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党员干部中的"两面人"是侵入党内肌体的毒瘤,极大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损害广大党员追随信仰的自觉性、坚定性和纯粹性。探索研究"两面人"的产生机理,并用以指导识别和防治工作,是解决"两面人"问题的重要路径。"两面人"的产生机理"两面人"是人的异化,是口头意向与内心取向、表象行为与实际作为严重背离的一种"病态人"。从微观的心理  相似文献   

2.
在近年来的反腐败斗争中,党员领导干部队伍中"两面人"现象颇为引人注目。"两面人"行贪腐之实,却要给自己披上廉洁的伪装,具有信仰与现实要求分离、实有道德与从政道德悖离、认知与践行分离的典型特征。而掩盖从政行为的失范、干部选任管理中"明规则"不张与"潜规则"盛行、组织的过于信任与监督的缺位、党组织和公众的知情权不足与官员隐私权过大是助推"两面人"形成的主要原因。为有效防治"两面人",必须持续不懈地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建立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加大党纪政纪国法的惩处力度。  相似文献   

3.
悲喜交集     
《党政论坛》2014,(4):9-9
古希腊剧场有种石雕,是两张并列的人脸:一张眉尖嘴角上翘呈现着欢喜,一张眉尖嘴角下弯表示悲痛.那时的人类就懂得,人生多变,结局不同,所以反映人生的戏剧要分为喜剧和悲剧.后来,希腊石雕演化为戏剧的图腾,就是一喜一悲两张脸.  相似文献   

4.
在反腐败斗争中,一种现象值得警惕,某些干部今天还在大讲廉洁奉公,明天却因腐败叮当入狱,他们扮演了一个"两面人"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正防治政治"两面人"现象必须抓好五个着力点:(1)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使党政干部自觉不做政治"两面人"。教育干部在"知行合一"中担当作为,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2)加强党政干部诚信体系建设,引导他们树立诚实守信的政德观。把"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作为党政干部诚信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党政干部诚信档案,把党  相似文献   

6.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90年),名墨翟,生活在春秋末年至战国初年,约在孔子死后、孟子生前这段时间.<史记>里说他是宋之大夫,一般认为墨子是鲁国人. 至于他为什么姓墨,至少有三种说法:一说他是孤竹国王子伯夷的后代,大家可能都熟悉伯夷不食周粟的故事,但很少知道伯夷王子姓墨台,后来简化为墨.二说墨子之所以姓墨,是因为他长得黑,墨子脸黑,有书为证:<贵义>篇里记载,墨子准备北上到齐国去,路上遇到了一位算卦的,这个人说今天天帝要在北方杀黑龙,您的脸长得黑,不宜北去.墨子当然不听他的,但也没对自己脸黑表示异议.  相似文献   

7.
王俏 《侨园》2022,(5):30-31
<正>一把塑刀、一小团面,在沈阳于氏面人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于启全的手中,仅仅7分钟,一个栩栩如生的面人就制作完成。面人,也称“面塑”“江米人”,是以食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的一种传统塑作艺术,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多个流派。面塑艺人把面粉调成不同颜色的面团,并借助简单工具,即可塑造出各种活灵活现的形象。  相似文献   

8.
高贵     
那些内心高贵的人,即使挫折不断,即使被压迫在人生的谷底,他区别于他人的,是拥有一张从容不迫的纯正的脸。脸如同一个人的心。林肯说,一个人活到四十岁,就该对自己的脸负责。在父母的无私之爱中孕育出的清纯美丽的脸,四十年后是否还能够不染浊尘,无阿谀之风、汲汲之气、躲闪之态……这取决于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9.
过度推销     
桃源  力扬 《瞭望》2005,(15)
饭后午休,忽闻叩门声。门甫半开,突见一把明晃晃的菜刀伸将进来。刀后面,是一张满脸横肉的笑脸:"请问,要菜刀吗?"这是上个世纪80年代笔者在大学宿舍里的惊魂一幕。也许是从那时候起,我便对推销有了种本能的反感。  相似文献   

10.
打开吴晗撰写的《朱元璋传》,就会看到附在扉页上的两张画像。虽然画的都是朱元璋,但看起来却似乎是两个人。这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哩!  相似文献   

11.
晏建怀 《侨园》2015,(4):40
在传统戏曲里,无论文臣武将,都各有各的脸谱,不同的脸谱反映出不同的官品与人品。脸谱化的人,是人们的心里定格了的人,好坏、忠奸、善恶、美丑,看他的脸就一目了然,而且不会轻易因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改变。然而,历史毕竟不是戏曲,人物也不是木偶,环境和经历的复杂多变,造成了人物性格的复杂多变,这样,一个人同时拥有几张脸也就不足为奇了。张洎还是举人的时候,张仪已是南唐的达官显要,在张洎眼里,张仪是了不起的贵人,他迫切希望攀上这一高枝儿。于  相似文献   

