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数字鸿沟”。尤其是在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数字鸿沟”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但在目前,由于社会、历史、经济等众多因素,我国城乡未成年人在获取网络信息资源上存在着极大的差距,这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的现代化水平。鉴于以往我国学者对“数字鸿沟”问题的研究并未涉及到城乡未成年人的“数字鸿沟”问题,笔者将从城乡在经济发展水平、互联网普及程度、以及学校教育信息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论述城乡未成年人“数字鸿沟”问题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缩小“信息鸿沟”与提升企业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鸿沟”可以界定为“信息资源的可得性、利用有效性和利用能力方面与国外企业或理想状态的差距”。我国企业的“信息鸿沟”既表现在面临的“信息困境”和业已造成的严重后果 ,更表现在我国企业信息意识不足和信息获取能力方面的劣势。本文力图表明 :“信息鸿沟”是制约我国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缩小“信息鸿沟”是提升我国企业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化进程中,我国面临多重数字鸿沟。其中,我国的城乡数字鸿沟具有“三农”问题的特殊背景。三农问题是造成城乡数字鸿沟的重要因素之一,数字鸿沟也制约了三农问题的解决。为防止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拉大,我国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综合措施治理城乡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黄育馥和刘霓的著作《e时代的女性———中外比较研究》做了评述,认为该书填补了我国从性别角度研究信息技术社会问题论著的空白。本文分析了该书揭示性别“数字鸿沟”的方法、过程,归纳了形成“数字鸿沟”的原因,重点论述了性别数字鸿沟使女性在全球化中处于不利地位的观点,并提出相应消除性别数字鸿沟的方针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数字鸿沟报告2008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新红 《电子政务》2008,(11):24-43
所谓数字鸿沟,是指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拥有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的差距.国家信息中心从2005年起组织"中国数字鸿沟研究"课题组,对中国数字鸿沟现状进行测算和分析研究,本报告是关于中国数字鸿沟问题的2008年度报告.报告主要以互联网、计算机、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彩色电视机的普及应用为依据,采用"相对差距综合指数法"计算"数字鸿沟指数",重点考察了中国城乡、地区和性别数字鸿沟情况,分析了2007年中国数字鸿沟现状以及2000-2007年数字鸿沟变化趋势.报告显示,总体而言,中国信息技术扩散进入快速扩张期,数字鸿沟进一步缩小;但城乡,地区间数字鸿沟仍很突出,依然是困扰中国信息化发展的重大难题.  相似文献   

6.
叶帆 《前沿》2004,(4):31-34
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 ,我国东西部地区间“数字鸿沟”正日益成为经济协调发展的巨大障碍。本文首先论述了相关理论 ,并对我国各地区间信息化差距的现状进行了比较研究 ,从而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其核心观点是 :东西部地区间“数字鸿沟” ,其根源在于人文基础、人才结构、制度建设、投资规模、信息资源以及服务体系这六大环节。只有从这六方面入手 ,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西部地区“数字鸿沟”的跨越。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迅猛发展,数字鸿沟问题也日益突出并有扩大趋势。数字鸿沟已成为影响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因素。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数字鸿沟现象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电子政务环境下数字鸿沟形成的原因及其解决的对策现状。  相似文献   

8.
张勇  刘伟  何桂端 《桂海论丛》2005,21(3):64-66
在信息化进程中,我国面临多重数字鸿沟.其中,我国的城乡数字鸿沟具有"三农"问题的特殊背景.三农问题是造成城乡数字鸿沟的重要因素之一,数字鸿沟也制约了三农问题的解决.为防止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拉大,我国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综合措施治理城乡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9.
“信息鸿沟”问题已经严重困扰着我国西部地区——当东部地区亟需解决信息过剩问题时,西部地区的学生还很少有人使用过电脑。  相似文献   

10.
《山西政报》2009,(1):31-32
在“数字鸿沟”成为阻碍社会均衡发展的时势面前,中国移动山西分公司没迟疑、不畏难,勇敢地承担起国有骨干企业的社会责任。从2005年开始,董事长、总经理高步文带领全体员工精心策划,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实施农业信息化工程,为农村架设了跨越“数字鸿沟”的金桥。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在北京、广东等全国十个省市的城乡地区开展的针对7~18岁未成年人问卷调查数据,结合对城乡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老师的深度访谈,考察城乡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监管、功能开发等方面的异同,以及互联网对城乡未成年人的赋权情况。研究发现:未成年人触网低龄化,城市未成年人触网早,农村未成年人上网时间长;对网络深度依赖,使用存在泛娱乐化倾向,未成年人更倾向于获取视频类内容,城市未成年人更热衷长视频,农村未成年人青睐短视频;互联网使用过程中的监管存在缺位,农村未成年人青少年模式使用率低;网络安全问题凸显,农村未成年人网络消费问题更普遍。在此基础上,从信息赋权、行动赋权与关系赋权三个维度考察互联网对于城乡未成年人的影响,发现互联网对农村未成年人的赋权效果有限,存在“减权”现象,并由此发现“反向数字鸿沟”问题。最后,从内生动力和外部推力两个维度,探讨学校、家庭、社会如何合力探索一套“内外共作”机制,帮助农村未成年人跨越“反向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12.
杨毅周 《台声》2007,(3):26-28
1947年2月28日,台湾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二·二八事件”。为了反抗当时的国民党政权的独裁统治,台湾同胞发动了“二·二八起义”,展开了一 场轰轰烈烈的爱国民主自治运动。但运动被残酷地镇压,无数台湾同胞的生命、青春和理想被毁灭,酿造了历史的悲剧,给台湾同胞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创伤,给台湾社会制造了深深的鸿沟。  相似文献   

