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球各地,只要有华人生存的地方,就有中餐馆。经营中餐馆已经成为海外华侨、华人的支柱型产业,被称为海外华人的“诺亚方舟”。目前,散落于美洲、欧洲、大洋洲及除中国以外的亚洲等地的中餐馆至少有数万间。其中德国有2000余间,西班牙1000间,巴西800间,荷兰1988间。在加拿大,中餐(也称唐餐)受到8成以上的人士喜欢,拥有广大的市场。在英国,中餐业已成为华人的第一大产业,美国、东南亚等地的中餐馆更是比比皆是。中餐业为海外华人提供了相当多的谋生机会。中餐业在海外各地的发展几乎经历了相同的几个阶段:寥寥几间餐馆的初创期,层出不穷的发展期,短暂的黄金期,以  相似文献   

2.
1993年9月,一场不小的风波在美国华人社区掀起——科研机构“美国公益科学中心”发表了一篇耸人听闻的调查报告,指责中国菜高盐、高胆固醇、高脂肪,不利于健康。一时间,美国主要新闻媒体大肆渲染“中国菜不健康”。与此同时,公益科学中心也在意大利餐馆取样分析一番,写出批评意菜的研究报告,却被媒体轻描淡写而过。“中菜不健康”的舆论,影响了中餐业的名声和形象,全美中餐业营业额因此下降25%,许多中餐馆倒闭,休斯顿、佛罗里达等观光区的中餐业所遭打击更甚。据1989年的资料,全美计有18500家中餐馆,全年营业额70亿,美国华人的50%或直接经营中餐业,或从事与之  相似文献   

3.
这几年,尽管澳大利亚的经济连年不景气,许多公司或倒闭或合并,但当地华人主宰的中餐饮食行业的发展却是一片繁荣景象:餐馆数量有增无减,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店面装潢日趋豪华,烹饪水准趋向专业。全澳到底有多少家中餐馆,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数目。中国城宣传推广公司和《满江红》出版公司最近联合作了一项调查:在悉尼地区,具有  相似文献   

4.
移民信息     
《侨园》2006,(5)
荷兰中国厨师工作期放宽为34个月荷兰中餐业饮食公会、华人参议机构和荷兰中国劳务管理公司的负责人,日前前往荷兰社会就业部,与社会部劳工市场主管官员以及工作与收入中心官员进行会谈.商讨解决中餐业人手短缺的问题。中餐业界指出.容许中餐馆从中国引进厨师的协议实行6年来,虽然解决了部分人手短缺的问题,但是实际操作起来非常困难,目前中餐业仍有4000个职位空缺。  相似文献   

5.
《侨园》2003,(4)
自5月8日起,俄罗斯民航暂停往来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航班以来,那些依靠向中国旅游团组提供导游服务的华人旅游公司。马上没有了客源,不少旅游公司不得不解散。中餐在莫斯科一直享有不错的口碑,经济效益可观。各种类型的中餐馆在莫斯科一度达到百余家之多。其中,一部分是具有相当规模和高档次的酒楼。这些饭店不仅面对广大的俄国百姓、莫斯科华人,也为从中国来的大型旅游团提供餐饮服务。但自从今年3—4月份刮起“非典”风之后,莫斯科中餐馆行业犹如遭遇了寒流一般。  相似文献   

6.
在印度金融中心孟买最富有的南部有一家很受欢迎的中餐馆——林阁酒家。该酒家的林老板说:中国餐菜谱种类多、口感好,很受印度人喜爱。林阁酒家是孟买最纯正的大型中餐馆,拥有100多种菜和数种主食,兼有中国南北风味,包括传统的广式叉烧包、上海馄饨和小笼包、北京宫保鸡丁和蒸米饭、南方烧鸭等。林阁酒家在孟买已有几十年的中餐经营历史。抗日战争开始后,我父亲从中国南方汕头来到印度孟买做生意。1945年抗战胜利后,我父亲在现在酒家门前的对过开了中餐馆。1990  相似文献   

