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加坡今天已成为中等发展的国家了,一九七七年新加坡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达二千七百八十美元,对外贸易额达八千一百美元,居东南亚各国的首位。它还是东南亚的海运、贸易、加工制造、金融、服务业的中心,最大的造船基地与石油输出港,世界第四位的国际贸易港、第三位的石油炼制中心,重要的电子工业中心之一。 如果我们知道独立前新加坡的情况,一定会对新加坡经济的高速发展留下深刻的印象。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局长杨胜德告诉最近访问新加坡的中国农牧业机械代表团,新加坡的成就是合理利用外资的结果。我国正在进行四个现代化,因此研究一下外国投资对新加坡制造业  相似文献   

2.
新马华文报纸话语权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新马两国华文报纸销量、华文教育的发展等多方面的比较研究,指出新加坡华文报纸逐渐被边缘化、作用被弱化的事实.文章认为,新加坡已经失去在东南亚传播中华文化的中心地位,面对社会交流语言加速英语化的现实,华文报纸的社会地位将进一步降低.与此相反,由于马来西亚华人保留完好和系统的华文教育,华文报纸话语权非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增强,马来西亚也因此取代新加坡成为在东南亚传播中华文化的中心.  相似文献   

3.
概述 在东盟五个国家中,新加坡是唯一不出产原油和天然气的国家,但是战略性的地理位置,使它从上个世纪便开始发展为本地区石油产品供应中心。到了本世纪六十年代,新加坡开始迈入炼油时代。它的炼油业自创建以来,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二十余年来,新加坡政府和私人企业把很大部分资金投资在炼油业上,炼油业的投资占新加坡整个制造业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随着亚太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对石油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二十多年来新加坡炼油业逐渐发展壮大和提高了炼油能力,现已成为亚太地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从一九五九年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领,一九六五年脱离马来西亚成为独立共和国的二十年间,经济发展异常迅速,从一个以转口贸易为中心的单一经济结构逐步发展成为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多样化经济,从一个“贸易加驻军”的社会变为被西方称之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的典型,与香港、台湾、南朝鲜合称为亚洲的“四小霸”,且居首位。现在,新加坡已发展成为世界第四金融中心,仅次子伦敦、纽约、香港。一九七九年全埠银行达七十九间,办事处二百六十五个。银行金额和负债总额一九七八年已达二百二十亿新元。一九六六  相似文献   

5.
引言 新加坡共和国是东南亚国家与发达国家间商业贸易的中转港,也是本地区交通中心和金融中心。由于处在这样下种枢纽地位,新加坡历来对东南亚国家事务具有浓厚的兴趣。在所有的东南亚国家,举足轻重的华人社会在某种程度上一直保持着文化和商业联系,越发促进了新加坡对本地区的兴趣。东南亚国家联盟及其政治、文化、经济合作的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东盟五个成员国中四个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一向是工业国家的原料供应者,新加坡则一直作为在远东地区对英国服务和其它东南亚国家对外服务的中心。过去十多年,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东盟五个国家的经济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新加坡已变为一个出口现代工业制品和提供金融服务的中心,但是,初级产品的加工出口和转口贸易对于新加坡的经济仍然不是微不足道的,其它四个国家也继续大力加强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相似文献   

7.
大陆中国人在新加坡:一个实地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华侨华人研究领域 ,新移民研究异军突起。近年来 ,随着跨出国门的中国人日益增多 ,他们在国外的生活和经历也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本文的调查对象是新加坡的大陆中国人。 1999年初笔者到新加坡东南亚研究院做访问学者 ,在新期间 ,接触了不少中国人 ,其中既有教师、学生、工程师、职员 ,也有建筑工人和家庭主妇。他们中的有些人已成为新加坡公民 ,有些人取得永久居民身份 ,还有些人正为取得永久居民身份而努力。言谈之间 ,他们对居住在新加坡有很多感慨 ,引起我们的兴趣。我们对在新加坡的大陆中国人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 ,受访者仅限于…  相似文献   

8.
王飞 《东南亚研究》2004,10(3):50-54
在军事战略方面,新加坡已成为美国亚太安全岛链中的重要角色,成为美国防范恐怖主义和围堵中国的棋局中的一个棋子.本文通过军事合作与地缘战略两项因素,分析新加坡与美国的军事合作关系.本文研究发现:第一,新加坡正在取代此前菲律宾的地位,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前沿部署的关键性角色;第二,美国对于新加坡的武器输出,已经超出"防御武器"的限制;第三,在"9·11"事件之后,新加坡宣布与美国站在同一阵线,共同对抗恐怖主义.也就是说,由于地缘战略的重要性,美国正借与新加坡的军事合作,使其成为美国亚太安全岛链的一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新加坡在中国的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目前,新加坡已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第六大来源地.随着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新加坡企业积极调整投资与经营战略,新加坡对华投资呈现出新的格局.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是世界上第三个最大的炼油中心?它的炼油厂传统上一直在亚洲加工和销售各种石油产品,并在世界各地设有分号经销各种石油产品。炼油业对新加坡本身的经济也至关重要,它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之一。 新加坡的炼油厂都是在越南抗法、抗美战争时代建造的,主要是供应航用油箱的燃料油之用,所以当时不是真正计划为东盟地区的需要而建造。只是近几年来,新加坡的炼油业才为印度尼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和马来西亚加工燃料,并将大量产品出售给东盟各个国家。但新  相似文献   

