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长征》2011,(7)
编者按: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今年的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伟大历史性时刻。为此,万众欢腾,举国欢庆。在这样一个历史性时刻,我们不禁回想起过去的峥嵘岁月,回首中国共产党90年间那一步步遍及中华大地的坚实的足迹,因为这些光辉的足迹记载和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发展的史实。吉林——虽非革命圣地,但是,吉林大地上所留下的党的历史足迹同样彪炳千秋、光照万代。中国共产党在吉林的早期革命活动、东北抗日联军在吉林留下的壮士身影、解放战争中展现在吉林大地的一幅幅战争画卷,这些无疑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的  相似文献   

2.
初冬,当陇南还是一片绿色的时候,河西已是白雪皑皑。从河东的定西、天水,到陇南,再到河西的武威、张掖,在20多天我刊组织的回访过去宣传过的典型人物采访活动中,记者感受着奉献在陇原大地这片热土上的共产党人的精彩人生。他们虽身处基层,却不放弃责任;他们默默奉献,却无怨无悔;他们一路艰辛,却步步坚实。他们是时代的楷模,是陇原的脊梁,是我们共产党人的骄傲。他们用辛劳、汗水和全部心血谱写着永远的奉献之歌。  相似文献   

3.
永远的追寻     
《当代贵州》2011,(20):27-31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地播下了红色的革命火种。90年路漫漫,岁月如河,几度惊涛,无数中国共产党人背负着革命理想艰难前行,将深沉的爱与希望融入贵州这片红色的土地。他们,怀抱激情与梦想,在困境中寻找希望,挽革命狂澜于既倒;他们,穿越黎明前的漫漫长夜,以钢筋铁骨迎向枪炮,笑问生死,俯首屠刀;他们,潜伏在敌人的心脏,九死一生,用一封封谍报传递着革命情报;他们,用爱、生命和激情,诠释共产党人追求真理的永恒信仰,构筑起中华民族昂扬不屈的脊梁。  相似文献   

4.
20世纪20年代初期,辽宁在封建地主阶级、反动军阀和帝国主义的统治下,笼罩在一片黑暗中.我们的革命先辈、中国共产党人的先驱,为在辽宁大地上创建中国共产党组织,播撒革命火种,辽宁许多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革命足迹,甚至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今天,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之际,我们深情缅怀革命先辈为辽宁党组织奠基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并以无比敬仰的心情向他们表示永远的怀念和无限的哀思!  相似文献   

5.
20世纪20年代初期,辽宁在封建地主阶级、反动军阀和帝国主义的统治下,笼罩在一片黑暗中。我们的革命先辈、中国共产党人的先驱,为在辽宁大地上创建中国共产党组织,播撒革命火种,辽宁许多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革命足迹,甚至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今天,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之际。我们深情缅怀革命先辈为辽宁党组织奠基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并以无比敬仰的心情向他们表示永远的怀念和无限的哀思!  相似文献   

6.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八周年座谈会上,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指出:“讲正气,就是要坚持和发扬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与革命气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和保持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7.
如今,一些人在刻意戏说历史、歪曲历史、重构历史,特别是对党的历史人物进行解构,甚至亵渎。这是对党史的不敬畏。列宁讲,忘记历史等于背叛。从这个意义上讲,不敬畏党史,也是一种背叛。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恩格斯说:"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共产党人的一切。  相似文献   

8.
由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党史研究室、省文化厅、省档案局联合举办的《党的光辉照广东——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图片展览》,今天隆重开幕了。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对此表示热烈的祝贺!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80年,是全体共产党人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的80年,是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振兴中华而奋勇前进,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使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巨大变化的…  相似文献   

9.
一腐败,历来为中国共产党人所不容。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们党就一直在为保持共产党人的纯洁性而进行不懈的努力。且不说历史上我们党所进行的历次  相似文献   

10.
坚持真理、刚正不阿是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干部应该具备的优秀品格。这一品格体现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共产党人的革命气概。我们的党和政府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为最高标准的,因而我们的领导干部就必须时时刻刻为人民的利益而坚持真  相似文献   

11.
桑田 《湘潮》2023,(3):20-21
<正>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加强党的建设,对党的建设这一问题的认识也随着历史进程逐步深化。毛泽东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科学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深入思考和总结党的建设这一问题。1939年10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共产党人》刊发毛泽东撰写的发刊词。《〈共产党人〉发刊词》(以下简称《发刊词》)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基本特点,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8年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中国革命三大法宝。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91周年之际,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与我们见面了。这是将近一个世纪,中国共产党为理想和信仰前赴后继、壮怀激烈的故事;这是中国产党人为实现国家独立、民族富强、社会公平奋勇前行风云涤荡的诗篇。让我们放下心中的浮躁,耐心倾听于我们的信仰故事,追索共产党人信仰的源泉,探寻行并坚守信仰的高贵灵魂内在的生命力量。伟大的信仰吸引着伟大无私的灵魂,并使他们得  相似文献   

13.
正95年前在苦难深重的中国,一个伟大的政党横空出世,她就是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九十多年的光辉灿烂,九十多年的饱经风霜。党是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路,党是一把钥匙,打开我们阴暗已久的心扉,党是丝丝春雨,洗涤着我们的心灵,党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哺育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献给为解放锦州做出突出贡献的锦州地方党组织。67年前,在辽沈大地上爆发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大决战。我中国人民解放军以  相似文献   

14.
阿里共产党人颂益西加措李狄三、孔繁森……西藏,阿里,那恢宏的高天广地间,回响着许许多多共产党员的名字。这片大地因他们而永恒,这里的天空因他们而湛蓝。李狄三和英雄先遣连1950年8月1日,新疆军区独立骑兵师一团保卫股股长李狄三,以团党委和工委的代表身份...  相似文献   

15.
正时间是最客观的尺度,丈量着前行的步履,标注着奋斗的艰辛,沉淀着精神的价值。"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一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刻写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闪耀着"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相似文献   

16.
正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首次阐述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伟大建党精神充盈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支撑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始终激励我们朝着实现共产主义不断前进,鞭策我们在民族复兴伟业中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向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发出了"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的伟大号召,是对历代治乱兴衰周期率和我们党的奋斗历史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重大思考。作为走过百年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既感受到人民的伟力,也体悟到信仰的伟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的同时,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初心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浓墨重彩地描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沧桑和共和国大半个世纪的历史,颂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牺牲、奉献和担当精神,阐明了党面向未来、面对挑战的执政理念、方略和使命。这是全党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是指引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献,特别是讲话中的八个"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激励共产党人继往开来的时代最强音。  相似文献   

19.
信仰的力量     
《党史文苑》2011,(12):5-10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90年的光辉历程。90年来,我们党集中了大批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保持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付出了最大的牺牲、作出了最大的贡献。是什么使共产党人如此先进和有力量?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本刊特邀9位党史工作者,分别就共产党人"信仰的力量"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党的建设》2011,(7):1-1
(一)1921-2011,中国共产党迎来了90华诞。 这90年,于古老中华,只不过是短暂的瞬间。但这段岁月,因为镌刻着“中国共产党”这个伟大的名字,必将彪炳史册,光耀千秋。 这90年,于陇原大地,同样辉煌灿烂。在党的温暖阳光照耀下,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带领陇原儿女书写下改天换地的壮丽诗篇。 (二)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