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分析朱光潜先生前期的人生美学 ,主要是分析他出世———入世的二极性人生态度和渗透着这种人生态度的美学体系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他早期美学体系对 2 1世纪美学研究方向的重大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所谓五、六十年代美学"大辩论",是美化当年学术环境的"潮流之作".学界一般把当年美学大辩论的"学派",分为主观派、客观派、主客观统一派、社会性与客观性统一派四大派,这几乎成了坚不可摧的定论.如果把当年"大辩论"中的芸芸众生,归为四大类,本来无不可,但将它们作为"学派",则大失学术本色,亦不合乎历史事实.朱光潜的文艺思想与美学理论体系(尤其前期体系)是颇具特色的.其建构体系的路向是以"出世--入世"的二极性人生态度(艺术形而上学)和现代多学科的实证知识(心理、生理、文学、历史--艺术生理学),去融汇西方哲人学说而形成的一个五彩缤纷、斑斓驳杂的美学理论体系.朱光潜建构体系的独特心灵历程,是中国现代知识份子寻求出路的一种艰难卓绝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薛富兴 《思想战线》2001,27(5):72-77
新中国初期,朱光潜先生身处逆境而仍能在美学上大有作为.他积极参与了以批判自己的学术观点为开端的美学大讨论.在此过程中,他却能反客为主,提出了一系列带有普遍性的重大理论问题,最后卓然成一家言,既自我树立,又推动了当时整个美学理论界的思考,创造了当时美学界的奇迹.  相似文献   

4.
5.
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一书对中国的西方美学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也包含着美学史研究的方法论上的不足,由于这部著作深广的影响,他的不足几乎变成了整个西方美学史研究的不足。因此,必须在方法论上超越朱光潜,而超越之路,却是站到朱先生的肩膀上去,因为朱先生已经给我们指出过这样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明卫红 《前沿》2011,(8):51-53
中国现代美学是在介绍、学习、扬弃西方本体论美学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和走向成熟的。中国现代美学权力话语的历史轨迹可以表述为:境界说——王国维;文学(界)革命说——梁启超;美育说——蔡元培;价值说——朱光潜;反映说——蔡仪;社会观念说——吕荧;社会主体性说——李泽厚;个体主体性说——高尔泰。尽管中国的主体性美学没有西方语言美学的诗意浓烈,但同样是在本体论的意义上展开的人的美学。  相似文献   

7.
过去只知道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是人类的骄傲,是中国人的自豪。殊不知远在万里的意大利首都罗马也是欧洲人的骄傲,是意大利人的自豪。  相似文献   

8.
王坤 《思想战线》2001,27(2):82-85
西方古典美学的转折,体现为三大方向美作为"心灵之花"--心理学美学;美作为实践活动之果--马克思主义美学;艺术作为独立之物--克罗齐美学.克罗齐美学思想的基点,是针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古典美学中的艺术消亡论,从逻辑的角度,论证了艺术是可以不依赖于理智而独立存在的.古典美学的三大转折方向,从拓宽美学研究领域角度看,心理学美学思潮的影响更大;从美学史上的实质性突破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美学的意义与价值更大;从对现代美学发展的影响角度看,克罗齐艺术独立理论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9.
萧公弼是中国现代美学的早期开拓者之一,其《美学·概论》是最早系统译介现代西方美学的著作之一,也是最早的美学概论类著作之一,具有重要的美学史价值。该书自觉借鉴西方美学对佛教美学、儒家美学、道家美学等传统美学思想加以创造性阐释,在保持现代性品格的同时也彰显出独特的本土品格和传统特色,对客观评价中国现代美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学界对该书涉及的部分西方美学家认定有误,为此本文做了适当校正。  相似文献   

10.
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审美主义思潮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悦笛 《思想战线》2001,27(6):55-58
"审美主义"是一种以审美活动取代其它生命活动的价值取向,"生命艺术化"是其思想核心,它要藉审美之途来安顿此岸的生存.从这种新的视角出发,审视中国美学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断代史,立足于中西文化-美学比较角度,考察审美主义在中国的系统化形成,探寻审美主义在中国的接受机制、建构特质和发展理路,将会对理解整个20世纪中国美学有特殊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西方美学进入现代以来,从古典美学的三面(美学本质、审美心理、艺术)转向了现代美学的三面(语言分析、审美心理、艺术),由于否定了美的本质,因此,新三面是一个无中心的三面。西方美学呈现为新三类美学:学院美学,因学院而产生;派流美学,因思想对话而产生;文化美学,由各种边缘性的美学问题而产生。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学长期以来存在着阴柔有余、刚气不足的缺陷,而市井风情小说中侠的出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冲击了中国文学传统的以阴柔、优雅为主的审美品格格局,从中显现出雄健粗朴、英气勃勃、精悍凝练、豪气干云的侠之美。现代市井风情小说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美学传统,谱写了中国现代社会的市井侠义之歌。  相似文献   

