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检察风云》2014,(10):4-5
法治文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法治国家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集中体现。建设法治中国,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顺利推进各项改革的根本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2.
法律的理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二十世纪是一个人类崇尚法治、追求法治的时代,法律已经渗透和扩展到人类生活和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以致有学者认为,在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人类将要步入一个“法治时代”、“法治社会”,这无疑标志着人类社会的一种进步与文明。但是,这仅是对现时代政治社会中社会运作方式(或叫做社会治理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表面特征而言的。人类思维发展到今天这样的高度,使得我们就不能只满足于对一种表面形式的讴歌与赞美,时代要求思想家、法学家们  相似文献   

3.
健全的法律制度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这一论判不仅已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所证明,而且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在人类历史上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体制依靠法治而促进社会发展,推动文明进步的例证可以说俯拾即是。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的"特色",共有七个方面: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第三,对西方法治文明精华的全面吸收;第四,对中国古代本土法治文化的梳理和继承;第五,对中国近代以来170余年移植外国法律文化的成果的继承与发展;第六,对当下中国的社会发展状况的回应;第七,顶层设计,自上而下地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人类法治文明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它的制度设计和具体实践,离不开人类法治文明进步发展的总趋势和总目标,以及总的价值取向的引导。中国又是一个具有数千年不曾中断历史的法治文化的文明古国,有着长期运用法律治理国家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新的法治     
类文明的延续是生存机制的抉择过程,是寻找社会群落存在规律的过程,也是不断建构好的制度的过程,所以,优良制度集合而成文明,文明的东西总在彰扬令人赏心悦目的特性,毫无疑问,文明是历史中最生机勃勃的那一部分。法治是文明的成果。因为恣意和私欲容易导致对规律的背离,从而构成为对生存的威胁,所以,文明最终衍化出一套严整的规则体系,并赋予这个体系以尊崇的地位,和相互制衡的存在状态,这就是法治。文明一直在发展,法治不是文明的终极,法治的特征在于威严,并以此来昭示文明之优秀。律师是法治的职业,是法治中最为质朴的平…  相似文献   

6.
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不仅需要研习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深入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借鉴世界各国法治文明的成果,密切关注当下中国法治建设的实践,也需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本土资源:中国古代律学知识体系。分析“律学”一词的丰富内涵,明辨律学体系的各项固有缺陷,吸收中国古代律学知识体系中的基本范畴、研究方法、分支学科和法典(律典)化成果,可以助力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人类法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8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作为法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法律,刑法的修改不仅与普通公民的生活密切相关,还承载了一个社会法治文明进步的期待,历来受到民众的瞩目。此次第八次修正,是我国1997年全面修订刑法以来较为全面的一次修改,对中国法治发展的影响可想而知。从媒体公开报道的信息看,修正案(八)草案不仅在合理限制死刑、提高刑罚体系科学性上进步明显,顺应了刑罚轻缓化和法治文明进步的方向;同时也体现了对社会发展的敏锐洞察,以及对主流民意的良好回应。  相似文献   

8.
所谓政治文明,简单地说,就是人类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从静态的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程中取得的全部进步成果;从动态的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化发展的具体过程,政治文明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三个组成部分,是由这三个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就三者的关系而言,政治意识文明是政治文明之"魂",是政治制度和政治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财富和软实力。建设法律文化博物馆,是弘扬法律文化,宣传社会主义法制,弘扬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加快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个途径和载体,也是建设人文北京、建设首都精神家园的一项内容。通过法律文化博物馆展示我国的法律文化特别是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成果,展示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成果和最新发展,展示我国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辉煌成就,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必将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明进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在理论上不断升华,在实践上不断突破。解放思想催生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新理念、新观点,我国开始从民主政治建设的战略高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人本法律观、和谐法治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正确处理法治同政治的关系、民主同法治的关系、立足国情同借鉴人类法治文明成果的关系,加快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1.
人类进步有三方面文明成果: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我们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强国","文明"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作为现代公民,尤其是作为现代法治社会的法律工作者,律师的崇高使命和责任,使得他们在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必须不断提高法制文明的素质。作为山西律师界目前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律师集团,山西三晋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三晋所")在法制文明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进程中.法治必须贯穿始终。只有不断健全完善法制,严格依法行政,才能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人民文明进步。可以说,依法行政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的一大进步.也是行政管理方法的一大变革。因此,为维护市场经济正常、有序地发展,必须要严格执法.而严格执法则必须在公正、文明、廉洁、高效的原则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13.
法治是一个国家政治进步、制度文明的标志,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生产力”。没有法治指标的政绩考核标准是残缺不全的,也难以真正发挥政府绩效评价的作用。要以树立全新的政绩观为突破口,把法治引入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体系,从而激发起各级政府推动法治的热情,使法治的推行由被动转为主动,成为各级官员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4.
西方法治的文化社会学解释框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法治概念的完整图景是随着历史的推展而逐渐清晰化的 ;宗教与经济、教皇与商人 ,对近代西方法律体制的形成有同样的重要性与塑造力 ;对法治进步的评价 ,须参照多元文化的知识框架 ,未来的法治话语中也必然会包含有非西方知识的内容 ,这不是纯粹意志的妥协 ,而是文明 文化生态平衡的结果 ;法治制度所型塑的“人”的形象 ,绝对不是一幅完美的图像 ,但它维系着人类生活、社会构成以及文化延续力乃至整个社会个体生存的基础 ,至少对世俗的世界和人类还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发展中,环境资源作为自然界的存在物质,在为人类创造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在不断被利用和破坏。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生态文明的进程中,环境法治观念理论从“天人合—”的原始思想到可持续发展理念而不断转变,探讨环境法治思想发展转变规律,有利于为我国环境立法和环境保护实践提供价值指引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法律职业者一体化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   法治文明是人类整个文明历史中最辉煌的一部分。法治文明的成果标志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一是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实现了法从习惯规则到实证规范体系的飞跃,实现了韦伯所推崇的法律的形式理性化;二是发展出了构架严密、功能齐备的司法组织体系,这一体系在整个国家中处于独立和衡平的地位,是现代国家权力结构中极富价值、不可或缺的部分;三是成功地塑造了适应现代社会的“法律人”,包括具有独立人格和规则意识的普通社会成员,以及具有丰富智慧和卓越品格的现代法律职业者,主要是司法官…  相似文献   

17.
关于政治文明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锐军 《行政与法》2003,2(10):70-73
政治文明,通常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在政治领域里所创造的政治成果和财富的总和。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构成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基本板块和基石,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影响和制约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8.
法治是现代文明国家的选择。法治,既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共同文明成果,又是一个国家在特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下依据法治规律所创建的现代治国模式。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在"依法治国"目标的引领下,准确把握并努力创造推动中国法治建设的动力体系,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法治道路,对卓有成效地推进中国法治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法治是现代文明国家的选择。法治,既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共同文明成果,又是一个国家在特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下依据法治规律所创建的现代治国模式。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在"依法治国"目标的引领下,准确把握并努力创造推动中国法治建设的动力体系,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法治道路,对卓有成效地推进中国法治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论职务犯罪侦查权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职务犯罪侦查水平,适用法治文明与进步,是检察机关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要方面。在法治语境下,应当从法治社会的要求和职务犯罪侦查所面临的严峻考验出发,以控制论为指导探索主动控制侦查工作的主要途径,使职务犯罪侦查适应现代法治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