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住宅建设目前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新的增长点,大量住宅小区的开发建设为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高质量的住宅小区均注重住宅户内空间舒适度及良好外部环境空间的创造。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住宅消费心理也发生变化,由仅重视室内居住的舒适度向同时也注重外部环境的质量方向演变。重视居住环境的创造,是住宅建设发展的一个方向,也和当今世界注重回归自然、生态学广泛应用及可持续性发展的思想是一致的。因此,在居住区环境创造中,时时刻刻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一、生态空间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改善居住条件需求的提高,住宅建设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无论是政府、社会、个人对住宅建设中的经济技术要求已进一步提高。现就住宅建设中的一些情况谈一点看法。一、住宅的平面布置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精神文明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结构的变化,二居室、三居室的套型已成为主导型产品,就其使用功能,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1、居住:起居、休闲、学习等;2、服务:厨卫、贮藏、盥洗等;3、交通:楼梯、过道等。就功能分区与平面模式又分:个人圈、劳动圈、公共圈。…  相似文献   

3.
住宅建设──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李祖顺住宅建设水平作为本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小康的重要体现和联系人民生活、生产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具有不可忽视的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重大意义,并对整体经济发展有较大的联带效应。因此,如何以住宅建设来启动市场,使其成为...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家已把住宅建设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住宅产业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住宅建设不仅仅是解决住宅问题,它的重要作用已经同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慢息息相关了。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新技术革命给人们旧的...  相似文献   

5.
提起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城乡面貌的变化,省内外乃至国内外人士几乎都认为,变化最大、建设最快、最引人注目的当数我们的住宅建设。住房消费是人们生活消费的重要内容。加快住房改革,大力发展居民住宅建设,是实现小康目标、提高生活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需要。那么,为千百万国人瞩目的房地产及住宅建筑业现状如何?发展前景怎样?怎样使商品房更快进入寻常百姓家,让房地产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本刊记者特地走访了相关部门,与大家共同探讨住宅消费的话题。房改道路坎坷不平我国房改开始时间具体年限说法不一,有说1980年开始的…  相似文献   

6.
住宅是人民群众基本的生活需求,也是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向,城镇住宅建设已逐步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发展住宅建设,不仅能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还能刺激钢材、建材、装饰材料等相关行业的发展。笔者就如何加强城镇住宅建设与管理,从住宅的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等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一、住宅规划住宅建设要按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及居住用地的控制性规划,根据近期规划实施要求,分区编制住宅小区详细规划及与住宅发展相适应的给排水、供电、供气、邮电、城市交通等专业规划。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必…  相似文献   

7.
渴望住房     
人的一生大约有1/3时间是在住房中度过的,住房是仅次于吃、穿位居第三位的基本生活需要之一。住房既是苦盼良居的人们的渴求,也是关系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大问题。今年,住宅建设已经被国家确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住房制度改革预计也将有实质性突破。1998年,人们在盼望解决住房问题的强烈愿望中迎来了我国住房改革的不平凡一年。  相似文献   

8.
积极推进住宅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宜春地区住宅建设的几点思考龙树根加快住宅建设进程,促进住宅市场的发展,是今后消费增长的热点,是经济增长的强点。李鹏总理指出:“加快住宅建设,不仅是城镇广大居民的迫切要求,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  相似文献   

9.
居者有其屋是每个人的良好愿望,也是古今中外有作为的关心民生的政治家执政的重要目标。因而中国政府在制定住宅发展规划时,明确提出:近期目标争取每户一套经济实惠、功能齐全的住宅;远期目标要达到每人住一间房的标准。但中国是有12亿人口大国,城镇人口约45亿,农村人口约8亿,解决人们的住宅问题,要消耗掉大量的有限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消耗数量惊人。所以必须节约土地、能源、建材、水源,才能使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一、坚持城市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城市住区建设可持续发展,既是一种战略,也是一种意义巨大的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住宅建设用地日趋紧张,城市人口密度加大,迫使城市住宅建筑向高密度、高层数方向发展。这虽然大大增加了城市住宅的居住面积,但也导致了居住其中的人们的户外活动空间受到限制。为此,建筑师们在住宅建筑设计中适时而科学地推出...  相似文献   