13.
高源 《求索》2007,(2):189-191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完形心理学美学和现代派绘画艺术之间的关系。完形心理学美学实际上是作为研究西方现代派艺术的理论依据而出现的。因此,如何评价完形心理学美学就同如何评价现代派绘画艺术联系在一起。本文把完形心理学美学的研究同西方现代派绘画艺术的发展史相联系,通过完形心理学美学来审视西方现代派绘画艺术的发展,以便在纷乱的艺术现象中,探讨西方现代派绘画艺术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相似文献   

14.
余刚 《小康》2008,(10):10-10
最近一段时间,同全国人民一样一直在关注奥运会。今年是中国的奥运年,同时也是世界的中国年。奥运会在中国的成功举办,让世界人民目睹和见证了中国的风采。真的很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强大和兴盛感到由衷地骄傲和自豪!  相似文献   

15.
光在西方哲学里是真理的隐喻 ,是形而上学中主体的象征。在黑格尔美学里 ,光与理念可以互相阐释 ,具体表现在他按照艺术表现精神的程度给各门艺术的等级进行划分。黑格尔美学揭示了现代艺术反思性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王振复 《探索与争鸣》2023,(8):139-150+180
从原始巫性文化角度探析中华审美意识的发生,论证中国原始巫性文化的人文特质,揭示从原始巫性走向审美诗性的内在机制,是中国美学的一种“本土化”研究。中国巫性文化的本土特质包含五个方面:以“大巫”居于重要地位;作为汉文字、类比思维、实用理性的历史与人文前导,对于科学技术具有某种程度的“宽容”;以祭祀祖神作为“中国巫”的独特品类,蕴含“生生哲学”的人文机制;从“巫”向“史”,形成影响深巨的“巫史传统”;封建王朝一般都对“大巫”文化采取崇尚与肯定的文化立场与国策。而从原始巫性转嬗为审美诗性的可能在于:原始巫性本就蕴含诗性审美这一历史与人文基因;构成中国美学主要范畴架构的“气、象、道”中,“巫性之气”成为中国式的“作为文化哲学的美学”的本原本体,“巫性之象”成为中国式的审美意象、意境说的历史与人文根因根性之一,“巫性之道”因其“实用理性”而历史地构系于德性生命“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巫性的“吉凶”判断,与审美诗性的性质不一而结构相同,可证从原始巫性走向审美诗性之可能。  相似文献   

17.
康庄 《求索》2010,(5):180-182
生态美学是生态学与美学交叉衍生的学科,它以生态审美关系为出发点,讨论范及生态论存在观、四方游戏说、诗意地栖居、家园意识、场所意识以及生态批评等多个方面。生态美学不仅具备现代性特质,也与中国传统文化颇多暗合之处。本文以《庄子》文本为例,阐释其所韵发的场所意识、家园意识及人诗意地栖居等三方面的现代生态美学伦理。管中窥豹,望得一斑。《庄子》一书虽非生态学著作,但却以天道观人道,以自然论人事,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美学资源。其书充分关注自然界的生命性、秩序性、联系性等人类当下生存场所,力主回归人类最初的"至德之世"之本原,堪称生态人生之范本。  相似文献   

18.
朋友们,大家好!我个人的专业是美学,主要是研究中国古典美学史,但是近七八年来又主要致力于环境美学研究。环境美学的问题在中国最为突出的是城市问题,所以我把比较多的精力放在了城市的建设问题上。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题目是《城市——我们的家》。  相似文献   

19.
王美艳  黄丹 《求索》2005,(6):123-124
中国的传统艺术美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有了丰富的积淀,特别是其象征性色彩、随机概括的形象、集中简洁的构图,以及不重写实重传神的艺术美学理念为现代设计提供了广泛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西方现代艺术美学思想在上世纪初随着西方造型艺术的传入而涌入中国国门,一直以来西方艺术史学研究理论的发展形成影响着中国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开启了近百年的西方现代艺术美学语言的民族化转换历程。本文从传统审美哲学的引入、地域文化的渗透和语言技法的中国化三个方面,来论述西方现代艺术美学语言民族化转换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