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莲 《人民公安》2010,(1):32-35
在身患尿毒症晚期等死的日子里,罗来龙恳求现任妻子金赛英帮他找回失散17年的原配夫人曹月英及儿子亮亮,他要在进棺材之前当面向原配夫人忏悔,并偿还儿子一个拥抱,否则死不瞑目。  相似文献   

2.
1973年,尹玉萍中学毕业。那一年,她18岁。刚出校门的她和两个同伴一起,到当时的东莞县莞城镇北隅居委会帮助做宣传工作。当时刚刚建成的县殡仪馆正在招工。在老场长黎达的动员下,这3个女孩子一同报名到殡仪馆工作。 殡仪工在东莞县被人称为“棺材妹”。受传统观念和习俗的影响,许多人忌讳和他们交往。得知尹玉萍报名到殡仪馆工作以后,在香港工作的父亲提醒她“别干这一行!误了前途,误了青春,找不到丈夫。”家里的哥哥姐姐们也有的责怪她好不做,歹不做,偏偏做个“棺材妹”。不少邻居和亲朋好友也纷纷劝她别进这一行。在一…  相似文献   

3.
“人的一生不应该为索取而生活,而是为贡献而生存。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讲究积德行善,乐于助人。现在,70多岁的我力争在晚年做些帮助别人的事,做了心里感到开心和快乐。我是帮过很多人,但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比我已帮的人还要多,像我一样济困的人也很  相似文献   

4.
有一个人当上了官。他高兴得好几天没睡着觉。几天以后,他的心情才平静了下来,才睡着了。可是,他却做了一个梦,一个他认为是个不吉利的梦。因为他在梦中梦到了一口棺材。莫非是这几天要有灾 ?想到这,他那当官的喜悦没有了。于是,他就叫了个算命的给算一下。刚把那个梦说完,算命的就笑了,连声说:“这是一个好梦,这是一个好梦。”他不解:“怎么是一个好梦呢 ?”算命的不紧不慢地说:“你肯定是当官了。”他听了,没说是,也没说不是。算命的马上说:“‘棺材’就是‘官财’。你当官了,就有财了。这不是好事吗 ?”果然,没多久他的…  相似文献   

5.
看过《希腊棺材之谜》的读者,一定会对书中案情的惊奇发展记忆犹新.然而那毕竟是虚构的情节。近日,在河北省南宫市上演了一出真实版的棺材之谜,案情曲折出人意料,侦破过程跌宕起伏……  相似文献   

6.
吉祥天女     
正包幼娥从荷兰回国探亲。外公沈佩余将满90岁’她特意赶回来参加寿诞庆典,顺便带几件新绣品向老爷子和爸妈汇报。诱品有她自己的,也有其他人做的,其中一件还是施克雷的。包幼娥去欧洲前对沈赫赫说过,她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总要  相似文献   

7.
宁波商帮     
民谚说:无宁不成市,阿拉(我)宁波人做生意头子活络,不管是千里路,不管是万里远,只要有市面,都有宁波人。 在上世纪,在中国,有十大商帮,而这十大商帮中,"宁波帮"是-大劲旅。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人做过一次调查,旅居上海的外来移民中,以广东人和浙江宁波人最多。在这些移民中出现的有影响的工商界人物,广东帮占一成,其他各帮占二成,而宁波帮占了七成!宁波帮在工商业、金融业等领域不  相似文献   

8.
近代宁波帮在上海的生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波帮形成于中国封建社会晚期,鼎盛于中国资产阶级发展的黄金时期。根据丁日初关于旅沪商帮力量消长的观点,角逐于当时上海商界的主要有晋、闽、粤、甬四大商帮,势力消长的顺序是广东帮超出山西帮、而后宁波帮取代广东帮而执上海经济界牛耳。正由于近代上海是宁波帮臻于顶峰的舞台,因此对宁波帮的研究,实际上是对近代中国最大经济都市中最强的商帮的研究,这在近代上海经济史的研究中也具有特殊的意义。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宁波帮称雄上海滩,已经为今昔很多研究者论述。然而造成这一近乎奇迹的原因较少被人们透析。虽然也有言及原因的…  相似文献   

9.
武忞 《人民公安》2013,(1):22-23
“其实我也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只是尽力帮帮。”王影说这话时轻描淡写,但是,能让百姓这么牵挂,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事。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加入帮伙前的青少年犯罪对加入帮伙成为其成员有重要影响,而加入帮伙前的吸毒行为对加入帮伙成为帮伙成员没有影响。加入帮伙对青少年犯罪和吸毒有影响,尽管这种影响不是很明显。最后,帮伙成员身份和加入前的青少年犯罪/吸毒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到之后的青少年犯罪和吸毒。这种相互影响的性质说明,帮伙成员身份对那些从未犯过罪的青少年的影响更大,也只有对那些从未吸过毒的人才能起到激发其吸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不朽     
昆德拉的小说《不朽》谈到了有关死亡与不朽的种种,有这样三个片断:一是未死与不朽。一个镇上的小行政官,家里长年“摆着一口敞盖的棺材,每逢他自满自足的得意时刻,他就躺进棺材,想象葬礼的情景。这是他生活中最美好的时刻,躺在棺材中任思绪飞扬:这就是沉湎于自己的不朽。”有长远打算的皇帝们,总是在就位初始便挑选风水宝地,大兴人力物力,修筑庞大的地下宫殿,并屡次亲临工地视察,想象着若干年后,一人长眠于此,青山绿水环抱,财富在幽暗中熠熠闪光——那不是他,是一个不朽者:享有种种光荣,人皆思之——不由陶醉,久久不忍归去。青史留名,或者…  相似文献   