7.
欧石 《侨园》2006,(5):48
老一辈的华侨华人常说,在国外的中国人往往都是靠“三把刀”打天下,即“菜刀”、“皮刀”和“剪刀”,而“菜刀”正是其中第一把刀。中国也常说民以食为天,因此中国人走到哪就会把中餐馆开到哪。自从第一家中餐馆入主希腊以来,到现在已经有30余年。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希腊中餐馆的数量近300家,他们星罗棋布在希腊的各大城市和岛屿之间,在爱琴海水的倒映之下,显得别有一番风味。而在希腊首都雅典就拥有大大小小的中餐馆百余家,真真正正达到了百家争鸣的地步。  相似文献   

8.
钱晓红 《学理论》2009,(8):139-141
中餐菜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根据符号学的翻译理论和中餐菜名命名的宗旨及其分类方法,我们主张中餐菜名的翻译并不强调原语与译语的语义等值,而应重视功能等值。  相似文献   

9.
壹·华媒     
《侨园》2013,(8):38-38
<正>英国超3 0万华人从事餐饮工作在英国大部分的华人从事与餐饮有关的工作,人数超过30万。由于英国大部分中餐馆、外卖店规模较小,厨房狭窄封闭,加上厨师长时间在高温环境工作,导致各种职业病潜伏、爆发。而不少华人雇主及厨师都对此不够重视,能忍则忍,令华人厨师健康问题成为中餐业中被忽视的一隅。华人餐饮从业员最常见的职业病包括支气管、四肢疼痛、背痛、皮肤病等,这些都是与工作环境有关。在英国,大部分的华人厨师工作时长每周都要超过50个小时,而英国人平均每周工作时长是43.6小时,长时间的站立加上超负荷的体力劳动导致厨师关节炎、腰肌劳损甚至小腿肌肉萎缩等症状,因工作太忙顾不上吃饭得了胃病或是油烟味太重得呼吸道疾病  相似文献   

10.
壹·侨讯     
《侨园》2013,(6):5-5
<正>西班牙媒体抹黑中餐吃人肉引发华人自省西班牙私营电视台"电视5台"最近播出了一档恶意中伤当地中餐厅的节目,甚至暗示中餐厅用"人肉"做菜,让西班牙人不再吃"肮脏的中国饭"。该报道严重抹黑了中国人的形象,引发西班牙中餐协会和华人社团的强烈抗议。从"埃尔切烧鞋事件"到中餐馆卫生问题,近年来西班牙媒体中涉及到华人的报道大多为负面新闻。有分析称,由于语言、生活习惯截然不同以及华人比较封闭的生活方式,当地的媒体很难真正地走进中国人的生活,对华人群体有个真实而客观的了解。而华人只注重于生意上的竞争与拓展,忽视回报当地的做法,更加重了西班牙社会对华人所具有的偏见,甚至是敌意。  相似文献   

11.
奕鸣 《侨园》2008,(2):22-23
从上个世纪70年代诞生的西班牙华人社会在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后再也不是过去单一的中餐馆一花独放的格局,经济形式异彩纷呈,百元店、食品店、外贸公司、美容院、网吧、休闲场所、酒吧、照相馆等各领风骚,显现出从未有过的繁荣与兴旺.  相似文献   

12.
乔鲍 《侨园》2007,(6):32-33
预防和处理中餐馆暴力,已经成为美国华人社区的当务之急。过去几个月,两位华裔中餐馆老板遇难:5月13日晚,佛罗里达州塔马拉克城中餐  相似文献   

13.
朱俊飞  张硕 《侨园》2008,(1):28-30
地处俄罗斯西北部的小城摩尔曼斯克市,因在令人望而生畏的北极圈内,多年来外国商人很少光顾.一位叫孙剑涛的太原小伙偏偏冒险在这里开起了首家中餐馆.有人断言,可怕的严寒和"极夜"现象会让他很快就血本无归.但结果恰恰相反,短短几年下来他不仅拥有了一家在当地屈指可数的豪华酒店,还成了家喻户晓的"财富名人"!  相似文献   

