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翻译是一门科学。随着科学理论日臻成熟,对翻译实践的指导功能已经凸显。译者作为翻译活动中的具体操作者,对文本的构筑和对文字的处理,都要在点与面上权衡:大到翻译策略的制定、小到翻译手段、甚至连接词的选择。可以讲,译者的境界决定着文本的优劣。在此,我们不妨以《夕暮》法译本为例,郭沫若先生这篇散文虽短,却充满诗情画意和有着完整的语义。本文试图解读译者在此翻译活动中的思维过程,从理论中寻找到文本处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安东兰·阿尔托是二十世纪法国文坛的一代怪才。他留下了丰厚的文稿——二十六卷文集,然而迄今为止仅只有一部戏剧论文集《戏剧及其重影》被译成中文。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对阿尔托戏剧论文集的翻译研究活动,分析我国对阿尔托戏剧论文集中几个关键词的不同翻译所传递出我国对阿尔托残酷戏剧理论的不同接受。  相似文献   

3.
J .R .拉德米拉尔这个名字对于中国译界来说 ,应该已不陌生。早在 1998年 ,由许钧、袁筱一编著的《当代法国翻译理论》一书就曾辟专章评介其代表坐作《翻译的理论要素》①。该书于 1979年首次出版 ,1994年被收入著名的伽利玛出版社的TEL丛书集 ,被认为是继乔治·穆南《翻译的理论问题》② 之后法国翻译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可喜的是 ,在承袭了穆南的语言学立场之后 ,拉德米拉尔又从数十年法德哲学翻译体验出发 ,结合翻译实践教学经验 ,发展出了一套以思辩为特色的译论。在巴黎十大进修期间 ,笔者有幸聆听了拉德米拉尔教授开设的翻译理论讲…  相似文献   

4.
操纵理论作为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后的主要理论代表,突破了翻译研究忠实与背叛不休的争论,将翻译置于社会文化背景下考察,提出翻译是意识形态和诗学操纵下的改写。政治外宣文本作为最权威的文本之一,忠实是其翻译最本质的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语言层面的对等转换,而应是考虑到意识形态影响下的适度"改写"。本文以操纵理论为指导,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和十九大报告为语料,探讨意识形态对政治外宣文本中特殊"论域"的汉法翻译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古诗法译的第二个版本,《玉书》奠定了中国古诗在欧洲的传播基础,并一直备受争议。她是误读文本造成的再创作,还是文化需要引起的再创作,抑或是二种原因兼有?本文尝试着从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来重新研究朱迪特在《玉书》中的创造性翻译,从而客观全面地认识《玉书》在东学西渐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法国翻译理论在西方翻译理论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但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对法国翻译理论的介绍和研究较少,仅有的研究主要限于法国重要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的研究,缺乏对法国翻译理论的宏观把握和梳理。本文拟对法国翻译理论的源流进行梳理,将其划分为起源、发展、成熟、沉寂、鼎盛五个阶段,以期展现法国翻译理论史的概貌。  相似文献   

7.
森鸥外译《即兴诗人》被誉为是"超过原作"的翻译。本研究通过与日本大畑末吉和中国刘季星两位译者的《即兴诗人》译本进行比较,找出了森鸥外的三大翻译策略,并通过实例,论证三大策略在森鸥外翻译中的作用及意义,指出"超过原作"翻译从表面上看是翻译策略的问题,根本上还是翻译观的问题,森鸥外对小说翻译应注重"艺术性"、"趣味性"的态度是其译作独树一帜的根本原因,他艺术性地、创造性地再现原作体现了一种在特定文化语境下的"创意翻译"。  相似文献   