11.
开拓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保持整个“九五”期间乃至下个世纪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普通居民住宅建设,可以带动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方面,引导城镇居民的住宅消费,通过居民的最终消费,推动住宅产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住宅建设真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就必须首先使住宅形成消费热点,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住宅消费热点的形成只能也必须通过市场来进行。没有住宅这一消费热点,就不会有住宅建设这一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样,如果没有…  相似文献   

12.
民心工程结硕果──安徽省城镇住宅建设步伐加快本刊记者方劲松住房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和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住房问题关系到城市的繁荣和稳定,关系到调动职工的劳动生产积极性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住宅建设具有稳定社会主义的重要...  相似文献   

13.
培育住宅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侯捷李鹏总理在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加快普通住宅建设,这不仅是城镇广大居民的迫切要求,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李鹏总理从加快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高度,深刻阐明了加快住宅建设的...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1978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仅为3.6m2,到1998年已达到9.3m2。进入21世纪,在实现每户有一套房的小康目标之后,人均居住面积将达到12m2,户均建筑面积达80m2。城镇住宅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住宅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住宅建设由“温饱型”转向“小康型”,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这就要求我们切实做好新时期住宅的设计工作,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追求舒适、健康、美观的居住要求。现在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许多城市都建设了形式多样的生活居住区,而这些居住区是由…  相似文献   

15.
自2000年以来,中国房地产业以前所未有的强劲势头持续发展,由此带动了物业管理的现代化。随着e时代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IT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亦包括物业管理。如果说几年前人们还在观望和接受之间徘徊犹豫,那么如今智能化系统已是我国住宅建设的必备要素之一,智能家居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儒家以仁爱治国,德本财末,提倡恢复轻徭薄赋的井田制;道家以"无为"治国,顺其自然,土地只有其自然属性;法家以法律治国,弱民强国,承认并鼓励顺应生产力发展的土地私有化。根据儒家思想,住宅应实行"井田制",由国家定期分配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无偿续期;道家思想则彻底消灭了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概念,人们顺从自己的天性,在住宅寿命临近时,就地重建;法家思想认为,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应该自动有偿续期,与前后的法律保持一致,维护法律的权威。  相似文献   

17.
说酸道醋     
《台声》2005,(8)
长期以来,食醋作为一种传统的酸性调味佐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醋又有了新的认识。与此同时,各种醋的新产品不断问世,受到广大消费者  相似文献   

18.
体验论幸福感的观点认为:幸福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主观反映,它既同人们生活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又体现了人们的需求和价值取向;幸福感是由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19.
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就是以科技为先导,提高住宅建设科技进步贡献率,加快住宅技术、材料和部品的更新换代,优化住宅产业结构。根据国办发72号文的具体要求,笔者认为,合肥市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应是: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批示精神,以提高住宅质量,提供有效供给,优化住宅产业结构为目标,从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加强基础技术、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建立健全产业化的管理制度方面入手,完善各项配套措施,构建全面、完善的住宅产业现代化体系,推进住宅建设技术进步,使住宅建设真正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时期的历史任务,而居住质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眼下,在业界,建设小康住宅已成热门话题,在秉承适用、经济、美观、安全的建筑准则,顺应时代潮流,体现时代发展需要,坚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出新的前提下,归纳形成了小康住宅的若干具体标准。但小康住宅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在实践中,绝非死套标准照搬条文所能轻易奏效。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住宅经历了从无到有阶段向从有到好阶段的发展,越来越强调居住品质的提升。相应地,住宅建设观念必须做深层次的及时更新,充分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