14.
邹灵 《瞭望》2002,(45)
集科技、管理与贸易于一体的美味珍食品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与探索,并专注于中餐食品工业化的生产与开发。该公司以科学的工艺、现代的管理手段、天然的原料、传统的技术提供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诠释中国饮食文化。他们探索中餐规模经营管理方式并已形成独有的管理模式,全面引入电子商务概念,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平台,使中餐业在经营管理、市场开发、产品质量控制、就餐环境陈设、礼仪服务规范等诸多方面真正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5.
王璐 《侨园》2007,(3):18-19
今年1月,纽约CW11台爆料,称当地的一家华人中餐馆外卖食品“芥蓝鸡”中发现大块“老鼠肉”,此后又进行了相关报道。该不实报道播出后,引起了当地华人强烈不满与反应。  相似文献   

16.
阿贵 《侨园》2013,(6):43-43
<正>我是2011年在美国参加医疗执照考试的。当时我住在长堤美国医生家中,他为我联系了邻居家的女士,搭她清早去洛杉矶市上班的车赶到了考场。两个月后,我收到寄来的通知,终于通过了考试。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大喜讯,我决定请几位帮助我的美国朋友和他们的夫人上中餐馆吃饭,表示答谢。我的房东女主人代我通知大家后告诉我,大家希望我选几样最喜欢的、真正中国地道口味的菜。要说我的最爱,非皮蛋莫属(酱油作伴),还有臭豆腐、榨菜(炒五花三层的肉丝)和麻婆豆腐。但我觉得光这几样太单调,因而我打算再点几样美国中餐馆经常供应的宫保鸡丁、炸春卷、  相似文献   

17.
侨讯     
《侨园》2014,(2):3-3
西班牙电视台跨年晚会丑化中国人引华人愤慨 西班牙电视五台曾经于2013年4月,在一档访谈节目中,对华人中餐馆进行了比格的抹黑和侮辱。而在2013年最后—天的跨年晚会上,这家电视台再次故伎重演,在一幕小品节目中,大肆丑化、侮辱中国人。  相似文献   

18.
七十年代以来,旅美华人已由四十年代的十多万猛增至120多万,主要集中在纽约、华盛顿、旧金山、芝加哥、洛杉矶、休斯顿等12个城市.近十年来,华人经济蓬勃发展,科技成就引人注目,政治地位有一定提高. 华人经济迅速崛起长期以来美国华人主要经营中餐馆、杂货店、制衣厂等"三大行业".近几年来除了"三大支柱"持续繁荣外,一批新兴行业,包括银行业、房地产业、珠宝业、旅游业、制造业等,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美国华人社区.如纽约市华埠,华资银行有32家,珠宝店有150多家,从事房地产业的华人公司逾150多家.加州华埠华资银行现在已增至70多家,华人房地产公司达300多家.美国经济界人士惊  相似文献   

19.
环球侨讯     
《侨园》2004,(4)
“5·1”新雇佣法实施后,英国中餐业出现严重人手不足问题,大量非法华人劳工因此潜入地下,一些华人社区人士呼吁政府实行大赦政策,给予2万华人非法移民工作证。民权负责人林怀耀指出,“5·1”法令的实施,对华人饮食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很多雇主因为出于恐慌,而将无证的工人解雇;无证工人为避免身份被揭露而辞职,以致外卖店出现人手不足,生意受到影响。他指出,新法令使英国华人社区出现了劳工短缺的情况。中餐业在过去10年依靠无证劳工填补人手不足的情况,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要解决华人餐饮业的劳工短缺,就要  相似文献   

20.
世界侨情     
《侨园》2011,(7):36-37
华人在英国创业朝专业、主流方向发展英国上一代华人创业大多是开中餐馆或外卖店,但新一代华人在英国创业朝更专业、更主流的方向发展,从事房产管理、教育培训等行业。成功创业人士的创业心得是:作为华人在英国创业和其它种族背景的人并没有差别,英国法律规范严谨,治安相对较好,在这里创业有一定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