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近来的文学研究和文化论争中,都越来越多地涉及到对于传统文化如何估计的问题。刘再复认为,中国正统的文学观念体系是“以儒家派为主干”的,它在内容上“偏于政治主题和伦理道德主题”,在美学上则追求一种“中和之美”。其批评性意向很明显。与此相对照,姚雪垠认为:儒家思想虽起过一定的作用,但不是文学史的决定因素,更没有消灭人的个性;儒家的文艺思想不能用“中庸”来概括,包括“中庸”在内的儒家思想至今仍有它的积极意义。他一再指出,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一种精神财富,它对于建设我们的新文化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刘晓波的看法是: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是一种一元文化,这种文化必然  相似文献   

2.
公孙龙是先秦“名家”的著名代表 ,他的《公孙龙子》以内容抽象深奥 ,文学隐晦讹脱著称 ,他的“指非指”、“白马非马”、“离坚白”、“二无一”、“变非不变”等哲学思想因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迥异而视为诡辩 ,作者认为 :公孙龙的哲学思想是思辨的产物 ,《公孙龙子》一书对中国抽象思维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中国传统思维的偏向”。  相似文献   

3.
台湾乡土文学对于闽南文化的感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一时期,台湾文学界有学者提出一种违背客观事实的看法,认为台湾文学经过乡土作家们反映台湾社会现实的努力,加上50年的异族统治,“终于与中国的文学传统分道扬镳”,为了论证这个看法,他还引用一位著名小说家返台接受访问时所说的“台湾虽然在政治还未独立,但是在文学上早就独立了”的话来加以补充说明。我们认为这位学者对台湾文学与祖国文学之间的关系至少是缺乏应有的了解,且不提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流”与“源”的关系,从台湾乡土文学与祖国大陆文化的关系看,二者之间也是密切相关。事实上,无论是在台湾乡土文学的发轫期、成长期、还是当代,台湾乡土文学从不脱离祖国大陆文化而独立  相似文献   

4.
《哲学研究》2003年第1期发表的侯才先生的《论悟性》一文,认为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本质上更具有‘悟性’的色彩,是‘悟性主义’的”,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都历经过“悟性”时期,但是,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思维方式中的“悟性”还是有其各自的特点的。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30年代关于小品文的论争中,郁达夫对林语堂及其小品文观的批评是最实事求是的。他指出了林语堂身上“叛徒”与“隐士”的矛盾及其原因,揭示了其小品文观与这种矛盾的关系,进而分别对“性灵”“幽默”“闲适”加以分析,肯定它们具有积极意义的部分,匡正它们的偏颇。郁达夫之所以能这样,主要因为他对五四新文学与30年代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认识比较清楚;且处于集团之外并具有非政治化思维的缘故。  相似文献   

6.
<正> 近代文学的最大特点是过渡性,是从古典文学过渡到现代文学的桥梁。按习惯,近代文学的时限与历史分期相同,即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但施蛰存认为:“近代文学是文学上的近代。近代文学是具有近代精神的文学。他提出近代文学时间的上下限与历史分期的时限应有差别,把近代文学的下限定于1916年,因为1916年以后的新文化运动属于现代文学,而把其上限定为1900年,因为不管是从翻译文学,还是从小说来看,1900年都是一个分水岭,诗词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7.
张堂錡 《探索与争鸣》2022,(1):70-73+178
“地方路径”说的提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空间的思维突破和形式超越。走出过往文学史书写以京、沪为中心的“双城记”,发现更为多元、广阔的“地方”,打破以往线性叙事模式的单调与偏见,融入多元空间的要素与视域,将有助于重新考察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问题。澳门文学新旧文学并行共存、不分轩轾的现象,已然成为其区别于其他华文世界的城市文学的特色和传统。从“地方路径”的角度观察,澳门文学不仅能汇入文学史的大传统,且其本身就是文学史的传统,充满着自身的独特性与本土性。  相似文献   

8.
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构成了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演进模式。如果说文学研究中本质主义掩盖了文学的本体问题,文艺理论的本体论反思则建立在悖论逻辑的基础上,认为文学的本体即悖论,文学理论必须以悖论性差异为基础。文学本质构成了决定文学是其所是的根本依据,探求文学活动的内在规律、寻找文学的本质属性则成为了传统文学研究的根本任务,而文学活动不过是这一本质规律的模仿与体现,引发争论的仅仅是这一本质究竟是什么,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通过对理论的反思与批判以捍卫文学活动的自由。  相似文献   

9.
卢卡契、费歇尔和戈德曼同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著名文艺理论家。他们三人的共同点是:承认文学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并竭力寻找蕴含于作品中现实最本质的方面。他们的对立表现在:卢卡契盲目推崇传统文学形式,排斥新的形式;费歇尔和戈德曼着眼于文学形式和现实关系的变化,认为现实是不断发展的,形式也应相应地发展变化。卢卡契一贯坚持他的“整体性”原则,反对把现实描写得一片混乱和人物的解体;费歇尔和戈德曼却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完整性已被打破,继而代之的是社会破碎和人的物化加剧。现实的变化促使现实主义文学作出新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文人与造园     
传统园林,流传至今的多是明清时期的作品。很多人开始把视野投向更古老的唐宋。那时候的园林除了从零星的文字记载中去凭吊以外,其具体面貌难以了解。鉴于传统文人在传统文化中的支配地位,传统文人是传统园林营建的思维主体,其观念和价值取向决定了传统园林的走向。文人对园林的决定性作用从计成关于“主人”的说法可以看出,计成认为“主人”是“能主之人”①,其所谓“能主之人”包括他自身都是能诗善画的文人,同时更提出“七分主人”②和“九分主人”③的说法,都是要阐述主人与园林的关系,说明主人的作用。历史文献中关于园林的有限记载,其…  相似文献   

