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多元主体参与国家治理越来越受到重视。重视民意、获取民意、政民互动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民意有效地弥补了传统媒体反映民意不足的缺陷,同时也对党领导下的多元治理提出了挑战。网络民意主要特点:参与者数量多、结构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个体自主发声、干扰因素少,相对真实;关注社会议题、提出建设性动议,具有公民参政议政的功能性;网络民意对国家治理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政务微博作为政民互动的新媒体工具,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即进入舆论,信息及时;微博互动,及时回应;交流互动,理清问题;主动披露,引导舆论。但政务微博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局限:即身份模糊,形象不清晰;形式自由,顶层设计不够规范;面对批评言论,应对处置能力较差;追赶潮流,有名而无实。正确认识与有效发挥网络民意与政务微博的作用,对于党和国家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务微博在网络民意收集与处置中的作用改进体现在:明确身份,标准化运营;停止狂热,有效整合;持续发声,应对突发;及时互动,线上线下互相配合。网络民意与政务微博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提升路径:完善制度建设,将政务微博作为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有效途径;鼓励党政干部认识网络民意,学习舆论、传播知识;完善舆情引导与管理,加强党在关键点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为公民政治参与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重塑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格局。在经历了萌芽起步、快速发展、整合发展、规范发展四个阶段之后,网络政治参与已成为我国公民一种全新的政治参与形式。实践中,网络战略相对滞后、网络内容良莠不齐、网络舆论引导不足、网络法治亟待加强等严重制约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有序发展。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网络政治参与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需要强化顶层设计,提供网络政治参与战略保障;加强内容建设,掌握网络政治参与话语主导权;强化舆论引导,优化网络政治参与环境;健全网络法治,规范网络政治参与秩序。  相似文献   

3.
西方发达国家互联网使用较早,网络社会发展较为成熟。这些国家在网络社会治理、网络社会意识形态建设中,注重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注重治理方式的多样化、注重对网络内容的管制、注重对网络舆论的引导、注重对网络主体的教育,以及积极利用互联网新技术的传播规律,潜移默化的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价值观的传播等具体做法,对于我们加强和改进我国网络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网络信息化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也在快速上升。网络是国家的一个疆域,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因此应当深刻认识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网络发展与管理方针的内涵,并以之为标准审视我国网络法制建设和舆论引导的现状,探寻法制建设和舆论引导的路径,即实现在制度、体制、政策、工作方面的整合与创新,促进网络发展管理能力提升与网络参与主体自觉自律的良性互动,实现网络安全与效用最大化目标。  相似文献   

5.
谣言与群体性事件如影随形,贯穿于群体性事件的全过程,对群体性事件爆发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湖北石首“6.17”事件中网络谣言肆虐凸显了当地政府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薄弱与不足,包括政府网络舆论引导意识淡薄、信息公开机制不健全和网络舆论引导方法、手段落后等.加强政府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建设,实现网络谣言的有效治理,必须增强领导干部的网络媒介素养,提高网络谣言防范意识、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坚持“疏堵结合”,转变政府网络舆论引导方式和坚持舆论引导主体多元化,构建网络舆论引导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胡献忠 《党政论坛》2012,(10):33-35,1
胡献忠的"虚拟社会管理二重性探析"一文指出,总的来说,互联网主要是在公布信息、引导舆论、集结公众、实施监督等方面提供平台,发挥基础性作用。如何引导新媒体客观、全面地反映事情真相,如何加强青少年网民的网络公德建设和网络行为规范,如何引导广大青少年网民通过互联网进行有序社会参与,是各国政府都在备加关注并努力为之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正>在善治的理论基础上,基于政治安全的网络舆情治理模式创新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治理主体创新——从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在治理机制中,由于政府、社会组织和志愿部门等主体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网络,对网络舆情的管理也是一个上下互动的过程,其主要是通过合作、协商等方式来实现管理目标。(2)治理理念创新——从舆论管制向舆情引导转变。首先,鼓励培  相似文献   

8.
郑春勇  张苏敏 《公共管理学报》2013,10(1):98-106,142,143
网络世界里普遍缺乏宽容精神。如何提高网络宽容度、建设网上和谐社会是政府和学术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在对"网络宽容"的内涵和类型进行初步界定的基础上,运用网络宽容度量表对强国论坛和天涯论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官方论坛网络宽容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总体上要好于"草根"论坛,而网民的群体特征、商业利益、舆论氛围和现实社会矛盾则是影响网络宽容度的主要因素。因此,改善网络社会治理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优化网络舆论引导格局,尽快打通"两个舆论场";强化规制,减低不正当政治经济因素的干扰;区别对待,对不同的网络群体采取不同的引导策略;回归现实,重视解决长期积累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9.
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是政府公共管理和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迫切需要,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使政府的社会服务更具有可选择性和向"公共服务"的治理理念转变。网络技术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导致辨别网络政治参与信息真伪的困难性、非理性化发展对国家公共管理职能的不利影响。积极引导和培育公民社会、非政府组织等民间组织,转变政府管理社会的职能,建立健全公民参与机制,形成与公民政治参与的良性互动回应机制。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助推了"后真相"的演化。"后真相"现象下,事实真相被虚化,情感和自我感受成为价值判断的依据,网络舆论引导面临严峻挑战,部分民众心理焦虑感上升,主流价值观淡化,情感自发性行为增加,网络集体行为之下极易爆发网络暴力。要求我们依法治网和以德治网相结合,完善网络参与主体责任制,提高网民网络媒介素养,抑制非理性的情感宣泄,使法治、理性、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萦绕网络舆论空间。  相似文献   

