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二十年前,我正在读中学,功课繁重,几乎没有时间看电视。有一天晚上,我偶然看到了正在播放的《淮阴侯韩信》,只看了几眼,就被其深深吸引。年少时,我读过林汉达先生著的《上下五千年》,对韩信的故事略知梗概,再看张丰毅主演的韩信,正是我所知晓的那个韩信!我被这部片子所折服,从那以后的一段日子里,我每天都抽空看这部连续剧。电视剧一开播,我就放下手头的作业开始看电视,为此,没少被父母数落。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逝世一个月以后,《中流》半月刊,《作家》月刊,《译文》月刊,全出版了。这三个刊物不独是鲁迅先生生前所支持的,而且在本期全刊有鲁迅先生逝世时的各种照片和纪念文章。我把这三份刊物带到了万国公墓鲁迅先生坟前当场焚化了。尽管我这种感情是浅薄的‘、幼稚的,甚而至于“迷信”的,……但由于自己被当时悲痛的心情所激荡,竟是“明知故犯”地这样做了。在今天看起来,我认为也并没有什么“原则”性的“错误”,是可以理解的g想不到当时竟被张春桥一伙中的什么人看见了,作为“材料”,接着就在他们所办的小报上刊载了一篇文…  相似文献   

3.
知道谢韬先生的大名并见到他,是在20多年前,当时我正开始采访一系列与1955年胡风集团冤案有关的人士。作为一位被打成"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成员,谢韬先生当然是我必不可少的采访对象。  相似文献   

4.
《小康》2020,(16)
正非常荣幸能有机会采访到著名的出版人、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先生。在沙滩后街韬奋基金会理事长的办公室里,我见到了聂震宁先生,他的办公室都是书柜和满满的书籍,连办公桌上都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果然,如媒体所表述那样,聂震宁是一位读书人。在对他的采访中,我得知聂震宁先生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可是他的母亲是一位读书人,在艰苦养下几个孩子  相似文献   

5.
1996年10月底,由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东泰财务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香港友好协进会主席李东海先生牵头筹集的“香港知名人士张家界兴教助学金”第一批捐款24万港元汇入张家界市。11月初,李东海先生被张家界海外联谊会聘为永久名誉会长。接过聘书,李东海先生庄重地说:“我对张家界更添了一份感情、一份责任了!”  相似文献   

6.
大贪官成克杰终于被送上了历史的审判台。传媒上有关成先生的经历和“业绩”的报道,有关成犯罪所引发的议论与思考。很是发了不少。笔在阅读之后,也多有感触,多有感慨。其中,最引起我兴趣的,是成克杰的“党籍”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行政管理》杂志今年第二期刊登了国家人事部余兴安先生撰写的一篇文章:梁启超真的讲过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吗?读罢该文,笔者首先被学术界这种久违的扑面而来的考证之风所感染,学者最难得的就是这种可贵的严谨治学精神,同时也被余兴安先生勇于质疑的胆略和智慧所折服。鉴于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这句话出自名家  相似文献   

8.
学在清华     
一清华之于我,除了她是全国最高的高等学府外,让我神往的,恐怕就是荷塘了。同学少年,每每读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便被先生的优美描绘所深深地吸引。没想到,在"知天命"的年龄,得  相似文献   

9.
梁思成先生是建筑大师,清华大学教授,文革中被打成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而历尽劫难,不幸于1972年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今年正值逝世30周年纪念。2001年先生百年华诞,清华大学在人民大会堂河北厅为先生隆重地举行庆典,并推出《梁思成全集》首发式。其公子梁从诫教授,昵称“小梁”,与我在大学里同窗四载,朝夕与共,过从甚密。因而直接、间接使我与先生有所接触。兹就记忆所及,谨录二三事,以飨读者,借寄哀思。  相似文献   

10.
王太太问:我家先生八年前在内地投资,往来于香港和内地之间尽量年,她会港的次数越来越少,在内地居住的时间越来越长,经我多次追问,她终于承认在内地购买了一所房子,保养了二奶,并生有一子。得知实情,犹如五雷轰顶,想不到忠厚老实的先生竟然骗我,但他说从来没有想到过要和我离婚。面对这种窘境,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1.
主席先生:首先,我热烈祝贺你当选为本届联大主席,相信你一定能够卓有成效地完成大会所赋予的崇高使命。我也衷心感谢你的前任加尔巴先生作出的积极贡献。秘书长哈维尔·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先生为加强联合国在当前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我愿在此向他致意。我还要借此机会,向新独立的纳米比亚派来的代表团表示热烈欢迎,对列  相似文献   