11.
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清教主义的价值体系在不同时期的演变,考察其对不同时期美国文学的影响以及形成于17世纪的清教徒文学传统在美国文学的延续与发展。笔者认为,清教主义与其它宗教相比,包含三个层面的价值体系,并对不同时期的美国文学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表现出不同时代特征,以清教主义作为参照系,可以说17世纪美国文学是“信仰时代的文学”,18世纪美国文学是“世俗时代的文学”,19世纪美国文学则可称为“宗教批判与宗教道德时代的文学”。  相似文献   

12.
李扬 《探索与争鸣》2022,(1):74-82+178
地方路径启发我们重新发现被宏大叙事遮蔽的地方经验,在空间维度下审视延安文学,无论诗人“写地方”的难题,还是在书写“民族形式”时折射出的延安文学建构的内在逻辑以及诗人的精神结构,都意味着个体受到书写地方的“规范”,而后又凭借自己的生存体验与“规范”形成互动,两者合力塑造了延安文学。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的流散状态与精神体验,也使得“延安”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一方面延安经验影响了许多作家的思维方式,以致他们离开延安后仍带有其烙印;另一方面延安作家与其他区域保持着精神联系,并高度影响了其他区域的文学。“延安路径”参与了抗战文学版图的建构,更在超越地理与物理层面的意义上影响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总体格局。  相似文献   

13.
重建绿洲     
<正> “文学沙漠化”这一提法,内涵是多重的。与此同时,我以为,“文学沙漠化”未必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沙漠之上,可以重建绿洲。我以为,我们更应该关注的问题,在于“重建”。当然,说到如何重建,我们还是要探究到一些深层的原因。现有的文学态势,小说已经走下圣殿,取而代之的,是散文、随笔、杂文、传记、纪实小说等多种样式多元发展、齐头并进的态势,此外,取代了传统戏剧的电影、电视剧的创作日益膨胀。文学的功  相似文献   

14.
1990年11月初,湖北省文学学会在湖北大学召开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学研究”学术讨论会。与会者结合自身n的研究心得,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学研究”作了广泛而卓有成效的探讨。陆耀东教授首先指出,研宄中国文学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他认为这不仅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而且是提高文学研究工作水平,取得具有科学性的学术研究成果的前提条件之一。他说,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因为我们确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它吸收了自有人类以来的历史文明成果中的精华,是经得住历史的风雨检验的。他认为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论中关于“气”的阐释,看起来五花八门,各自不同,但由于它是建立在一定的哲学体系之上的,是作家及文论家对文学进行哲学思考的一个重要范畴,我们也就可以从哲学的层面对其加以把握。本文据此作些初步探索。 一作为文学本体的气 文学的本体或本原是什么?这是每一位文论家都必须面临的问题。从文学反映论的角度来看,这实质上就是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思维的问题,它要研究文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关系。而从宇宙本体论上讲,我国儒学强调世界的本体是“气”(在朱熹那里是形而上的“理”,形而下的“气”)。张载认为: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其基本原则。这一原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非常一致。而对各方面因素的全面考虑又体现了中国传统思维中的辩证法思想。科学发展观还是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在全球化时代的必然演化物,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新发展和最新要求。  相似文献   

17.
关于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关系问题,传统的观点认为:“第一方面”最为重要,“第二方面”是从属的;必须首先回答“第一方面”,进而才能回答“第二方面”。我认为,这是对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真实关系的颠倒。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怎样的?这是哲学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要回答它,就必须去认识它,所以说,哲学就是认识论。既如此,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无疑应为哲学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完全可以说,肯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哲学的基本出发点。换句话说,哲学只有首先肯定地回答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才能取得其哲学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公安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学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奇葩 ,从公安文学的立意、叙事结构和语言风格中 ,我们都能看到传统文学对其的氤氲和影响。侠义精神是传统文学的重要内容 ,在今天的公安文学中一脉相承地得到了继承 ,所不同的是侠义精神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公安文学中那种高潮迭起 ,情节起伏 ,悬念横生的结构都能从传统文学中找到摹本。另外 ,传统文学中的“赋”、“比”、“兴”也为公安文学的作者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讴歌当代英雄增添了法门。  相似文献   

19.
许多自成体系的文学理论都以文学和现实的关系作为逻辑起点,这种现象在我国文艺理论界尤为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研究视角没有超越传统认识论。传统认识论总是把问题的探讨引向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的轨道上。文学与现实的命题实质上就是传统哲学中思维与存在的命题在文学理论中的转化。二十世纪文学的发展,特别是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实践,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不应该把文学看成是一种认识现象,更不应该把价值判断仅仅建立在作品内涵与外部现实的对应上;而应该把文学创造和文学接受看作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是人类自我实现的进程。正如卡西尔所说:“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化,可以被称之为人不断自我解放的历程。”  相似文献   

20.
文学理论:从教学形态到理论本体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刚 《思想战线》2002,28(4):76-79
探讨文学理论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本体问题 ,可以从文学理论的教学形态入手。在我国现行文学理论教学形态中 ,其学科概念、范畴所指存在着一些习惯性的理解与表达错误 ,导致文学理论与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相分离。文学理论的理论活力减弱 ,使其逐渐成为知识汇编。重建文学理论学科 ,改进其教学形态 ,其思想基点是深入探索文学理论赖以生存的哲学美学资源和文学构成本身。文学理论首先是一种“理论” ,思维与方法是其不可缺少的特质 ;然后是关于“文学的”理论 ,必须紧扣文学本身进行言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