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纠纷及其非讼化解决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通过对宁波市鄞州区农村民事纠纷现状的考察,分析了当前农村民事纠纷解决机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为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是适合于农村民事纠纷解决需求的法律产品,能够产生诉讼解纷机制所无法实现的社会效应。主张应借鉴各国ADR中的合理做法,从促进当事人协商解决、完善人民调解,充分发挥行政调解与裁决作用等方面构建农村纠纷的非诉讼解决机制,及时预防矛盾,化解冲突,以确保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迅猛发展和村民法律意识逐渐增强的今天,受市场经济和中国传统文化双重矛盾影响的转化型农村民事纠纷问题日益突出。在和解和调解占主导地位的纠纷解决机制下,本文在分析农民纠纷解决方式选择原因的基础上,从国家、社会、个人三方面,力图构建一个以法治为主导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3.
面对当今社会民事纠纷的多样性、复杂性,由于现有纠纷处理方式优缺点比较突出,无法单独处理各类纠纷,本文希望通过对几种典型民事纠纷处理方式进行优缺点对比分析,找出各纠纷处理方式在处理纠纷过程中的问题所在,并基于此分析,建议建立符合国情实际的多元化民事纠纷解决机制,实现诉讼内外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的相互融合、有机衔接,有效地解决各类民事纠纷,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4.
非讼方式:农村民事纠纷解决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洪浩 《法学》2006,(11):135-142
非讼方式作为民事纠纷解决的方式之一,与诉讼方式并行不悖。其在解决纠纷中有着低成本、高效率、全面性、易执行的特点;这与转型期我国农村民事纠纷的性质与特点具有契合性。在我国推行和谐社会建设的背景下,以非讼方式推进农村民事纠纷的解决具有正当性,非讼方式应成为农村民事纠纷解决的主要途径。同时,非讼方式的有效运作需要与国家司法权协调互动。  相似文献   

5.
周永恒 《山东审判》2008,24(1):59-62
本文以农村的民事司法现状为切入点,通过对农村司法现象进行理性分析、总结,深入探析研究农村地区产生司法困境的原因,并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立场出发,提出了有效解决农村民事纠纷的司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民事纠纷的多样性,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也必须相应于当事人的需求而多元设计.人民调解协议能否被赋予强制执行力是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中的瓶颈.最高人民法院试点的人民调解协议诉前审查确认机制仅解决双方当事人无争议的人民调解协议转换为执行依据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量的非讼机制结果的执行.应通过特殊的执行许可宣告程序,赋予人民调解协议等非讼机制结果的强制执行力,使诉讼与非讼具有一定的衔接转换可能,以使当事人的权利能够适时和适式的实现,既能减少法院的司法负担,又节省当事 .人进行诉讼的劳务费用支出.  相似文献   

7.
诉讼内外纠纷解决机制的分流、协调与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民事纠纷解决机制存在效率低下的弊病,难以充分发挥其解纷功能.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诉讼内外纠纷解决机制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应当在合理分流纠纷的前提下,分别建立人民调解制度、仲裁制度、行政处理及涉法信访等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与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有机衔接,达到诉讼内外纠纷解决机制的功能互补与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
民事纠纷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要求多元的纠纷解决机制。源于人之主体性要求的“意思自治”原则在各种民事纠纷解决机制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作为成长中的法治国家,在法治信仰、司法权威没有普遍确立的今天,构建“合意”优先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以满足国民对公正司法日益增长的需求是当前较为现实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侯登华 《山东审判》2005,21(3):88-90
民事纠纷作为社会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属私法领域①。它具有纠纷当事人主体地位平等、内容仅涉及民事方面的权利义务、纠纷有可处分性等特点。与民事纠纷的这些特点相对应,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包括了从属于自力救济范围的当事人和解至社会救济的调解、仲裁,再到公力救济的民事诉讼等多种形式。民事诉讼作为国家公权力(司法权)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机制而存在,其目的同和解、调解、仲裁等纠纷解决机制一样,也是为了止纷息争、解决纠纷。因此,本质上说,民事诉讼是私法诉讼,强调私法自治②。诉讼中,当事人处分权应居于主导地位,正因为如此,不告不…  相似文献   