12.
茶心     
《台声》2020,(14)
正朝花夕拾,旧雨新知。当我们被一些封存的往事所感动时,心头总会滚过这些温热的文字。为了写《布衣壶宗顾景舟传》,我曾于2013年深秋赴台湾采访。沿着当年顾景舟先生访台的路线,遍访顾老故旧、至交。一路所见所感,常常萦怀不已。对时任台湾"海基会"秘书处处长徐建先生的采访,是令人难忘的。他个子不高,70多岁了,精神很好。秋深时节,台湾依然炎热。却见他一身笔挺的深咖啡色西装,且神情庄重。"20年前,我穿着这身西服接待了顾景舟先生。今天,我特意穿上它,来和写《顾景舟传》的作  相似文献   

13.
现在常常会听到、看到一些优秀人才频频辞职、跳槽,当然这在现在看来也不是什么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但确实也存在一些人才是被迫辞职,有的甚至被迫改行。 有一位在某大公司谋职的A先生,由于一个小小的误会,他与他的上司有隔阂了。A先生也意识到了,时时找机会婉转解释,想摆脱这种不利的局面,但这个上司就是爱理不理。有些好心的同事想从中帮助A先生,结果也未能如愿。A先生好伤心:“我好不容易干到今天的局面,没想到这种事会折磨我,我也不是为了要提升、加薪,这种关系使我压抑,再这样下去,我只好‘拜拜’了。”同事们安慰…  相似文献   

14.
解析“新人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昌逵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青少年研究室资深研究员)在看到上期的《我看“新人类”》一文后给本刊来电说:我对贵刊文章《我看“新人类”》有一些看法: 《我看“新人类”》一文中说“新人类”所处的文化氛围是独特的,认为“新人类”某种程度上是在精神上没有父亲的一代,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文化大革命”中几乎被摧毁殆尽,一切旧的东西都被打破了。与历史割裂也许使这代人无所顾忌和偏执地面对一切,因为他们没有传统,他们一无所有,因而他们绝对自由。 一切旧的传统真的被打破了吗?如果真是那样,中国不就进入现代化了吗…  相似文献   

15.
品读新近出版的《陈炳灿山水画集》,一股壮丽、清新、高雅,搏动着时代气息的画风,迎面扑来。我不禁被画家的艺术魅力所陶醉。我与陈炳灿兄曾共过事,彼此交往甚密。其为人为画正如他老师江浩先生在画集序言中所赞誉的"德好艺  相似文献   

16.
因了牧惠先生的信任,我拿到了韦君宜先生的绝笔——《思痛录》。这是一本人生自述式的回忆文字,她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着眼于她曾亲历过的诸场运动。没有经历过运动的人,实在难以体会什么叫运动,不知道那种人整人,要人交出尊严、交出人格、交良心,而且说交就交,如同梦餍般的运动有多么非人。读这本书叫我感到无比沉重,我被其中沉甸甸的思考所震撼,其深度使我惊讶地重新认识了韦君宜先生。经过努力,书终于出版了。带着墨香未散的新书,我匆匆赶往医院,见到了久卧病榻的韦君宜先  相似文献   

17.
我对蜚声中国文坛的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仰慕以久,今年1月8日下午,由朋友引见,我走进了文怀沙先生的工作室。  相似文献   

18.
在我的人生旅途中,遇及各色各样的人物,也结识了不少新旧朋友。在这些朋友当中,有对我始终如一的,有对我关怀备至的,有对我冷热无常的,有对我表里不一的,也有对我抱着实用主义的想法的,用之则求,不用则弃。可是我对所有的朋友,始终以宽容和坦诚相待,即使被友人所误解,所背叛,也不愿过分地责备他们,总以为他们事出有因、情非得已。 友情,这个多么神圣的字眼!古今多少文人墨客为它低吟浅唱、直抒胸臆。可现在也有多少人感叹朋友间的世故,真正友情的难得。难怪鲁迅先生引用诗句“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情视之”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在我看来,现代人过多地  相似文献   

19.
伤愈献方     
孔子的学生宰我出便齐国回来.拜见孔子时说:“梁丘据被毒蛇咬伤,一个月后,伤愈上朝。各位大夫都到他家作客,祝贺他伤愈,我也去了。许多大夫都又钻治蛇毒的药方。我对他们说:献方是为了治病,现在梁丘先生的病好了,而诸位先生又来献方,方有什么用呢?想要梁丘大夫再被蛇咬时用它吗?大家坐着沉默大言。我的这些话怎么样?”孔子说:“你说的不对。俗话说‘三折脆为良医’。梁丘先生被蛇咬伤,然后治愈。另。人被蛇咬,必然会问他是怎么治愈的,使用的是什么药方。诸位先生献方,都讲自己的方灵验,想卖出自己旬药方以治别人的病。梁…  相似文献   

20.
擂鼓三通     
八十年代初,香港徐四民先生曾在全国政协会议上说:大陆自己也要三通,特别是中央政府的号令,地方政府必须执行,不能不通,云云。我以为徐老所言极是!直至今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央政府之号令,每被某些地方政府打折、扭曲,乃人所周知,固不必论矣。即以通邮论,在堂堂首都,我住石景山区时,致书家住朝阳区的红学家冯其庸先生,他居然一个月后才收到此信;我搬到方庄小区,寄稿给近在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