12.
党务咨询     
七月流火,又一批莘莘学子走出校门,踏入社会。近段时间,相当部分的学生读者向编辑部咨询: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后单位会按期帮转正吗?没有找到工作,组织关系如何保留?可以委托他人帮转组织关系吗?……本期栏目将为同学们释疑解惑。  相似文献   

13.
康哲峰 《中国保安》2013,(19):74-74
爷爷手里有件传家宝,爹和叔都知道,所以娘和婶也都知道。那件宝贝藏在一个考究的木头盒子里。盒子上雕刻着鹿和蝙蝠,盒盖厚,盒底薄,盒壁是盒盖的二分之一,完全按照棺材的打法制成。  相似文献   

14.
近来,偶读中国野史,见到一则“制棺自省”的故事,颇感有趣。故事云:苏州府城隍庙住持袁守中,居于月渚山房,一位客人曾借寓其斋,见案头放一具紫檀木小棺材,长三寸左右,有一盖可开可合,就笑他说:“您做这个小东西想用来干什么呢?”袁守中说:“人生必有一死,死了就装在棺材里,我很奇怪世人只知富贵功名而不知有死,所以我每有不如意的事,就看一看它,可使一心顿释,万事皆空,所以我把它当作严师训诫或座右铭来看待。”(《履园丛话》卷二十四)。袁守中“制棺自省”的做法,对我们今天更好地认识人生,塑造美德,淡泊名利,无…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凡能变更心境者,就能改变生活,而变更心境重要的是看待事物的眼光异同。有一则笑话说两个秀才一起去赶考,路上他们遇到了一支出殡的队伍。看到黑乎乎的棺材,其中一人心中“咯噔”一下,凉了半截.心想:完了,真触霉头,赶考的日子居然碰到这个倒霉的棺材。于是,心情一落千丈,考场上的他文思枯竭,果然名落孙山。  相似文献   

16.
努尔兰·阿布期坎是一个脑筋活、点子多的年轻人,2002年大学毕业后的他在阿勒泰市打工.每月入不敷出,只好回家拿起羊鞭帮家人放牧。不甘心做一辈子羊倌的他,2004年从冬牧场转场回来时,了解到当地不少外地人到牧民那里承包土地的信息后,也有了种地的想法,于是他做通了父母的思想工作开始种地。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7,(13)
正在日本作家新井满先生的著作《老子自由译》中,有一首名为《劝减》的诗:"世间所行,有加有减;加法简单,减法却难。加一新,不如减一烦;增一益,不如减一害。"新井满先生认为,减法是很难做的,但减法也是非常有益的。通过减法,精神可以得到解放,能够遇到一个自在的自己。而我认为,加法与减法相辅相成,两者同样重要,不可偏废。有选择地加和减,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完  相似文献   

18.
不过一碗饭     
我们为谁活着?表面上看是在为家人活着,为自己活着,实际上是在为名和利活着。为了名和利,我们活得很忙碌,活得很疲累,活得失去了自己。然而,名和利再多,我们抓在手上的又有什么呢?名气再大。死后也只不过占据棺材大小甚至骨灰盒大小的位置;金钱再多,一顿饭也吃不了多少!  相似文献   

19.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是警察,寻亲不是你的职责,怎会想到帮人寻亲呢?陈晓军(以下简称陈):帮人寻亲是从2004年8月开始的。也算巧合吧。张家港救助站的负责人是我朋友,有一次我去看望他,看见有一个流浪者在救助站,我尝试着帮他找到了亲人。  相似文献   

20.
几天前有个朋友来北京出差,告诉我这么一件事,他刚从北京站出来时,有个抱着孩子的妇女向他讨钱,说是一个人带着孩子来北京找父亲,可钱用光了,想要我的朋友给她的孩子买点吃的。“这种事我见多了,都是假的,骗人的!”,朋友对于自己的“小气”并没有感到不安。无论是车站还是马路边,总会有人将你叫住,诉说着自己的不幸,希望你能够慷慨解囊。面对身边的这些“不幸”,我们该如何去做?人都是有自尊的,既然肯放下尊严向你伸手,能帮就该尽自己的所能帮一些。这既是为了别人,也是为了自己,试想如果有一天你也有了难处,周围的人对你都漠然视之,你又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