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武汉一5岁女孩,因父母认为幼儿园小孩都有特长,花1.5万元报了12个兴趣班。“十一”前,女孩因受不了,而用手、头撞墙,手上还被撞出血。如此高强度、高频率、宽范围地参加12个“兴趣班”,即使成年人,恐怕也难以经受得起这种名为“厚爱”,实乃“折腾”和“摧残”的魔鬼般强化训练安排。任何事情都过犹不及,  相似文献   

2.
不知读者们注意到没有,“盗版”一词近年来已经逐渐成为流通领域出现频率最高的“舶来品”之一了——80年代我们所说的“盗版”,只不过是某某畅销书被非法出版;到了90年代,人们最常见的就是地摊上摆放的许许多多的磁带唱片,而这些能够被热卖的唱片往往是汇聚了10几首当年最流行的单曲的;因为当时经济还拮据且又十分现实的“追星族”,  相似文献   

3.
北京电视台的电视主持 人元元说过这样一个 段子:为了能让孩子“早日成才”,一个刚刚3岁的小孩,在家里接受了三语教学。父亲跟他讲英语,母亲对他说日语,爷爷、奶奶则说的是汉语。后来,大概谁也没想到,这小孩失语了,索性不说话,改打手势比划了。不知是孩子的语言系统乱了,还是又学了一门哑语。  相似文献   

4.
郭志超 《台声》2001,(2):46-47
古往今来,民族、文化有共同渊源的闽台两地具有许多同形质的文化习俗,蛇崇拜就是其中之一。  闽越是古代百越民族的一个分支,居住在福建。蛇崇拜是闽越重要的文化特质。闽越以蛇为图腾,认为蛇是其祖先,“被发文身,以象鳞虫”。东汉高诱注:“被,剪也;文身,刻画体内,黥其中”。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闽,东南越,蛇种。后来,闽越人逐渐融入南下的汉族移民,某些文化包括崇蛇也被采借并变异为汉族习俗。清代郁永河《海上纪略》记载:“凡(福建)海船中必有一蛇,名曰‘木龙’,舟船成日即有之,平时曾不可见,亦不知所处,…  相似文献   

5.
时光倒退二十年,即使倒退十年,“扫黄打非”这一专用术语,恐怕不少国人还不知何意。可现在连一些小孩都能够回答这一词语的含义。从某种程度上讲,“黄”、“非”已经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扫黄打非”已经逐渐被广大人民群  相似文献   

6.
成都的承诺     
成都的名头很多。因曾经满城芙蓉花而被称为“蓉城”;因名满天下的蜀锦被称为“锦官城”;因“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被称为“天府之国”,而今又因为残疾人幸福指数的提升而被称之为“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  相似文献   

7.
“出草”:一个猎头习俗的文学社会学旅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草”猎人头,是一种消逝了的先民习俗,并非台湾原住民独有,但对“出草”的书写,却是台湾近代以来活生生的文化载体。“出草”在战后台湾文学中被呈现的面容,或诉说了几百年间原住民族的生存、抗争历史;或寄托着知识者缘少数族群问题进行的社会批判与反省,甚而,对萎弱的现代人格之出路的想象;或在当代意识形态与文化消费的背景下,成为某些主流论述——譬如多元文化主义——的注脚。本文追寻“出草”的文学旅程,一以探求战后知识者响应其时代、探寻思想出路的多重样貌;一以理解台湾的文化生态与现实政治。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湖南省临澧县城关司法所走进一男一女。一进门、他们就争吵起来。不用问,这又是一对要离婚的夫妻,有着多年办案经验的所长郑文普迅速作出判断。对方自找介绍,男的叫王常清,35岁;女的叫曾召兰,32岁,系本县寒溪村人,双方自愿要求离婚。郑文普通过询问,了解到他们1990年结婚,男方系再婚,以前离婚时负责抚养一个小孩,现在再婚后又生了一个小孩,婚前双方无财产。离婚的理由是感情破裂,“三天一打架”。在离婚后抚养小孩和财产分割上,双方协议男方负责小孩的抚养费,只要工部安演尔自行车和4000元现金,女方负责抚养小孩,…  相似文献   

9.
罗时光 《前沿》2010,(18):122-124
中国近年出现国学热,然而很多中国人却不知“国学”二字乃来源于日本,更不知日本“国学”之真实意涵。其实,日本的所谓“圄学”就其内容而言,其本质乃是对中国文化尤其儒家文化的全面绝对彻底的排斥、否定、蔑视、攻击乃至歧视,是对中国文化的羞辱,更是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屠杀中国人民、歧视华人的根本理论依据及精神源流,可谓是沾满中华民族鲜血的刽子手,亦是战后至今日本政治反动右倾、军国主义阴魂不散之深刻精神底流。因此,其“国学”二字就实在可谓是中国的“国耻”,是中国文化乃至中华民族耻辱的象征。  相似文献   

10.
张映泉 《政策》2002,(6):62-63
这是一条宽阔美丽的大道:黑色的面,白色的线,绿色的草树,银色的护栏;如画毯铺向天宇,莽苍苍融入雾霭,瞻前不见头,顾后不知尾。它北抵北京,南达珠海,是谓“京珠”。  相似文献   