11.
韩国信息通信部为了帮助韩国中小IT企业、风险企业进入东南亚市场,于今年10月28日在新加坡开设了海外信息技术支援中心。由韩国软件振兴院建立和经营的海外IT支援中心主要设置在IT发达国家和IT新兴国家的主要城市,帮助IT企业向海外进军。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外汇市场是新加坡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九八一年,它的日交易量达六十多亿美元,超过香港,成为亚洲最大的外汇市场。一九八二年以来,日交易量猛升至八十亿美元左右,更在亚洲显著居冠。 新加坡外汇市场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9·11"事件的爆发深刻改变了新加坡海上安全观的结构内涵,海上恐怖主义威胁的现实可能性及因应之道遂成为新加坡国家安全规划的一个重要关切。基于对本国海上安全脆弱性、海上恐怖主义威胁现实性和巨大破坏性的认知,以及国际海事体制与海上环境存在种种安全漏洞的现实,新加坡立足全体防御原则,通过国内制度重构和整合、在双边或多边范畴进行地区性与全球性海上安全合作机制的建设、参与,打造了一个目标直指海上恐怖主义的安全防御体系。新加坡的海上安全建设努力在改善其海上安全境遇方面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在深入推进上也面临着相应的挑战,考验着新加坡与利益相关方海上安全治理的智慧。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房地产业管窥李玉兰舒宁新加坡是一个只有620平方公里,不足300万人口的城市岛国。近30年来,它在经济上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国际竞争力已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在这个过程中,新加坡的房地产业对其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发挥...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将在2000年成为科技岛台湾《远见杂志》2月15日一期刊登一篇文章。题为《建构科技岛》.摘要如下:“新加坡的下一圈怎么跑?,,1990年底,新加坡政府重新检讨国家全面发展政策时,提出了这个大问题。一年以后。答案出来了:新加坡将在进入2000年时...  相似文献   

16.
题为“形成中的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局限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于今年6月3日至5日在香港利园酒店召开。研讨会由香港岭南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中心主办,得到美国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美国福特基金的赞助。日本国际交流计划中心、日本东西关系研究中心、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香港京港学术交流中心也在经济和学术上予以支持协助。  相似文献   

17.
香港房地产业一瞥郑紫衡,田夫香港是世界上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房地产市场较为发达的地区。近年来,更以其国际商业、贸易和金融中心的地位,和韩国、台湾、新加坡一道,成为亚太地区经济舞台上一条呼风唤雨.扶摇直上的“小龙”,令世人惊羡不己。究...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在一九六五年脱离马来西亚成为独立的共和国时,国防力量只有区区两营兵士,共两千人。当年马来西亚联邦驻军自新加坡撤退,伦敦为使新加坡不至成为无防务的都市,曾将槟城与马六甲两地驻防的澳洲与新西兰部队调往新加坡,以填补防务空隙。但这只能补救于一时,绝不能作为永久大计。因此,人民行动党在共和国建国初期就决定委任元老吴庆瑞为第一任国防部长,着手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 新加坡实行普遍征兵制,即强迫国民服役制度,规定年满十八岁的男性公民必须履行两年到三年的国民服役义务。退役以后,继续服后备兵役,至四十五岁方完全退役。  相似文献   

19.
历史的回顾 新加坡自一九五九年成为自治邦以后,人民行动党上台执政,大胆地负起了逐步解决居民住宅问题的重担。当时新加坡人口一百六十万,而住屋的单位,包括私人所建在内总共只有四万单位。有二十五万人居住在肮脏破烂的贫民窟,另有三十三万人居住在擅自在工地上  相似文献   

20.
东南亚地区是观察"新国家"的人类学"实验室",而作为新兴国家的新加坡尤其具有显著的研究意义。李光耀辞世预示着新加坡一个时代的终结,对新加坡国家发展而言更是重要的历史事件。在李光耀葬礼过程中,新加坡政府和社会通过口述历史或文本制作等方式来叙述李光耀,辅之以各方行为者全面参与的幕后实践,在跨域空间和国家仪式舞台前狂欢式地展演新加坡。最终,李光耀成为新加坡国家的符号象征,从而凸显了新加坡国家建构的"剧场政治"。来自李光耀葬礼的"地方性知识",对于思考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政府的国家建构路径以及进一步了解"剧场国家"的内涵皆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