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涛 《八桂侨刊》2023,(3):50-58
华人移居加拿大始于19世纪60年代,但在加拿大的各种移民政策的影响下,华人社会的人口和社区有着复杂的变化过程,华人社会也随之不断地变迁,并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当代加拿大华人社会呈现出教育背景、社会经济背景、语言文化背景多元化的特点以及与加拿大国家多元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当代美国社会对华人及亚裔的歧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拟就当代美国多元化移民社会中对华人及亚裔的歧视作一深入分析,对“移民给美国带来的负担大于他们对美国的贡献”的观点予以驳斥,并就如何消除对华人及亚裔的种族歧视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西班牙是当代中国移民的主要移居目的国之一。截止至2019年年底,华人是西班牙第一大亚洲移民群体,除长期以来不断增长的族裔数量之外,华人社团的发展同样引人关注。与世界范围的华人社团发展类似,西班牙社团在数量上的扩张与特征上的多元化是该国华人社团发展的整体趋势。从量上而言,西班牙华人社团经历了1984年至2000年的“低速发展”与2001年至2019年的“高速发展”两个阶段;从质上来看,西班牙华人社团的多元化发展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华人社团在地理区域上的“细分”与“聚敛”,而另一方面则主要体现在结社主题层面上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入发掘与对移居生活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国际移民理论无法较好阐释新的移民类型—跨国移民的出现,跨国主义成为解释跨国移民的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华人移民群体日益庞大,而华人移民从传统意义上的"落叶归根"和"落地生根"向着"漂移移民"趋势发展,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即跨国华人。跨国华人作为典型的专门人才,是中国吸引海外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跨国华人环流成为中国人才引进计划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吴元 《八桂侨刊》2010,(4):18-21
二战后,加拿大移民政策的转变,使华人移民增多,华人妇女移民作为其中的特殊群体,由最初的以家庭移民为主转以独立移民,其在加拿大的职业也逐渐扩展至各行各业,而促使妇女移民的原因主要有政策、经济、社会、思想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所说的华人新移民,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局势的变化,在欧洲、美洲和澳洲等地区出现的新的华人移民群体。他们人数众多,分布面广,不论是对所在国还是对当地的华侨社会,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是一些与战前华人移民有很大不同的移民群体,他们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正日益引起各国政府和许多学者的兴趣和重视。本文拟从几个不同的侧面,对这些华人新移民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欧洲的中国大陆新移民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移民研究是当前华侨华人研究的热点,已进入更广阔的国际移民研究视野。多学科的交叉性综合研究成为当代国际移民研究的重要趋势。当前,欧洲的中国大陆新移民是国际移民潮中引人注目的一支。从欧洲华侨华人研究到欧洲的大陆新移民研究,国内外学者都有所建树,但还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泰国阿瑜陀耶王朝1350年建立,1767年灭亡,历时417年。这正是华人大量移民泰国并形成华人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由官方的朝贡贸易向私人大米贸易的转换,促进了中国明清政府的海禁开放和大量对外移民,是泰国得以形成华人社会的历史机遇;泰国地旷人稀,泰缅战争的破坏,急需大批人力,是泰国接纳移民的基础。身份自由的华人移民形成了泰国最早的商人阶层,催化了泰国封建领主经济内部商品经济的萌芽和发展。华人社会不仅对泰国经济做出很大贡献,同时也传播了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9.
1980年至2001年间加拿大华人新移民,与以往的加拿大华人移民相比,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在加拿大移民史上,华人新移民的特征变迁,不仅反映了加拿大的移民政策,同时也被这些移民政策所塑造,华人新移民异质性与加拿大政府的依时性移民选择政策密切相关。另外,华人新移民的阶段性流动特征,是华人移民史上的特殊推力因素所造就的。不同的华人移民次群体之间,在社会性和人力资本方面具有多样性差异,不同的华人新移民群体的阶段性流动导致加拿大华人新移民的异质性本质。加拿大移民选择政策和华人新移民的阶段性流动,共同对加拿大华人新移民的异质性变迁产生了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这项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探讨华人新移民在温哥华的定居和适应经历。调查结果显示:非经济原因如环境、教育和公民身份是华人移民加拿大的主要动机;就业和语言是华人新移民融入温哥华当地经济社会的最大障碍;由于他们在中国获得的大学文凭和工作经历在加拿大不被承认,他们在加拿大的经济成就不佳,这些阻碍了他们融入当地社会,增加了他们对加拿大生活的不满。根据三角移民模型理论的逻辑,这种不满将导致华人新移民离开温哥华。  相似文献   

11.
《八桂侨刊》2011,(1):73
<正>2011年3月18日,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选结果揭晓。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出版的学术著作《东亚华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华商网络、移民与一体化趋势》荣获图书奖提名奖。!!!!!  相似文献   

12.
正杨宏云撰写的《东南亚华侨华人的跨国实践与认同流变——以印尼华商为例》一书,2017年9月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七章,共30万字。在当今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趋势下,华人移民不断增长,移民过程日益复杂。移民穿越国家疆界日益频繁,遂导致族群认同趋向  相似文献   

