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吕松霞 《春秋》2009,(4):60-60
徐孟海的姥爷是一位画家。7岁起,他跟姥爷学画画,一画就是40多年。他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为题材的花鸟画,从严谨细腻的工笔,到工笔写意结合,形成了中国花鸟画创作上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徐孟海的日常工作是烟台艺术学校的一名美术教师。1980年,莱阳师范美术系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烟台旅游学校当美术教师。他教学很认真。  相似文献   

2.
吴冰,中国第一个花鸟画实践类博士。作为90年代末成长起来的青年画家,他受到系统的学院教育,从大学到硕士一直读到博士研究生。他在高校任教多年,如今是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的教授,他的花鸟画创作在全国已有相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袁熙坤的作品陈列馆,我看到了画家的部分作品。袁熙坤擅长水墨画和油画,同时他还长于画动物中的狮、虎和人物肖像。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慢慢认识和了解这位大师的艺术成就。他的绘画创作让我们有机会走进他的故事之中。袁熙坤出生在云南省一个国画世家,父亲袁晓岑是中国著名的花鸟画大师,然而袁熙坤的绘画之路完全是靠他自己走出来的。 袁先生说,由于秉性所致,他从小就  相似文献   

4.
椰树精神     
<正>曾与一画家谈起画椰树,谁料该画家很不屑:"椰树?整个热带亚热带地区都是呀,有啥稀奇的?又不是海南独有!知道海口叫椰城,可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也叫椰城,卡塔尔国旗里还有椰子树呢,人家不也重视椰树?"我觉得他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世上种植椰树、喜爱椰树的国家和地区多得很,绝对数量超过海南的也比比皆是,可是我仍不能苟同他  相似文献   

5.
于志学是一位来自中国北部边疆的画家,现在北京作画,准备在香港等地展出作品。最近我采访了这位迄今在中国绘画界还不很出名的画家,他现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今年四十三岁,身材不高很壮实,衣着俭朴,随和健谈。一个不到二十平方米的房间,既是他的住处,又是他的画  相似文献   

6.
2000年2月9日,农历正 月初五,是薄一波92岁大寿的喜庆日子。山西画家裴玉林送去了故乡的祝福,一幅葡萄压枝、沁人心肺的《硕果图》。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画上题词:“薄老九二大寿,千年已越,百岁可超,朱基敬贺,庚辰正月初五。”裴玉林和他的画,再一次受到瞩目。 裴玉林的名字在当今中国画坛已为众多人熟悉、他的葡萄更是在花鸟画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浩浩中国画坛,花鸟画家可谓数不胜数。在花鸟画的大海中遨游,怎样才能自成一格,脱颖而出?选择了花鸟画的裴玉林在艺术道路上苦苦地追寻着,探索着,在众多的花鸟画中,他注…  相似文献   

7.
<正>世间的奇迹多源于看似不经意的相会,与工笔画家李金生先生的结识便纯属偶然。翻开他送我的小画册,清新典雅跃然眼底。说他现代,画中却蕴含古意;说他古典,画中又洋溢着时代气息。如此独道的绘画,磁石般将我深深吸引,一本小小的画册在我手中反复翻看了几遍,我竞浑然不觉,仍沉浸其中。随着之后的交往,我对李金生先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李金生,1959年生于天津,自幼酷爱绘画。青年时随赵毅先生学习绘画,后拜北京中央美院金鸿钧先生为师。曾得到花鸟画大家俞致贞、刘力上先生的指点。在学习继承中国传统绘画的过程中,砚田耕耘,从宋元  相似文献   

8.
正陆抑非是我国现当代杰出的花鸟画大师,在世纪变革的时代,他将古法与创新、继承与造化以使命的精神自觉地结合起来,用一生的追求创造出当代绘画语言的陆氏花鸟画。他作为中国当代花鸟画的奠基者之一,其功还在于将画法结晶成画理,教授了一大批支撑当代画坛的中坚,使花鸟画呈现出百舸争流的局面,因此,他亦是我  相似文献   

9.
父亲有位朋友,是位知名画家。几乎每次去他家,总能遇上有青年画家登门求教,他也总是很耐心地给人看画指点,常常一耽搁就是大半天。对于有潜力的青年画家,他还热心地向有关部门、媒体推荐,更是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知道他的时间很宝贵,而提携后辈完全是尽义务的,就忍不住问他:“伯父,您何必呢?你随便画一幅画就是几千上万块钱,多画点画多好,何必把时间浪费在这些小人物的身上?”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7,(2)
<正>在亚创联文化中心群里,认识了一位画家。他画的荷花,让我突然眼前一亮,觉得意境高雅、笔墨不俗。他是山东济南画家宋盛明,通过艺术交流,看到他更多的作品。我觉得有必要,应该把这样一位画家的国画作品,介绍给大家。让美的艺术,展现给大家共享。宋盛明,出生于一九六二年,自幼酷爱绘画艺术。他擅长工笔  相似文献   