11.
王坤 《学理论》2014,(2):236-238
由于高校和大学生自身存在的特殊性,加之当前自媒体强势占领高校信息传播主阵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又面临了一些矛盾和敏感因素,极易引起网络舆情。加强和完善自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更新管理理念,拓展管理思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加强舆论引导,促进舆论管理;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2.
虚拟社会和真实世界是网络政治兴起的两个维度。网络社会的虚拟性要求培育网民公民意识、整合公共网站资源、破解信息利益割据,规范、净化和平衡网络政治信息流;同时要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治理,发挥政府、网络媒体、非政府组织对网络舆论的引导作用。网络政治的真实性要求从预警力、判断力、处理力、反思力入手全面提升政府的网络政治回应力,并注重提升政府官员的综合素质;同时要创新政府网络政治回应机制,建立政府网络政治回应评价系统和网络政治回应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13.
《行政论坛》2019,(5):65-73
进入大数据时代,网络社会日趋活跃,网络共同体渐趋形成,而网络舆情的治理更是成为网络社会治理的热门议题。近年来,既有的网络舆情治理存在较为明显的"内卷化"与路径依赖问题。通过对网络舆情治理的起源与分类进行梳理,总结中国既有的网络舆情治理路径,即基于政府主导、多主体参与思维的"回应治理路径"和基于法治思维的"法制治理路径"。基于此,对二者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得出其失灵的深层逻辑:治理目标逐利化与治理主体单一化,致使其未能有效应对预期风险较高的隐性风险类网络舆情。有鉴于此,提出将目标重塑与主体重组后的"技术治理路径"嵌入到既有舆情治理机制中,针对显性风险类与隐性风险类网络舆情采取不同的治理路径,以找到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有效治理的另外一块拼图。  相似文献   

14.
社会资本理论为农村民间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奠定了社会网络基础,推动了农村民间组织建立社会信任,促进了农民合作,规范多元主体参与。但是,农村民间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网络、信任和规范缺失也影响了治理的绩效。要促进我国农村民间组织更好地参与乡村治理,实现乡村的良性治理,应促进公民参与,引导社会网络良好发展、提高民间组织活动透明度,重拾社会信任、加强农村民间组织立法和制度建设,规范社会资本运行。  相似文献   

15.
杜彧韬 《求知》2012,(9):38-39
作为公众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网络舆情不仅是公众明确社会意识、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体现,也是公众实现自身权利、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渠道。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舆情的社会影响力正在不断加强,但有被极度"放大"的趋势,因此,对网络舆情的管理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领域。改变以往的问题视角和单一的控制模式,在加强舆论引导力的基础上.鼓励公众共同参与.正在成为网络舆情管理创新的新取向。  相似文献   

16.
《行政论坛》2019,(6):129-132
新媒体为公民网络参与开辟了新渠道,激活了公民网络参与热情,提升了公民网络媒介素养及文化水平。然而,公民的网络参与及其引导依然存在多种问题,即公民媒介素养不足导致网络参与低效化,主流媒体回应机制不健全削减了公民的参与热度,复杂的舆论环境干扰了公民的理性网络参与,公民网络参与缺乏健全的法制保障等。解决上述问题,应提升认知,积极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强化制度建设,努力夯实法制保障;搭建信息平台,激活公民网络互动;构建"三位一体"的舆情引导模式,激发公民网络参与热情。  相似文献   

17.
网络监督:反腐倡廉的新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监督具有增强公权能力、降低法律监督成本、减少腐败行为、推进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的功能优势.目前,我国网络监督呈现出勃勃生机,但也存在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暴力侵犯个人权利、网络监督缺少制度化的规范和管理等问题.推动网络监督良性发展,应建立和完善网络监督的制度化平台,保障举报信息的及时处理与反馈;加强管理调控,保证监督权不被滥用;重视主流网站舆论的引导作用,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积极培育网络社会的自律精神;推动对网络监督认识的提高和深化.  相似文献   

18.
自媒体时代的网络发展,具有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要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必须加强网络立法,用法律制度规范和约束自媒体;加强网络公德伦理教育,全面提升民众网络素养;大力发展多渠道媒介融合,多角度多方式壮大网络主流思想舆论阵地;把握信息传播规律,完善舆情应对的运行方式,增强自媒体治理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加强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自律,严格执行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管理部门公信力。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互联网进入web2.0时代,一种新型的结社方式"网络结社"应运而生。当下,网络结社管理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例如缺少政策法律规制,缺乏相应管理体制机制,尚未形成培育与监督网络结社良性社会氛围,等等。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参与网络结社管理是其职责所在,同时具有职能优势、政策优势和组织优势,因此是切实可行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参与网络结社管理,其根本目的不在于"管",而在于"引导网络结社健康发展,促进网络结社发挥作用"。具体来说,就是促进网络结社实现合法化存在、规范化运作、可持续化发展和专业化监管的四项目标。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参与网络结社管理的具体途径是:围绕"合法化存在"目标,建立健全网络结社监管的法律法规;围绕"规范化运作"目标,建立完善网络结社监管的体制机制;围绕"可持续化发展"目标,培育、引导和支持网络结社健康有序发展;围绕"专业化监管"目标,借助技术手段创新网络结社监管。  相似文献   

20.
在互联网技术深度发展和互联网使用日趋广泛的今天,网络舆论的传播速度和社会影响力也日益扩大。本文在对网络舆论概念的廓清基础上,对网络舆论特征引入新的解析,并预测未来我国网络舆论的发展趋势,得出网络舆论主体的理性精神和社会责任将逐步增强,政府的舆论引导能力和制度体系建设将不断完善,网络舆论终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