13.
詹娜 《八桂侨刊》2021,(1):89-90
随着现代国际经济交往与合作的不断加深和密切,人口的流动性越来越大,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范围上都呈现逐年递增与扩大的趋势,移民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引人注目的群体。近几年来,国内关于国际移民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不断涌现出优秀成果。李其荣教授的《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研究(第三卷)》(以下简称《第三卷》)就是该领域的重要成果。其主要内容包括国际移民政策与治理、非法移民与难民研究、移民法、华商与和谐侨社研究、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华侨华人与中国梦、华侨华人与侨乡文化、中华文化传播、华侨华人投资创业与人才引进、海外华人研究的新视野与方法,共八个部分。该书具有以下几个非常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身为北欧五国之一的瑞典,和西欧的其他国家相比,并未吸引太多华侨华人移民定居。华人移民瑞典始于清末民初,几十年间,在瑞华人数量从起初的几十人发展到如今的数万人。为了实现在瑞华人的广泛团结与联系,瑞典华人自1978年开始陆续成立华人社团。数十年来,瑞典华人社团类型逐渐丰富,在组织结构方面,瑞典华人社团大多形成了较为完善稳定的组织结构,功能也逐渐凸显,展现出鲜明的双重文化认同,并体现出混杂融合以及利益优先的特性。在这样双重文化认同特征的影响下,瑞典华人社团呈现出组织形态本土化、规范化而运行模式灵活化、中国化的特点。在功能模式方面,瑞典华人社团从政治和经济上适应住在国规则,体制化趋势明显,从社会和文教上满足华人切实需求,凸显实用性。总的来说,瑞典华人社团较好地适应和融入了当地社会,有力地促进了中瑞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领事保护案件出现常态化、群体化趋势,为形成海外华侨华人利益保护的长效机制,2014年以来国侨办在华侨华人人数超过10万的城市设立“海外华侨华人互助中心”。非洲是我国公民海外安全问题突出的地方,迄今安哥拉、尼日利亚、南非、坦桑尼亚、博茨瓦纳、肯尼亚等国的华助中心相继成立,它们对所在国中国公民的领事保护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非洲各华助中心普遍面临华侨华人人口构成复杂化、侨团多元化、资金和人才短缺、西方“中国威胁论”宣传的负面影响等问题。但可预见,随着中非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及中国移民数量的不断增长,华助中心对在非中国公民领事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6.
汤锋旺 《理论月刊》2013,(2):92-96,131
随着华人移民不断迁入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华人社会与当地民族的社会经济交往不断扩大。然而白澳政策的确立使得华人与当地民族的融合进程受阻,华人与当地民族在各方面产生碰撞与冲突,冲突与融合并存成为此时澳大利亚华人与当地民族关系的重要特征。同时,这种民族交往当中冲突与融合并存的历史经验成为了澳洲华人整合华人社会以适应澳洲主流社会的资源,被动调适抑或主动融合则皆是澳洲华人社会融入本地社会的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17.
德国社会学、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尔·诺依曼于1974年提出著名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利用这个理论,结合19世纪末美国排华运动前后美国人对华人移民的看法,从传播、舆论环境、社会心理和社会控制的角度来看当时美国社会出现的排华现象,说明由于受舆论传播、意见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致使部分美国公众对华人移民产生片面的社会认知心理,从而形成不利于华人在美国社会生存的舆论环境。这种社会控制力量是导致美国19世纪末排华运动的其中一个有关传媒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在加拿大的华人移民数量庞大,情况也很复杂。老一代移民、中生代移民和新生代移民间(一般而言,可以把2008年以前,以技术移民为主体的一代,称作"中生代大陆移民";2008年以后,以"投资移民"为主体的一代,称为"新生代大陆移民"),存在类似国内不同年龄段的"代沟",而经济类移民和技术移民的差异也相当大。不同类型的中国移民,交际圈不同,生活方式各异,对当地社会、对故国,特别是对新生活的融入也不尽相同。本文就作为对华人移民国外生活观察的一个侧面吧。  相似文献   

19.
2007年至2013年,澳大利亚工党领袖陆克文和吉拉德先后上台执政。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原有的移民政策已经无法适应澳大利亚现实发展的需要。两届政府根据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和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对澳大利亚的移民政策进行行之有效的调整,对技术移民、商业移民和短期类移民都作了全面而深入地改革,同时对人道主义移民政策也做了相应修改。这一系列改革对澳大利亚经济与社会发展起了积极促进作用,同时也对华人新移民产生了重要影响,引起澳洲华人社会特征发生了相应的重要变化。  相似文献   

20.
试论中国大陆新移民的特征——北美与欧洲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北美与欧洲是中国大陆新移民的主要分布地区,也是最能代表和体现新移民特征的地区。本文从新移民的数量和规模、类型和方式、来源、职业、对华人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论述中国大陆新移民的若干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