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法学基础教学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教学模式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基础教学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教育模式具有思想性、针对性、沟通性和生动性等特点。法学基础教育模式的相关要素包括国家要素、社会要素和高校要素。法学基础教学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教学模式是以教育模式的特点为基础,对不同教育教学要素的有机组合,主要包括"课堂讲授模式"、"案例教学模式"和"体验式教学模式"三种,各种教学模式要充分展示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性。  相似文献   

2.
高等院校的本科法学教育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高等院校和教师的相应职能作用,相关各方必须明确本科法学的教学定位,了解当前法学教育的不足和局限,并努力寻求突破局限和实现职能的有效方式。当前,应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微"平台引入本科法学教育,以期更好地发挥高等院校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法学应当把科学地认识人权、认真对待人权、切实保障人权、持续发展人权作为终极关怀和研究重心。在社会转型时期,时代特点决定了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理论上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理论支持和法治理念,实践中以培养了解国情的高素质法律人才为目的。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必须弹性整合知识结构,将人权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纳入法学体系是本文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4.
高校应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必须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把握其精神实质,划清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封建主义法治理念、资本主义法治理念的界限,正确认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必须健全和完善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体系,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走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道路,确保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在高校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必须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把握其精神实质,划清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封建主义法治理念、资本主义法治理念的界限,正确认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必须健全和完善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体系,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走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道路,确保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在高校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6.
"三严三实"中的法治理念既丰富了党内专题教育,又升华了现代法治理念的内涵,更提升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党内的"法律地位";不仅仅是政治纪律教育,还是全党的法治教育;既属于"政治任务",更属于"法治任务"。其实,"三严三实"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客观存在,背后深藏着诸多的法治背景,既体现宏观层面的法治理念,又体现全面从严和全面务实的具体法治理念。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法学教育作为传播和交流治国安邦之学的科学活动,承担着时代所赋予的神圣使命.成人高等法学教育作为整个法学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等院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之主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大力加强高等院校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也应该包括教师的主体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两方面。本文重点探讨我国高等院校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主体中,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在高等院校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中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法学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三部分:法律素质的教育,文化素质的教育,法律职业伦理的教育。普遍加强全民的法治意识以及对法律权威的认知成为各法律院校的重要任务。针对当前我们的法学教育中人格教育的缺失,强调加强法治型人格教育就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的法学教育应为社会塑造出具有现代法治理念和精神的公民,使其作为法治建设的主体,推动民主与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充分发挥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提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效果,必须正确把握和阐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要求,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积极创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载体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新一轮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再学习、再教育活动正在全国政法机关广泛深入地开展。这是党中央着眼提高政法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作为国家审判机关的人民法院,是我国法治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力量,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始终坚持和实践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和精神,切实运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工作实践,是人民法院和法官正确履行职责,开创工作新局面的根本保证。本文结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和内涵以及社会主义法治的先进性,对如何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法院工作进行有机结合进行了一番深入的探析,并从基层法院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法院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同时还指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所以,现阶段强化全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理念刻不容缓。教育部于2016年印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强调必须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法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法治教育对建设法治国家、造就法治人才和培养守法公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学校法治教育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的重要举措。各类学校都应加强法治教育,积极探索和创新学校法治教育方式,既要重视课堂教学,又要开辟其他有效的教育方式,提高法治教育的效果。要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校,让法治真正走进校园。从而让每个人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遵守者和捍卫者。  相似文献   

13.
“复合型、应用性”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学本科人才的培养对促进我国实现"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战略决策、深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法治政府"的建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法学人才培养目标和法学教育实践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陷,且两者之间的契合性也不尽如人意。专业与职业分离、理论与实践脱节以及毕业生创造性不够、实践性不强、就业率不高等问题,困扰着法学教育的持续发展。问题的症结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不够准确。对此,必须构建"复合型、应用性"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增强法学教育的科学性和法学本科人才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在引进和借鉴西方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实现了重要的历史转型,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法律思想观念和建国后左倾思潮的影响,在法治理念中存在一定问题与偏差,从而制约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发展;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立足于中国国情,是科学的、先进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新特点出发,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改革开放,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适应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依法执政,执政为民,关注民生,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等治国理政的新观点、新命题、新思想,特别是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些战略思想体现在民主法治上,形成了人本法律观、和谐法治观、依法执政观、民生法治观、”三个至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思想、观点,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法学理论上的升华,法治实践上的突破。给我们许多深刻启示: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结合起来,实现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有机统一;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实现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必须坚持立足国情同借鉴人类法治文明成果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法学国际化同民族文化的有机统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6.
将党内法规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使党内法规成为一个重要的法治概念,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政理、法理与实践逻辑,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最具原创性的理论之一,是中国共产党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体现。在建党一百年的重大历史节点,应该旗帜鲜明地将党内法规作为新时代中国法学的新范畴,理直气壮地将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之"法"作为新时代中国法学的研究对象。这是法学领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时代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培养新时代法治人才后备力量的必然要求。中国法学界应深刻把握党内法规作为新时代中国法学新范畴的变革性意义,积极将党内法规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话语体系,积极推动党内法规学理研究和人才培养事业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公安队伍要适应现阶段形势的需要集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正确认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意义。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要紧密联系公安队伍建设实际,在提高民警素质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对政法队伍的集中教育培训,不仅使法治理念理论得到升华,还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第二阶段是深入推广和全面普及的关键阶段,主要任务是建立"五项制度",突出强调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9.
王康寒 《海南人大》2007,(11):36-39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标志着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如何在高校开展是一项重大课题,而如何通过第二课堂展开教育活动则是一项探索,本文提出应该以多种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紧紧抓住法治理念教育的实质,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和高校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履行高校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高素质大学生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