8.
陈虹嫣 《德国研究》2011,(2):52-61,79
1953年创刊的《世界文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份专门译介外国文学的刊物。50余年来,《世界文学》积极致力于外国文学的译介,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选取《世界文学》(1953-2008年)为研究对象,视德语文学翻译为一整体,通过运用描述性译学的研究方法,力求展现德语汉译作品在《世界文学》中的译介状态,揭示其成因并说明其嬗变。另外,通过对《世界文学》中德语文学翻译的梳理,也可以对德语文学在新中国的汉译发展轨迹有一个初略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中共“一大”研究中现今仍被视作重要史料的几份资料——即陈潭秋《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回忆》、葛萨廖夫《中国共产党的初期革命活动》和《董必武给何叔衡的信(1929年12月31日)》——进行探讨。通过探讨,我们将看到,在共和国时期党史研究中,史料的翻译、整理、编纂等都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因此,今后中共“一大”研究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10.
《论语》是儒家思想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不仅影响了中国文明史,而且在国际流传较广,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在中法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重大的影响。"仁"是《论语》的核心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精髓。这一核心概念的翻译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试图对《论语》中负载的孔子思想核心概念"仁"在法国的翻译与阐释进行比较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闫行健 《美国研究》2022,(5):133-160+8
美国驻普鲁士前大使、国际法学家亨利·惠顿的《国际法原理》一书在面世后的百年间(1836~1936),通过不断再版和修订,成为国际法学科发展中的一座里程碑,对国际法学科做出了持久性的贡献。由丁韪良翻译的该书的中译本《万国公法》影响巨大,在其传播过程中,时常出现读者“只知译者丁韪良,不识作者惠顿”的情况。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界有关丁韪良和《万国公法》的研究日益增多,但对惠顿和《国际法原理》较少涉及。此外,由于缺乏对一手材料的溯源和掌握,我国学界在丁韪良翻译《万国公法》的问题上看法不一。本文主要依据惠顿和丁韪良的档案,以及《国际法原理》和《万国公法》在中国、美国、日本、加拿大的诸多现存版本等材料,梳理惠顿的生平,分析《国际法原理》的成书、评价与影响,以期厘清《万国公法》的成书过程、翻译意图、翻译蓝本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诗歌翻译历来是文学翻译的难点。1947年出版的戴望舒翻译的《恶之花》,将源语置于中心地位,力求再现原作的"形式"与"质地",结果差强人意。而十年后陈敬容翻译的《恶之花》舍弃形式对等,却得到读者的普遍认可,对中国当代诗歌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安东兰·阿尔托是二十世纪法国文坛的一代怪才.他留下了丰厚的文稿--二十六卷文集,然而迄今为止仅只有一部戏剧论文集<戏剧及其重影>被译成中文.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对阿尔托戏剧论文集的翻译研究活动,分析我国对阿尔托戏剧论文集中几个关键词的不同翻译所传递出我国对阿尔托残酷戏剧理论的不同接受.  相似文献   

14.
美国美国斯拉夫研究促进协会:会长 D·W·特雷德戈尔德。1960年成立。独立的,非赢利性的研究,组织会议和出版单位。对经济体系和东、西方贸易,俄国历史,苏联的妇女,青年,宗教和现代化进行研究。出版《斯拉夫泽论》,《美国苏联和东欧研究季刊》,《当代苏联报刊文摘》(是一份翻译苏联报刊的周刊)。  相似文献   

15.
《法国研究》2008,(4):113-113
《法国研究》是中国惟一专门研究法国问题的学术期刊,研究范围涵盖文学、语言、翻译、教学、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哲学、欧盟等各方面。  相似文献   

16.
1926年敬隐渔在法国《欧罗巴》杂志上发表的《阿Q正传》法语节译本在法国引起强烈反响,但却屡遭中国评论家的诟病。张伯伦先生经过五年的调查,在2015年出版《敬隐渔传奇》,以大量新发掘的文献资料再现了这位天才作家和翻译家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2016年,张伯伦出版《敬隐渔文集》,使深藏于历史的敬隐渔的译作、小说、评论和书信与当今读者见面。周领顺教授的“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是近年来中国本土发展日益成熟的全面、动态的翻译批评理论。本文利用“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对得之不易的敬译《阿Q正传》的法译本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从社会学、翻译学、历史学的角度探究敬译本的求真度、务实度和合理度,以及译者行为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杨磊 《当代韩国》2012,(3):95-107
在当下的翻译研究中,翻译活动中的“赞助者”研究日益受到重视。而韩国文学汉译领域中的相关研究还处在萌芽的阶段。韩国文学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韩国文学翻译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对其2001年成立至今资助翻译、资助出版中文译著的情况进行梳理,力图揭示其对韩国文学在中国翻译、传播中起到的作用、影响以及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隐语,作为一种民俗语言形态,千百年来,以其特有的遁词隐意,渗透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多层次生活中,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面貌。将其外译对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结合深度翻译理论对《水浒传》法译本中的隐语翻译策略进行探讨,从具体实例中总结译者在翻译隐语这一特色民俗语言形态时如何把背后的隐含意义传递给目的语读者,以期对汉籍外译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六个维度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六个方面对德里达解构主义的翻译思想进行了新的阐释。本文认为,通过对结构和翻译的解构,德里达为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打下的坚实的基础。作者对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核心概念如延异、踪迹、可重复性、确切翻译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从而说明德里达的翻译理论不仅是形而上的构建,也可运用到翻译实践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法国当代著名小说家、诗人阿尔芒·拉努撰写的《左拉传》原名(《您好!左拉先生》)不久前由黄河文艺出版社翻译出版。阿尔芒·拉努毕生致力于小说诗歌创作,但对文学评论也有爱好,他撰写的《莫泊桑·漂亮的朋友》是研究莫泊桑的必读之书。拉努的《左拉传》以其翔实的资料、精当的结构,创作了一个关于左拉的世界。全书以左拉的家系、生平为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