12.
高贵     
那些内心高贵的人,即使挫折不断,即使被压迫在人生的谷底,他区别于他人的,是拥有一张从容不迫的纯正的脸。脸如同一个人的心。林肯说,一个人活到四十岁,就该对自己的脸负责。在父母的无私之爱中孕育出的清纯美丽的脸,四十年后是否还能够不染浊尘,无阿谀之风、汲汲之气、躲闪之态……这取决于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13.
<正>过去的几年里,一本大红封面、装帧如一张"喜帖"的图书《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爱情宝典"。我心怀虔诚,到上海拜访了书的作者饶平如爷爷。我俩的故事,平凡的故事饶平如爷爷今年94岁了。我对打扰上年纪的人总是心存愧疚,去之前,我把采访目标锁定为饶平如的三子饶乐曾。近年来,他和父亲生活在一  相似文献   

14.
神的两面性     
一位哲学家在古罗马的废墟里发现了一尊两面的神像,便问了一句:"您为何长着一前一后两副面孔?"两面神回答:"一面朝前,是为了展望未来以充满憧憬;一面向后,是为了回首过去以记取教训。"哲学家又问:"这固然好,可你为什么不认真注视一下现在呢?须知,将来是现在的延续,如果无视现在,即使对往事了解得再多,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最帅校长"周文斌和"明星书记"王国炎腐败案表明,体制机制的缺陷和腐败亚文化的影响是造成高校贪官两面人生的主要原因;"阶段性两面"和"阴阳性两面"是高校贪官两面人生的两大基本形态;"主体高智性"、更高的"两面隐蔽性"和危害更大杀伤力更强是目前高校贪官两面人生的主要特点。抓早、抓小,避免"好同志变阶下囚"的阶段性两面变化;扎紧制度笼子,防止"阳为道学,阴为富贵"的阴阳性两面发生;转变思想观念,努力探索既符合反腐一般规律,又具有行业自身特点的反腐道路,是高校贪官两面人生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警示。  相似文献   

16.
哭穷与吹富     
当前,个别干部以“两面人”的姿态,一边哭穷一边吹富的行为当引起注意。比如,同一个地区,民政部门的领导去了解灾情,当地政府部门的负责人把夸大灾情、谎报贫困程度当作谋取补贴、救济、转移支出的手段,有些甚至能够手攥金元宝,嘴里嚷寒酸。这样的干部,把“跑步(部)进京(金)”的“骗术”作为功劳向主管领导和部属炫耀,但当他们面对上级领导、组织部门、人民群众的评价时,这些人会立马换上另外一张“脸”。他们可以在瞬间摇身变成“昂首的公鸡”、“卖瓜的王婆”,抓红抢绿、粉饰太平,一张油嘴能把自己管辖之地说得花团锦簇、遍地黄金,其功利之心切、诓骗之技能绝不逊色于“虚假广告”。  相似文献   

17.
虽然《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主要是康德对宗教思想的论述,但其间涉及道德诸种关于人的恶的解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面对现实的恶,也即在我们处理"心灵改善"问题时所遭遇到的伦理困境,深刻地表明"人的本性纯为善"的期冀已然化为泡影。在此,将通过康德在超验领域中关于人的恶的思想来透视经验世界中常见的几种恶,以期许厘清恶的原因而实现人的向善禀赋。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倡议最早是在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的,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积极予以回应。"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中哈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提升了两国关系。哈萨克斯坦是中国在中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对象国,两国的合作成为"一带一路"倡议被落实的典范。中哈合作的顺利发展得益于两国领导人的重视和两国关系的顺利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的文化,特别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许多先贤留下很多育子的名言、故事,早在《礼记·大学》中就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由此形成了"修身齐家""修齐治平"这两个成语。这本是儒家提倡与信奉的伦理哲学与政治理论。在儒家看来,人在社会上的发展是有层次的,需要先修养自己的品性,  相似文献   

20.
荀子性恶论另辟蹊径,在界定"性""伪"之别的基础上,指出"性"是先天的本能趋恶,"伪"是后天的积习成善,并且诉诸礼法、礼义两种途径,力求实现"伪"向"性"的超越,即能动性对本能性的超越,达到化性起伪的效果,最终使人归善如流。腐败问题源于人性中的根本缺陷,是权力在人本能趋恶下产生的变质和异化,荀子隆礼重法的思想对当今的反腐倡廉工作的启示主要是:应通过德法并重、标本兼治两大路径,双管齐下,遏制腐败的滋长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