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政府经济管理工作的主线。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因在于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传统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就是要从供给侧入手,围绕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推进改革,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以需求为导向增加有效供给,路径是以市场为导向增加资源配置活力,动力是以改革为引擎增加有效制度供给,最终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形成供求结构高效对接、生产力得到解放发展、经济保持中高速、产业迈向中高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处理好长期与短期的关系、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法和减法的关系。只有加快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才能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2.
王韬钦 《湖湘论坛》2023,(3):113-124
当前,县域公共文化产业存在一定的供需匹配问题,以该问题为视角,对县域支撑下的长江中游地区公共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县域公共文化产业同质化发展以及“闭圈式”发展现象严重,市场化运作程度不高,这些都是供需结构与资源错位的表现。鉴于此,本研究提出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即构建政府和市场机制的多重对应及循环体系,并认为要进行县域公共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必须厘清四个关系:从供求机制出发,厘清县域公共文化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关注补贴机制,厘清直接扶持与间接扶持的关系;优化价格机制,厘清短期改革与长期改革的关系;引入监督机制,厘清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近期中央提出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这一论述的提出改变了过去以往侧重从扩大需求角度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思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汲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对供给进行结构性改革,从供给和需求双向发力、双轮驱动推动经济发展。同时也是新时期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重大发展。本文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为深入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提供理论启发。  相似文献   

4.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下我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从理论入手,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刻内涵,找准现实面临的难题,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促进武汉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群众》2016,(10)
正现代经济在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制度轨道中,围绕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博弈而波动运行,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及其化解,构成了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供给、需求、制度是决定经济发展的三个关键变量,在不同情境中有不同组合形态。就当前江苏经济而言,在处理供给侧、需求侧和制度侧的关系中,要重点把握如下三个方面:其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统领,确定当前供给侧、需求侧和制度侧的政策重点。影响经济发展的矛盾很多,但制约当前江苏经济发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改革着力点之一。可以从深切体会新阶段新特征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的逻辑起点、深刻理解创新驱动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推动力、辩证寻求供给侧和需求侧优化匹配平衡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深度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深入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思考。这五方面各具内涵、相得益彰,既自成体系、逻辑自洽,又相互关联、不可分割,贯穿于其中的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共同构成习近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的核心要义和逻辑主线。  相似文献   

7.
徐志明 《群众》2020,(2):26-27
201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农业现代化对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相比需求侧改革,供给侧改革更侧重于经济长期增长和提升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8.
《新东方》2016,(2)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面临一系列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表面看是速度问题,深层次是经济的结构与质量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相对于需求侧改革而提出的解决经济社会矛盾的新思路和新路径。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以提升经济新动力,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打造中国经济增长升级版。与此同时,准确把握与切实解决分配方面与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是当前及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导向及愿景追求。  相似文献   

9.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必然选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是改善制度供给,是以深化体制改革来强化发展动能,是通过优化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核心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而经济增长率与就业率存在怎样的关系,这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只有这一问题解决之后才可能实施就业系统的顶层设计。以马克思生产函数为基础,建立一个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增加原始创新型人才供给和增加技术创新型人才供给是推进人才结构调整,增强人才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适应经济新常态、应对新挑战作出的重大决策,海南如何做好这篇大文章?我们要充分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