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医患信任本是技术信任与道德信任的有机统一,但生物医学模式使得医患之间的"关系"成为无足轻重的边缘变量,而使得医患信任只靠技术信任维系。同时,医患矛盾并非只是医患群体之间的矛盾,而与其根植的社会文化与医疗体制密切相关。当健康成为国家治理的公共目标,体制力量已经成为形塑医患关系的重要力量,医患关系的治理也就超出"行业自治"的范畴,而成为对国家治理能力的本质考验。为此,需要实现从简单的"医患关系治理"的局部治理思维到"医患共同体建设"的协同治理思维的根本性转变。其中,医患共同体是医患群体、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多主体共同协调合作构建的蕴含着情感道德和一致目标的自洽的运行系统。只有充分协调其中涉及的行政、司法、财政、民政、市场机构和社会组织等不同行动主体的利益诉求并建立起价值共识,才能为缓解医患紧张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3.
4.
5.
为了改善长久以来医患之间不和谐的关系,侵权责任法确认了医患双方平等的法律地位,确立了过错责任原则为主,过错推定原则为补充的归责原则,明确规定医疗损害赔偿采用普通民事赔偿制度,客观地规定了医疗机构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免责事由,充分维护了医患双方的权益,对解决医患纠纷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应注意侵权责任法也有不足之处,须有一些配套措施来保证其贯彻与实施。 相似文献
6.
Legal context: The emergence of new web-based programs being used in the fieldsof patent applications and IP legal information has opened upa range of new opportunities for IP-related legal processesand knowledge sharing. Key points: 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background to Web 2.0 applicationsand explores the potential for the use of wikis in various areasof IP. It notes the limitations, as well as the possibilities,of wikis and explains how they work in practice. It outlinesthree recent examples of wikis in the IP world, explaining howthey work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ir overall objective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adoption of this technology by official bodies suggestswider future use and the appearance of unofficial sites showsthat current developments have already reached a stage wheremany IP practitioners can begin to interact and share knowledgein a way that has not been considered previously. It is conceivablethat developments in this area will be rapid and it is in theinterests of users to familiarize themselves with the use ofthis new social software. 相似文献
7.
8.
《金陵法律评论》2016,(2)
医患社会心态是一定时期内社会中多数成员或较大比例的社会成员所普遍共享的关于医患关系的基本认知、情绪情感、态度立场和价值观念,它包含为人际心态、群际心态和文化心态三大层面。医患社会心态形成机制的研究重点在于说明关于医患关系的认知、情绪和信念如何从人际心态到群际心态到文化心态的转变过程,以及反过来关于医患关系的文化心态如何具体地作用于群际心态和人际心态的影响过程。建设良性医患社会心态的具体策略从三大层面进行:人际层面需提升医患直接沟通时的技巧与策略,群际层次需改进医患群体的互动模式、建设医患共同体,文化层面需培育医学理念、重建医学话语、重塑媒介形象并改进医学教育。 相似文献
9.
Web2.0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数字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传统著作权领域著作权人与消费者分离的只读文化,转型为著作权人与消费者结合的读写文化,混音创作由此诞生并开始盛行.然而作为全新的创作形式,混音作品尚处在著作权法的灰色地带.因此,借鉴美国相关判例及研究,探讨我国著作权法制度下混音作品的合法性、各类许可机制的有效性以及侵权例外抗辩规则的适用性.探索平衡混音创作人与原作著作权人的权益的最佳路径,使著作权法与技术更新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11.
12.
数字经济模式下,商业竞争手段日趋多样。通过爬虫行为获取同业经营者线上数据并作营利用途,除有不正当竞争之嫌外,还构成对传统市场机制的严峻挑战。依据不同标准,可将技术爬取的数据划分为多种类型。受到爬虫不当行为影响的权利在边界范围、主体身份以及法律属性等方面呈现复合特征。从本源看,受损事实的发生多是因相关数据性质不明,从而使... 相似文献
13.
14.
15.
Mark E. Frisse 《The Journal of law, medicine & ethics》2010,38(1):50-57
Health information exchanges represent one way of making medical information available to practitioners across institutional boundaries. One health information exchange in Memphis Tennessee has been operational since May of 2006 and provides information supporting care for over 1.2 million individuals. Creating such an exchange challenged traditional institutional boundaries, roles, and perceptions. Approaching these challenges required leadership, trust, sound policy, new forms of dialogue, and an incremental approach to technology. Early evidence suggests a positive impact on patient care and a change in the way providers interact with their patients and on another. Personal health records, consolidated EHR systems, and other alternative models promise to have similar impacts on the way in which providers and patients interact with one another. 相似文献
16.
《金陵法律评论》2019,(1)
获得感意指人民群众、尤其是底层民众对改革发展带来的物质利益与基本权益的普惠性的一种主观体验,是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提出的具有高度中国特色的社会心理学概念。获得感悖论意指互动双方虽有主客观资源的投入,但一方的外在给予未能转化为另一方的内在认可、一方的客观付出未能得到另一方的主观承认的社会心理现象。医患获得感悖论存在对医疗服务过程的低满意与对医疗技术与医疗机构本身的高信任并存,以及医患群体出现受害者竞争,即竞相认为自己比对方遭受了更多、更不公平、更不合理的伤害这两种典型特征。医患获得感悖论实质上是现代性的自反性特征在医患场域的特殊体现,其破局需要在社会治理的全局出发去整体筹划,从而达到整体协同、多元治理的合力。社会心理学应着重从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角度为中国社会的情感治理提出建设性的学科智慧,并更为积极地参与到影响相关公共政策的研究与实践中。 相似文献
17.
作品在网络上传播属于一种什么样的权利,权利所有人如何控制这种传播并由此而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这是国际社会纷争多年并未能在各国实践中得以完全统一与解决的问题。我国加入WTO前夕修改颁布的《著作权法》创设"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取向,比"网下复制权、发行权向网上延伸"及"向公众传播权"、"向公众提供权"提法准确明朗与更具价值,但我国对信息网络传播的定义及技术措施的规定则尚存犹豫与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关系视角下中国的医患契约与医患纠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契约的解析,我们发现,在实践层面上,构成契约的要约与承诺远非完全一致,“镜面原则”也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因此,考量契约时,我们不得不将双方当事人的个体情况及其他社会因素都纳入我们的视野。同样,由于在医患契约中,医患双方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信息差,这也使“镜面原则”根本难以实现。为了能正确解读中国的医患关系和医患纠纷,我们不得不把它还原到其所处的社会背景中。 相似文献
19.
诉审分离的功能在于有效地切断审判与侦查之间的直接联系,而刑事司法的发展历程表明,诉审关系极易脱离规范确立的发展方向,游离于刑事诉讼一般规律之外.当前诉审关系出现异化与虚化的根源是侦查权扩张的冲动和事实以及平衡构造的过度理想化,诉审同一原则的缺失和程序性权力的滥用也是诉审矛盾产生的重要原因.从外部视角看,诉审之间应以制约侦查权为基点形成分离与合力的关系,而其内部仍需以制衡与约束作为指导原则.因此,在审判中心主义的视域中,诉审关系的调整方向应是在强化诉审分离的基础上,着力构建完整的限制和约束侦查权体系,以有效保障辩护空间,维护被告人权利,诉审之间的非正式协商也应在满足内在需要的基础上严格限定其效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