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劳动保障部:你部和外交部报送国务院的《关于对第90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国际劳工公约议定书和建议书处理意见的请示》及所附《2002年议定书 1981年职业安全和卫生公约议定书》、《第193号建议书关于促进合作社建议书》和《第194号建议书关于职业病名单及职业事故和职业病的登记与报告建议书》收悉。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现函复如下:  相似文献   

2.
邓剑 《求索》2011,(3):169-170
法律的强制力体现于法律的产生与运行的各个步骤:通过制定法律,其效力得以产生;通过司法,其强制力得以执行。由此,国际劳工标准的强制力表现于:制定和效力的产生,以何种方式实现雇主、雇员和政府的三方对话,以及如何实现这些规则在司法中的强制适用。因此,本文讨论国际劳工标准的制定(公约和议定书)、国际劳工标准纳入成员实施计划以及控制三个主要问题,并阐明其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妮 《湖湘论坛》2006,19(1):75-77
国际劳工标准的统一化问题虽存在争议,但这是不可避免的国际化趋势。从国际劳工标准统一化进程中的新问题、原因以及趋势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来看,欧美等发达国家推行的劳工标准已对我国出口产品构成了单边贸易壁垒。因此,我国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如争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安排,加快批准国际劳工公约、完善我国的劳动立法等来应对贸易壁垒问题。  相似文献   

4.
汪洪 《求索》2008,(5):151-153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劳工标准的相关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全球化给国际劳工标准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国际劳工标准作为国际人权法的重要分支,具有国际法的一般特性和特殊性质,它的发展与推广丰富了国际人权法的内涵,为各国以国际劳工标准促进本国劳动立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国作为国际劳工组织的创始国,应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积极稳妥地推动中国劳动法制改革,以减少我国劳动立法与国际劳工标准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并逐步达到国内劳动立法与国际劳工标准的协调与接轨。  相似文献   

5.
外交部:国务院决定接受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第20届外交大会于2005年6月30日通过的《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章程修正案》。接受书由你部部长签署,具体手续由你部办理。经修订的《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章程》将同时适用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相似文献   

6.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批准国际劳工组织1951年第三十四届大会通过的《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公约》和1976年第六十一届大会通过的《三方协商促进实施国际劳工标准公约》。  相似文献   

7.
贸促会、外交部: 国务院决定:我国加入经一九七二年十一月三十日议定书修订及一九八二年六月二十四日修正案增补的《国际展览会公约》,具体手续由外交部办理。  相似文献   

8.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批准于1958年6月25日经第42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1958年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同时声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另行通知前, 《1958年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暂不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相似文献   

9.
外交部:国务院同意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03年8月27日决定批准的《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适用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具体手续由你部办理。  相似文献   

1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港口设施保安工作,根据经修订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以下简称SOLAS公约)、《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以下简称ISPS规则)和《国际海运危险品规则》,制定本规则。  相似文献   

11.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定:批准1981年6月22日第67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1981年《职业安全和卫生及工作环境公约》;同时声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另行通知前,1981年《职业安全和卫生及工作环境公约》不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相似文献   

12.
程多生 《人权》2007,(2):57-59
在迄今为止所通过的联合国人权条约中,有很大一部分直接关乎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其中最集中地体现在国际劳工组织的文书中。国际劳工组织是联合国系统唯一一个由政府、雇主和工人组成的负责劳工问题的三方性国际机构,自1919年成立起就一直致力于促进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入世与国际劳工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中国关注国际劳工标准的意义在入世的今天,中国已经同国际劳工标准(即国际劳工组织(ILO)通过的184项公约和192项建议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越来越关注国际劳工标准,并加快批准国际劳工公约的步伐。由此来看,我们对国际劳工标准的了解和认识的意义已经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候,而且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又非常复杂,既有经济的原因,又有政治的原因,既有国际的原因,又有国内的原因。例如,在1999年欧盟(EU)不承认中国彩电的成本,认为中国彩电的价格之所以低,是因为中国用低于成本的价格在向欧盟倾销彩电,所以最终对中国彩电课以44.6%的反倾…  相似文献   

14.
追回转移国外的犯罪资产。是国际法体系中的一个新的分支——国际司法合作制度新近发展起来的一个新领域。结合《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相关条款的规定,分析实体法、程序法、证据法、司法协助法规则,研究追回资产国际立法初步确立的一整套原则、制度、规则和规范。探讨追回资产国际立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国际劳工组织全体大会:经国际劳工局理事会的召集于1986年6月4日在日内瓦举行第七十二届会议,注意到有关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特别是1974年职业癌病公约和建议书,1977年工作环境(空气污染、噪声和震动)公约和建议书,1981年职业安全与卫生公约和  相似文献   

16.
《华盛顿公约》和《纽约公约》力图构建一个公平、公正、便于执行仲裁裁决的国际机制,使任何仲裁获胜方的当事人能在任何缔约国申请裁决的承认和执行。虽然两公约的生效的确大大促进了国际投资仲裁制度的发展,但在实践中暴露出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两公约在我国的承认和执行同样存在一系列待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7.
国际劳工组织全体大会:经国际劳工局理事会的召集于1986年6月4日在日内瓦举行第七十二届会议,注意到有关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特别是1974年职业癌病公约和建议书、1977年工作环境(空气污染、噪音和震动)公约和建议书、1981年职业安全与卫生公约和建议书、1985年职业卫生设施公约与建议书、附于1964年工伤事故赔偿公约并于1960  相似文献   

18.
《国际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约》争端解决条款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京 《求索》2010,(12):155-157
《国际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约》是第一个在全球范围内调整国际淡水资源利用关系的公约。强制性的争端解决程序是《公约》的独创和特色,但其有悖于《联合国宪章》和其他国际水法文件所确立的国际争端解决机制,不符合国际社会水道争端解决的惯例和实践,也不利于实现《公约》本身的目的和宗旨。我国作为众多国际水道的上游国,应当通过缔结双边或多边水道协定的形式明确水道争端的解决规则,规避《公约》强制性争端解决程序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定:批准于1981年6月22日第67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1981年《职业安全和卫生及工作环境公约》;同时声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另行通知前,1981年《职业安全和卫生及工作环境公约》不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相似文献   

20.
国际劳工组织大会: 经国际劳工局理事会的召集,于一九七六年六月二日在日内瓦举行第六十一届会议,并忆及现行的部分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的条文,尤其是1948年结社自由和保护组织权利公约、1949年组织权利和集体谈判公约以及1960年协商(产业和国家级)建议书,确定了雇主和工人建立自主和独立组织的权利并要求采取措施促进国家一级的政府机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