13.
破解数字鸿沟是推动人民共建共享更加美好生活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数字鸿沟主要表现为:地区鸿沟和代际鸿沟并存,物理鸿沟向使用鸿沟转向,数字鸿沟对人们日常生活的负面影响持续加大。同时,我国数字鸿沟的成因主要包括:个体资源禀赋匮乏与抵触情绪、社会支持缺失、数字消费市场供给失衡、政府投入不足与监管不力导致社会成员数字能力发展不均衡等。对此,基于赋权理论分析视角提出心理赋权、服务赋权、技术赋权、政策赋权等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4.
张战勇 《电子政务》2008,(12):75-79
分析了中国目前面临的三大"数字鸿沟"问题:中国与世界、中国地区间以及城乡间数字鸿沟,阐述了构建电子政府的意义,提出了关于填平中国与世界之间、中国各区问以及城乡问"数字鸿沟"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钟智锦  李艳红 《思想战线》2011,37(6):112-117
针对中国403家草根NGO(公益组织)机构的新媒体使用状况的统计调查表明,中国公益组织之间的数字硬件鸿沟(digital access divide)并不明显,但是却存在数字媒体应用鸿沟(digital media application divide),主要表现在不同公益组织在对以web2.0为代表的互联网服务的采纳上存在差异。这种应用领域的鸿沟存在于不同服务领域、不同地区及不同服务对象的公益组织之中。组织的规模、宣传资金的多寡以及对新媒体重要性的认知,都对其采纳和使用新媒体有正向作用。互联网时代公益传播的新局面,将取决于公益组织能否积极迎接新媒体技术的机遇和挑战,获得数字应用能力,以弥合数字应用鸿沟。  相似文献   

16.
苗政军 《长白学刊》2023,(1):123-13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将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这既是满足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的制度化安排,也是弥合老年群体数字鸿沟的必然要求。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生活数字化与人口老龄化之间存在的落差使部分老年人成为数字化传播时代的弱势群体,老年群体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凸显。为此,需要政府、社区、企业、家庭和老年人自身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从优化顶层设计,充分释放政策综合效应、强化数字赋能,加快智慧社区建设、践行企业责任,持续提升数字化服务效能、重视数字反哺,加快推动数字技能代际传递、倡导终身学习,全面提升老年群体数字素养方面帮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等几个层面,为数字时代的老年群体赋能,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数字鸿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新红 《电子政务》2008,(11):12-15
通过对数字鸿沟的由来进行简要的介绍,分析其特征性状,给出了数字鸿沟的定义:指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拥有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的差距;进而对数字鸿沟的分类、数字鸿沟的产生原因,数字鸿沟的影响、数字鸿沟的测算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8.
张新红 《电子政务》2008,(11):50-53
中欧数字鸿沟是指中国与欧盟之间在拥有和使用主要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的差距.重点考察中国与欧盟在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计算机和互联网四个方面存在的差距,考察显示,2007年,中国主要信息技术拥有和使用总体水平比欧盟落后69%.这表明中国与欧盟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数字鸿沟,其中,中国与欧盟差距最大的是计算机,其下依次是互联网、移动电话,差距最小的是固定电话;但从变化趋势看,中欧数字鸿沟呈逐年缩小趋势.  相似文献   

19.
胡优玄 《传承》2011,(31):74-75
"数字鸿沟"是社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引起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由于信息资源获取和利用的不平等,民众不同程度存在漠视电子政务、对电子政务不信任及在过多的政治信息中迷失自我的现象,其结果就是影响政治参与的公平性、导致新的贫富分化以及阻碍政治体制的改革。通过从政治学的视角分析"数字鸿沟"形成的政治原因以及给电子政务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奢侈品是中国中产阶级的精神鸦乡,媒体的这种比喻令人深思。很多国国一两年内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国一两年内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入鸿沟正引发新的社会不满。奢侈段,部分人的过分炫富被欧美人看祟心态西方人有过,在韩国也闹女”风波,印度等新兴国家同费”,以免造成社会分裂。消费的专家提出,“真正低调奢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