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兴无 《党史博采》2020,(2):37-39,44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创办40周年。回眸当年,有如歌曲《春天的故事》里唱的:“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邓小平画了这个“圈”之后,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王震,身体力行,多次到深圳视察,不遗余力地支持特区建设,为深圳成为改革开放的一颗最耀眼的明珠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深圳速度(1979年)“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在这个圈里,陆续出现了首开内地超高层建筑先河,以“三天一层”深圳速度建起的深圳国贸大厦;有50米宽至今仍能称为“中国样板路”的深南大道;有一半是香港、一半是内地的沙头角“中英街”;有开中国主题公园先河和开发了中国人想象力的“锦绣中华”、  相似文献   

3.
王建柱 《党课》2013,(11):117-118
重温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有一句口号不能不提——“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有一个地方不能不提——被誉为“特区中的特区”的深圳蛇口工业区;有一个名字不能不提——袁庚。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里,袁庚率先提出的那句口号如春雷般滚过中国大地,冲刷着人们的思想;他率先提出设立的蛇口工业区,比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事件——十一屑三中全会的召开还早两个月,比经济特区的出现早一年多……  相似文献   

4.
“城中村”改造的新尝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改革开放使深圳的一个边陲小镇成为现代化城市,这个边陲小镇就是与香港隔河相望的罗湖区渔民村。邓小平同志第一次到深圳视察就到了这个村,这是深圳经济特区第一个万元户村,也是深圳农民第一个住上小别墅的村。1992年渔民村居民由村民变成市民,迈出了缩小与“城市人”身份差距的第一步。但是,由于渔民村在城市总体规划内仍然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农村管理体制,成为“城市里的村庄”。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村民纷纷在弹丸之地随意增建搭盖出租房,建了不少“握手楼”、“贴面楼”,致使基础设施适应不了人口密度增大的要求,出现了…  相似文献   

5.
弘扬创新精神 实现特区新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场”,20年来,已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个举世瞩目的现代化城市和区域性经济中心。深圳在改革开放和发展上取得巨大成就,是深圳人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正确领导下,坚持和弘扬“敢闯、创新”时代精神的结果。放眼未来,深圳要迎接挑战,再创辉煌,必须继续坚持和弘扬“敢闯、创新”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6.
《福建党史月刊》2012,(3):35-35
回望改革开放30年,1992年邓小平南巡一定是不能回避的关键内容。那年春天,邓小平再一次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谈话。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发表了长篇报道《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但作者陈锡添最近却坦言这篇文章有一个“最遗撼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春天的故事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首《春天的故事》奏响了中华儿女奋勇向前的豪迈赞歌,唱出了中华儿女改革开放的共同心声……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0,(19):38-39
30年前,深圳的改革开放引领了全国;30年后,深圳在破解发展难题、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上又走在了前面。2009年4月,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曾明确地提出“向深圳学习”,要求在全省推广深圳的经验和做法,努力探索科学发展的新模式。今天,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深圳究竞有哪些地方给我们提供了学〉-7的范本?  相似文献   

9.
《党建》1998,(10)
深圳是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创办的社会主义经济特区。深圳人民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敢创、敢干、敢探索,形成了“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经过18年来的发展,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瞩目成就。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到1997年的18年间...  相似文献   

10.
《广东党史》2009,(2):59-59
深圳是广东省较早建立党组织的地区之一,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深圳不仅经历了革命战争血与火的考验,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深圳是一座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城市,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在全市1952.8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莲花山邓小平铜像”等数十处红色史迹。展示深圳的红色旅游资源,可以进一步提升深圳的人文特质和文化品位,让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深圳“拓荒牛”的创业精神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1.
我出生在六十年代,十年“文革”留给我的最大印象是“贼林彪摔死在蒙古温都而汗了”。沐浴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阳光雨露,我有幸参加了1979年的高考,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在伟大祖国改革开放、蓬勃崛起、走向世界的光辉年代里成长起来了。我们是党的儿女,在迎接党的90周岁华诞的喜庆日子里,向亲爱的母亲畅叙衷肠。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09,(2):39-39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以激情、创新、敢闯和实干,在短短28年间,从一个不到2万人口的边陲小镇,崛起一座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现代大都市。  相似文献   

13.
潘国琴 《世纪风采》2023,(11):30-31
<正>“深圳速度”被镌刻在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画卷之中,让世界见证了中国。40多年前,在深圳这片热土上,泰兴建筑工人将泰州人苦干实干、敢闯敢拼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写下了“深圳速度”“泰州力量”的传奇篇章。时代给予发展机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泰兴县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组织成千上万的建筑工人开赴大庆、沪宁线各城市及西北等地开辟市场,建筑行业迅速崛起,一支能征善战的建筑队伍迅速锻炼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14.
1979年春天,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力主杀开一条血路为打开国门“练兵”。五年后,这位特区最尊贵的客人再次踏上特区的土地,发现这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崭新的奇迹!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为落实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指示精神,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率领的中国大学校长一行于1979年11月赴美国考察,揭开了中外高等教育与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6.
1984年8月1日,15年前的一个夏日,正在北戴河体养的邓小平专门听取了国务委员谷牧关于宁波对外开放工作的情况汇报,并满怀激情地号召:“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消息传来。在海外“宁波帮”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宁波帮”顿时作为一颗耀眼的新星登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舞台,倍受海内外舆论的关注。中国对外开放的总设计师为何如此关注宁波建设,对“宁波帮”何以情有独钟?这还得从小平同志作出开放沿海城市的战略决策说起。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和厦门三个经济特区。特区日新月异、兴旺发达的景象,…  相似文献   

17.
珠海经济特区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光辉历程,是我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1979年3月,国务院批复珠海撤县建市。1980年8月,成立珠海经济特区。近三十年来,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珠海按照中央“三步走”发展战略,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敢为天下先,在珠海经济特区的建设过程中,经历特区的建立、发展到率先迈向基本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历史进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相似文献   

18.
<正>如果列举一个与广东如影随形的词汇,那这个词非“改革开放”莫属。新中国成立75年来,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可以用“改革开放”划为前后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前,广东是一个沿海的边陲省份;改革开放后,则是走在全国前列的经济第一大省,是一个不断创造奇迹的地方。改革开放45年,首先打响“开山炮”的深圳从一个只有几条道路、最高楼不超过3层的小渔村,发展为国际化大都市;广东则以年均经济增长11.7%的速度,成为经济总量近13万亿元的大省,  相似文献   

19.
《唯实》1995,(6)
宿迁市的龙河乡.地处宿北平原。改革开放前十年.这里变化平平。联产责任制是实行了,“大锅饭”是打破了.但是并没有彻底摆脱贫穷,至多也只是解决了一个温饱问题。当苏、锡、常等地的人精神抖擞,全力以赴投入现代化建设的时候,当那些地方的经济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发展的时候,这里的人们似乎还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农经济的生活方式。这里的经济还在蜗行。  相似文献   

20.
周华 《广东党史》2013,(8):42-45
改革开放是深港关系发生历史性演进的关键。深圳因改革开放而崛起,民生改善,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内地群众偷渡逃港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深港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深港合作由早期的“前店后厂”、以制造加工业为主,发展到深港全方位融合、共建“国际大都会”。近年来,随着前海深港合作区改革的深化,深港两地将在贸易、物流、创新、文化及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中深度合作。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深圳与香港将创新合作机制,加强深层次融合,共同致力于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深港合作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