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经常使用"一票否决"的指标,从我国各地典型的17种"一票评估"指标来看,无疑彰显了几种规律性命题,即它们是对社会热点问题采取的一种"救火式懒政"行为;是对民怨较大问题采取的一种"救火式庸政"行为;是前现代的"救火式极端化行政"行为;是将绩效关键点转嫁给下级的"救火工具"。这些规律性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地方政府的行政模式还未实现从"救火行政"向科学管理的跃升,将来必须实现行政模式升级方可解决"一票否决"日渐泛滥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宪政体制有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它虽注重权力监督,但并不强调权力的相互制衡.再加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取单一制进路,这就决定了政府是否依法行政不仅仅取决于本级人大的监督和法院的司法审查等外部权力的制约,而根本上来自于行政系统内部的自上而下的推进.但此种推进“链条”过长,“推力”传导到地方政府已大为损耗,加上上级的“供给”与下级的“需求”难以匹配,地方政府依法行政在短期内可以依靠中央政府的强大推力有所作为,但从较长时段来看,地方政府的依法行政的可持续性则须寻找永续不绝的动力源泉并进而构建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动力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3.
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一项比经济体制改革更为艰巨的系统工程,政府在这项工程中无可争议地处于“主角”地位,但“主角”绝非“独角”。服务型政府建设只有在党和政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政府和社会的双向互动中,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从地方治理的视角分析地区行政垄断的行动逻辑,它在短期内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提升官员政绩,但不利于市场整合、产业分工和技术创新,并必将成为经济集约发展的制约因素。鉴于此,有必要强化对地方行政行为的监督约束,促进地方政府间良性互动,促使地方政府从招商引资竞争转向公共服务竞争。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政府执法理念也由命令式执法逐步向服务型执法转变.行政指导作为一种能够灵活适应各种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管理需要的“柔性执法”方式,越来越广泛地为我国政府所采用.但是,由于立法的滞后性,我国目前还没有任何关于行政指导的立法,行政指导行为的作出和实施只能由行政机关根据行政实际的需要自由裁量决定,而行政相对人由于行政主体的行政指导行为遭受损害时更是救济无门.从依法行政和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我国必须加强和完善行政指导的相关立法.又由于行政指导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执行性,因而对行政指导的法律规制,更重要的应该是程序法规制.  相似文献   

6.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在四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国家的地方行政层级体制不断发展和更新,在此背景下,地方行政层级呈现出二级制与三级制重复循环往复的规律性变化。地方行政层级如何进行设置,它关系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处理问题。在当下建设责任政府、高效政府的要求下,对地方行政层级进行改革成为行政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在积极推进之中。鉴往知来,总结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的嬗变规律,对于推进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龙宁丽 《行政论坛》2008,2(3):93-95
1978年的公务员改革在美国公共人事行政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它借鉴了新公共管理的某些实践,创建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功绩制的高级公务员制度.美国高级公务员制度在提升技术性回应方面的主要实践是引入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具体在于: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强化激励机制,赋予各联邦机构一定的管理弹性和自主权.技术回应模式赋予了政府很强的公共行政能力,使高级公务员的行政控制技巧得到提升,但它也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的缺陷:管理主义的泛化和对技术性回应的过分强调将损害政府的行政能力.救治的思路在于:要注重高级公务员的政治性回应,强调高级公务员对民选官员的责任和回应性;要大力提倡行政伦理和道德;寻找公共行政中最具根本性的人文精神的支撑.  相似文献   

8.
被网络上称为"史上最牛钉子户"的重庆房屋拆迁案通过协商调解,依法得到了妥善解决.透视这一具有典型性的房屋拆迁个案,不难发现在和谐社会建构的过程中我国行政权力公共性、服务性的本质回归,以及地方政府在处理社会突发事件、协调社会利益中行政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程度的提升,行政区划频繁调整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是,由于受地方政府利益和体制等因素影响,行政区划调整容易出现许多偏差,如价值标准不全面,运作方式不规范,目标和效果有偏差等,地级市为中心的扩张就是典型代表.优化行政区划调整应该坚持“综合”、“平衡”、“科学”、“法制”、“平稳”等基本标准,坚持整体利益至上,加强顶层设计;维护法律权威,依法规范管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0.
王志华 《行政论坛》2009,16(3):93-96
从传统行政模式、新公共管理模式到新公共服务理论,在西方行政模式的演变过程中,“公共服务”的理念始终贯穿于相关的理论、思想,或其暗含的行政价值之中。不同行政模式下与“公共服务”理念相适应的组织观在西方国家地方政府机构设置的实践中得到了多方面的体现。既体现了“服务”内涵中效率与民主两种价值的统一与平衡,也融合了不同行政模式的“服务”理念。西方国家地方政府机构的发展趋势则是以官僚制为基础,走向结构扁平化和政府组织体系多元化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