献   

10.
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已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加大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着力解决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中国未成年人保护立法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未成年人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该法的修订进一步完善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律制度,为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法律保障,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保护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通过修改法律来解决。比如城市流动儿童增多,农村留守儿童大量存在,要求法律给以关照;数以百万计的孩子沉迷网络不能自拔,要求法律作出回应;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法律作出应对;与《未成年人保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互联网内容分级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攀 《法律科学》2014,(2):184-192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净化互联网内容,兼顾成年人的权利,弥补现行法律漏洞,需要建立互联网内容分级法律制度。国际上,德、美、韩三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保护立法的主要经验是间接监管、减轻企业负担、扩大社会参与、强化行业自治。我国互联网内容分级制度是指为避免未成年人接触互联网不适宜信息,由提供者对互联网内容分类、标签,学校、家庭等过滤,社会监督、评估,政府间接监管的法律规范总和,在立法时应坚持共同治理、最小限制、适当负担、奖惩并用四项原则;应明确分级范围、分级标准和过滤软件;确定七大类主体的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1)等重要论述。2022年,未成年人检察业务集中统一办理工作全面深入推进,检察机关融合履行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职责,加强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助推“六大保护”融通发力,在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中担负起了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3.
孙锴 《法制与社会》2011,(35):174-175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如FaceBook、人人网、微博等一批具有社交网络陛质的互联网产品逐步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其所提供的丰富的社交功能,娱乐功能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娱乐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越来越受到了未成年人的青睐。对于未成年人而言,社交网络性质互联网产品的发展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利用此类互联网产品,提升自身信息化水平,提高学习效率、开阔社交视野,另一方面,由于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未成熟,该类产品不恰当的使用,也会对未成年的成长产生的极大的影响,成为影响未成年人健康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通过对这类新生互联网产品的介绍,以及对该类互联网产品对未成年人将会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正确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该类产品,避免其不良影响,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未成年人已成为我国网络用户的主力军,他们在接触网络文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成为网络负面影响直接侵害的对象。本文从网络隐私权的界定入手,分析青少年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比中美对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的现状,从立法、技术措施、行业自律和社会教育等方面提出几点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外法学》1980,(2):58-63
<正> 前言未成年人的成长、教育和保护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项工作中,保护家庭里没有必要的条件保证未成年人德,智、体正常发展占有重要地位,国家将通过各种保护形式和机构来实现这一任务。  相似文献   

16.
《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建立了法律保护机制,和县人大常委会本届以来,以法律监督为手段,推动“两法一例”的贯彻实施,健全维权网络,强化“未保”主阵地,开展未成年人保护综合治理工作,为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17.
<正>暴力行为并非美国社会的新鲜事物,人们常能看到美国频繁发生的暴力枪战报道,可以说,泛滥的枪支买卖使美国社会的“暴力文化”不断得到“加持”,甚至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空间。因此,早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美国的许多州都制定了防止暴力欺凌法,以解决各类暴力与欺凌问题。而随着互联网对人们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雪梅 《中国律师》2007,(10):86-87
2003年5月,全国律师协会成立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至今已有近4年的时间。作为一个纯公益性的专业委员会已经在全国形成了两级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与志愿者网络点面结合、纵横交错的模式。目前,全国已有北京等25个省级律协和10个地市级律协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全国律协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还设立了"中国律师未成年人保护志愿协作网络",截至2007年1月,志愿律师已超过6000人,涉及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律师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已经成为中国律师参与和谐社会构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相似文献   

19.
<正>努力为未成年人织起“法律保护网”,广东省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郑子殷表示,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广东律师一直以来大力开展的一项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畅通法律援助渠道,坚持开展常态化普法宣传,为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贡献专业力量,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正>未成年人是亿万家庭的寄托,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守护未成年人,就是守护祖国的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如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成立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等,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工作体系不断健全。2021年6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始实施,推动了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