10.
农村集体财产纠纷解决模式主要包括诉讼、仲裁、行政处理、调解、和解、信访等方式,这些解决模式于实务中各有利弊,纠纷当事人往往从自己利益角度出发进行选择。然而,为了切实地保护农村集体及其成员的利益,农村集体财产所有权和使用权权属纠纷由行政机关解决不妥,应由法院作为民事纠纷直接受理;土地征收标准纠纷不应以行政方式解决且产生终决性效力,应界定为民事纠纷,赋予法院享有此类纠纷的最终决定权;集体财产收益分配纠纷应明确引发纠纷的集体财产分配方案属于一种特殊法律行为类型,法院应受理此类纠纷。同时,现行农村承包纠纷仲裁存在的弊端甚多,应将其纳入《仲裁法》的仲裁范围。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第三方"出现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现行的医疗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结合"第三方"在解决纠纷时所表现出来的优势及其在解决民事纠纷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在我国医疗纠纷的解决机制中引入"第三方"方式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作为民事纠纷第三方解决的两种基本方式,裁决与调解关系的处理关涉到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整个系统。以纠纷解决的思维模式为视角,可以发现裁决主要以"法条主义"为指南,采取"切片性思维";调解主要以"合意主义"为指南,采取"整体性思维",二者对于法律实施和纠纷解决各有其功能上的优势与欠缺,应各得其位,相互弥补。但在法治背景下,调解的"整体性思维"较之于裁决的"切片性思维"更能实现法律实施和纠纷解决的公正性、合理性、和谐性和经济性,因此在诉讼内外的整个民事纠纷解决机制中具有优先适用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论消费者纠纷专门仲裁解决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伟  常廷彬 《河北法学》2007,25(11):14-17
消费者纠纷属于民事纠纷的一种,但其有自己的特点.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纠纷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解决方式得以化解,但多元化的解决途径其实并不多元化,尤其是具有迅速、便利和准司法性质特点的仲裁机制的作用没有被发掘出来.在分析消费者纠纷各种解决方式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消费者纠纷专门仲裁解决机制的若干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
合意解决纠纷是替代法院审判的一种纠纷解决机制。在民事诉讼中,合意解决民事纠纷机制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在解决行政争议中,合意解决行政争议一直没有被给予足够的重视。我国应在行政诉讼中适时引入合意解决纠纷机制,并逐步完善之,使之成为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利益、保障行政管理活动有效进行的重要制度。  相似文献   

15.
张海滨 《证据科学》2003,10(1):21-23
由于在纠纷解决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简便、经济、快捷、专业性及保密性强等优点,代替性纠纷解决机制--ADR(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解决民事纠纷的一大趋势.我国现行医疗纠纷解决机制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革与完善.根据我国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将SDR引入医疗纠纷领域是一条快速、有效地解决医疗纠纷的途径.医疗纠纷的代替性解决机制主要包括仲裁、调解以及和解. 这三种纠纷解决方式各具特点,适用于不同情况下医疗纠纷的解决.  相似文献   

16.
解决民事纠纷并非是司法机关的专有权力,行政机关也可以解决民事纠纷。行政机关解决民事纠纷是历史的产物。完全的权力分立和绝对的均衡是不可能的,司法权的部分可以交由行政机关行使。社会的发展要求行政机关不能只充当"守夜人"的角色;ADR的兴起彰显了行政机关解决民事纠纷的优势。只要能够使诉讼成为解决民事纠纷的最权威的、最终的法律途径,行政机关解决民事纠纷作用的发挥与建设法治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发展中的中国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的普遍存在,而引发了大量的证券民事赔偿纠纷。文章从非讼解决机制与诉讼解决机制出发,探讨了证券民事纠纷的和解、调解、仲裁与诉讼的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8.
李可 《时代法学》2009,7(1):59-63
通过几则案例对唐宋时期寺院内部的民事纠纷解决状况进行了考察,发现这一时期寺院内部民事纠纷的解决有浓厚的神意色彩,并且以团体内部解决为主,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诉诸官府。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经济高速发展,民事纠纷案件不断增加,社会矛盾不断尖锐,运用民事诉讼调解手段解决纠纷势在必行.但查阅我国的法律内容,民事诉讼调解并没有系统的规定.其作为多元化矛盾的纠纷解决机制,无论从当前的社会环境还是大的国际环境来看,都有完善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梁平 《当代法学》2011,(3):118-127
我国二元结构的社会现实条件和当事人的解纷实际需求实质性地塑造着我国解纷机制的样态.从对基层民众所经历的民事纠纷类型、解纷选择的偏好以及对解纷结果状态认知的实证分析来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必须回应地域解纷差异的需求,策略性发展解纷机制,深化解纷机制的公益性运行与市场化运行机制,建立多元解纷体系的保障促进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