11.
法国作家雅克·迪泰特在其新书《生活得更富裕》中描述了加入“女女同盟”进行消费女性的特征:她们收入不菲;日常生活中精打细算;喜欢旅游和文化开支。这种新的女性网络关系应被理解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用最少的钱享受生活。它可以避免过度负债的危机,所以对于社会发展来说,这样的消费者是“精明”、“负责”、“积极和可持续”的。在国内,也出现了一些新型的消费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英雄     
一日,偶得闲暇,躺在床头,闭目养神。忽听见六岁的儿子正和邻家的小孩“论战”。 “我是令狐冲!”儿子说。 “我是小李飞刀!”邻家的小孩也不甘示弱。 “我有独孤九剑!” “哼!我有吸星大法。” …… 听着,听着,我不禁哑然失笑。感叹于现在六七岁的小孩就有这么多的“新名词”和丰富的“知识”。这当然得归功于电视这个大众传媒。一个接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曾在“礼”的氛围中熏习了数千年,至近现代则爆发了激烈的毁弃礼教的思想运动。“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近10余年中国经济的腾飞,社会物质财富有效地增长和积累,为“礼仪文化”的兴起和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然而,时下“礼仪文化”的种种现象,既给人以喜,又给人以忧。就象有人指出的,“仓廪实而不知礼节”也是很常见的。因而我们有必要从正面提出“重建礼仪之邦”,以此唤起一种自觉的意识,陶铸一种自觉的行为;并通过理论上的探讨,来引导当代“礼仪文化”的健康发展,推进中国文化的现代化。重建礼仪之邦:“…  相似文献   

14.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的希望。如果毒害了儿童的心灵,儿童的灵魂就会被扭曲,社会就会畸形发展。在“生活中的尴尬”片段中看到了这样一组镜头:某妇女带着一个小孩在乘公共汽车,这时售票员小姐提醒了一下身边的年轻人:请给带小孩的同志让让座。这时,年轻人马上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这位带小孩的妇女。这位妇女和小孩坐下后,小朋友很礼貌地说了一声“谢谢叔叔。”这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让座的人视方便别人为方便自己。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帮人的基本准则。小朋友回过头来说声“谢谢”是对别人的友爱的一种回报,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相似文献   

15.
张远秀 《现代领导》2001,(12):35-35
修水,是一个被层层叠叠的群山抱得严严实实的山区县,“大山之围”,限制了它的发展。在历史上,它曾实现过文化的“突围”,大文学家、大诗人黄庭坚从修水走向全国,成为一代文化巨匠;和王国维齐名的国学大师陈寅恪也是修水人;它曾完成过革命的“突围”,秋收起义的“蓄火”之地——红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从修水发步,成燎原之势……  相似文献   

16.
我校是一所有86年历史的老校。现有教职工156人,其中高级教师36人,中级教师71人;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44人,占总人数的28%。几十年来广大教师在“教书育人”园地上辛勤地耕耘,为四化建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合格人才。但也不可否认,在新的历史转折时期,由于各种原因,社会上不正之风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教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直接和间接影响了教师在学生、家长、社会中的形象;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再铸师魂是当务之急。几年来,我们的做法是:一、师德教育要“有意”与“无意”相统一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科学…  相似文献   

17.
自然的孩子     
与一位3岁孩子的母亲聊天,她说平时很忙,每周只有一天能陪宝宝玩耍,但却不知该怎么既能和孩子消磨这一天的时光,又能有所长进。于是,她为孩子报了一个早教班,学费不菲。“很多同龄的小孩在一个大大的教室里,有外教老师带领大家学英文、听音乐、做游戏。早教中心还发了一套DVD,回家可以自己跟着电视机唱歌跳舞。”  相似文献   

18.
七岁孩童子     
木林 《现代人事》2003,(10):44-45
七岁,正是无忧无虑、嬉戏玩耍的年龄,忽然在一天晚饭后掌灯时分,被父亲叫到面前,正色说道:“不能再游逛了,从今天开始,要上学读书了!”并且随口吟出一首不知是谁写的涛来:“七岁孩童子,当今人学初,要知今古事,需读五车书。”  相似文献   

19.
对于吃,我国有京、粤、川、鲁等八大菜系各踞一方,争奇斗妞。烹调上;讲究色、味、形,美不胜收;食用上,则讲究卫生、科学、文明。这一切,足以说明我们民族的创造性智慧,也从一个方面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钠灿烂辉煌。然而,这独具民族特色的“吃”文化一旦与公款嫁接,演绎为公款特色时,立刻霉烂变味,淮桔为权,冷了‘文化”,而只剩下贪婪之吃,荒唐之喝了。据有关资料披露,1994年全国公款吃喝1000亿。有人计算,1000亿相当于百元大钞叠一米高,排j3公里长。公款吃喝不知喂肥了多少吃“馆饭”的老爷,损坏了多少副好端端的肠胃,抛…  相似文献   

20.
毕玉华,今年43岁,身高1米,患保儒症,系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颜庄镇滥头村人。他在别人眼里被看成是一个“废人”,但他偏不认这个理,要向命运抗争,做一个残而不废的人。像他这样的身体,没有文化,家庭条件又十分贫寒,又能去做什么呢?毕玉华苦苦地思索着、追寻着,不知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最后终于选择了缝纫。学缝纫,对于手脚不灵便、又有脊椎疼的毕玉华来说难度可大了,但他没怕。在民政部门的帮助下,买了一台缝纫机,只身来到沂源县城,开始学习缝纫技术。对于一天学校未进的毕玉华来说,听起课来真费劲。别人是用笔记,而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