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斯大林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理论上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和不彻底性,一方面他承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存在着矛盾,并且看到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积极的推动或消极的阻碍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他却认为只有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时才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忽视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阻碍作用的另外一种现象,即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时,同样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和谐发展是与中国社会现状相适应的全面、科学的发展观.本文提出生产力和谐发展与生产关系和谐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两个条件,通过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进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任何经济体制改革,都同一定的社会理想紧密联系。经济体制改革就是凋整和完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和方面,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前进,实现一定的社会理想。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就必然要求尽快发展社会生产力,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某些方面和环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将大大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实现一定的社会理想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论两大要素范畴及其区分的理论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对立的统一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 ,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发现并提出的历史唯物论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 ,首先表现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有什么样的生产力 ,或早或迟 ,最终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也会影响生产力 ,对生产力起推动或阻碍作用。然而什么要素构成生产力 ,又什么要素构成生产关系 ,长期以来 ,由于疏于研究两大要素范畴 ,并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致使在经济理论和实践中 ,引发出种种矛盾和分歧 ,并且是尖锐矛盾 ,长期分歧。现在提出两大要素范畴 ,并加以区分 ,当有助于解决矛盾和…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生产关系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企业进行改革就是不断改进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工会工作在优化生产力要素、改善生产关系方面都表现出独特的作用,从而能够极大地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一、难以漠视的一些基本存在所谓“难以漠视的一些基本存在”,就是我们通常听说的“国情”。当我们着手研究社会控  相似文献   

7.
在唯物史观视角下,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为进一步深入探究新质生产力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理论基础。生产力三大基本要素及其优化组合的新质跃升是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新质生产力实质上是人更高阶地创造性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现实能力,是以科技创新引领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复杂系统,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相互联系和作用。基于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新质生产力从四个维度分别展现出以脑力劳动者为主的主体特征、颠覆性创新驱动的技术特征、多要素渗透融合的结构特征、数智化和绿色化产业的形态特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促进高水平科技创新,推动数字技术对生产要素全方位渗透融合,不断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着力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助力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认为资本的运动有着否定性与肯定性并存的两面性:资本的肯定性就在于它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文明;资本的否定性在于资本本身的反人性、反历史以及最终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本性。但即使是资本的反人性问题,马克思在批判异化时,承认了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马克思还认为,资本的文化逻辑为未来的理想社会提供了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即自由时间的现实性存在,这是更深层次上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资本论》在当代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是科学的发展观.它唯物辩证地阐述生产力(由人力与物力结合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人力所有者与物力所有者结合的社会形式、以及派生的产品所有者的关系)、上层建筑(生产关系集中表现的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等社会形式)三者之间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正是基于生产力发展,从而引领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作用与反作用.社会发展意味着创新.《资本论》对上述规律的阐述,应注意它在当代的发展.本文特别注意作为生产力源泉的"自然条件",也就是人口、资源、环境对生产力的影响.生产力本身注意它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教育的作用,在生产关系中注意市场经济中的价值规律对促进生产力的作用,以及生产关系如何决定分配关系,又由分配关系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哲学教科书中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原理与马克思著作中的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的区别进行分析后,提出了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著要注意的方法以及所产生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成果及其社会实践在人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中,始终起着导向性、协调性、综合性、激励性和决定性的推动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精神形态的生产力,是科学形态的生产力,是促进生产力健康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批判虽然揭示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奴役人的新特征,但是并不能推翻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而且对于当下中国具有总体上的非法性。不过,这些批判对当代中国也有一定警示意义,即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通过生产关系调整来规范生产力,从而避免生产力对人的奴役,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点。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学说,把科学技术提到了第一生产力地位的高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动力观点的新发展,无论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还是生产力本身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活动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指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邓小平理论进一步阐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三个代表"思想提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各项工作努力做到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要求。中国共产党人以理论创新的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这是由于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它发展的结果必将与旧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进而成为导致生产关系发生变革的重要因素之一。马克思早在1847年初为批评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而写的《哲学的贫困》一书中,就曾指出:“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揭示了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在生产方式以及生产关系变革中的作用。马克思在1861年8月到1863年7月积极准备《资本论》的写作期间,写了…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对大工业的出现、发展和变化进行了充分阐释,肯定了大工业在资本主义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大工业出现后,这种先进的生产方式符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促进了西方国家由传统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的转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大工业是时代发展的产物,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大工业的理论,为中国新型工业化建设道路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包含着对马克思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并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在“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 ,此一概括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础本质与价值本质辨证地统一起来 ,体现了彻底的唯物史观 ,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是一个辨证发展过程的科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文化生产力是近几年来国内理论研讨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化生产力正在崛起。马克思依据唯物主义的观点把生产力划分为: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人自身生产力。文化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的丰富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精神生产力在当代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体现,在一定意义上说,文化生产力也就是精神生产力,是精神生产力发展的高级形态。  相似文献   

19.
文化生产力是指人们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文化生产力作为精神层面的动力也是推进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发展文化生产力需要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充分尊重民族文化,用科学发展观打造社会主义传统文化,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文化观,才能真正地推动我国文化生产力建设、推动社会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同悟 《理论前沿》2007,510(21):38-39
高新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已经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需要认识这种变革,并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要素、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理论,构建以生产需求理论、生产要素理论、生产理论、生产力发展理论、知识化的生产方式理论、资融化的生产关系理论为核心的现代社会生产力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