11.
<正>初识李锐钧,还要从区残联向统战部推荐残疾画家李锐钧作为区政协委员候选人说起。说实在的,红桥区政协文体界别书画名家不乏其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可谓名家汇聚,高手云集。我只好委婉地说,请送简历和材料吧。不日,我从案头上拿起荣宝斋出版的《李锐钧精品花鸟画辑》,首  相似文献   

12.
张庆的艺术作品与众不同,他的绘画风格深受唐宋时期的花鸟画,以及清代著名绘画大师任伯年等诸多画家的作品的影响,但他同时也受到西方绘画理论和技法的影响,例如加入了光影的运用以及对事物结构性的描绘,使其作品在中国传统平面化的氛围中产生了立体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3.
陈逸飞的作品缺乏思考 ,却也脱离了一种思考所伴随的苦味 ;我觉得他的那些近代仕女图很像薄荷糖 ,口感舒适。有的画家做的是粮食 ,有的画家做的是零食 ,看个人的选择和自身所欲达到以及所能达到的高度。不管怎么说 ,粮食和零食分别是两个评判系统 ,不能混为一谈。我听过一些以为自己在做粮食的画家如何严厉地批判陈逸飞 ,这种批判的潜在主题更多的是陈逸飞那让他们气愤难平的商业成功。心态 ,现在常常要讲这个问题。陈逸飞高大、体面、衣着考究、待人谦和。1997年 ,我对陈逸飞作过一次专访 ,写出来的文章不怎么样 ,按一种习惯的套路熟练…  相似文献   

14.
赏画发现大汞矿一天 ,俄国地质学家瓦尔霍夫拜访画家罗丘夫。到了客厅 ,他被一幅山水画吸引住了。画面上一座圆锥形山峰临湖而立 ,山色微红 ,湖面上有蓝色的雾气 ,景色十分迷人。瓦尔霍夫问画家 ,这是一幅写生画吗?画家说 ,是的 ,它画的是卡顿山脉中的一个景象。并告诉瓦尔霍夫 :“这是个魔鬼出没的地方 ,走近湖边 ,我感到恶心不止 ,口流唾液 ,胸闷头晕。我草草画好 ,回家后竟病了一场。”说者无心 ,听者有意。瓦尔霍夫觉得画面上的蓝色烟雾很象是汞的蒸气 ,红色的山石很象是硫化汞矿石 ,画家的中毒症状很象是水银蒸气中毒 ,于是决定亲临其…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6,(16)
正画家马蒂斯(Hanri Matisse)在《画家手记》(Notes d'un peintre)中说道,他的画,其实都是在追求一种"表现",虽然他运用了许多的技巧,但是所有的努力,根本都是在追求一种内心的表现。"对我来说,我无法完全区分我对于人生的情感和我表现这些情感的方法。"马蒂斯说道。画家用绘画来表现情感,情感的张力,与绘画的表现成正比。正如马蒂斯所说,他的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中国画坛,较之人物画与山水画的创作,花鸟画的创作与开拓尤为艰难。究其原由,不外乎传统花鸟画表现技法的完善和新技法、新理论的缺失。近代中国花鸟画发展的前期,出现了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郭味蕖等一代大师,把传统花鸟画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当代花鸟画家则无不以突破和创新为己任,进行着孜孜不倦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著名花鸟画画家郭怡孮先生便是代表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7.
卓素铭 《当代广西》2014,(12):52-53
正黄忠耿自幼学画,师承其父岭南派画家黄独峰,注重研究传统技法,并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秀丽抒情的风格。他擅长花鸟画,有大量作品参加各种画展,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和香港、澳门及日本、新加坡、泰国等地展出,还举办过多次个人画展。欣赏忠耿的作品,犹如品读一组清新隽永的好诗:千枝竞放的梅林中,群雀在引吭高歌;飘逸的绿藻间,热带鱼翩翩欲仙;雨中的幽禽,静聆着荷塘秋曲;欢蹦乱跳的树蛙,在雨林中鸣唱……忠耿笔下的幽禽鳞介往往寥寥数笔便神情毕现,滇桂奇花异卉随意点染则带露含芳……我特别欣赏他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画画家张英,被称为"神"画家而闻名.这位六十四岁的老画家有一枝"神"笔,他笔下的人物呼之欲出,花鸟鱼虫栩栩如生;同时,他擅长画"神",无论弥勒、观音、罗汉、或是各种神话人物,在他笔下,都是那么生动、传神.他所作的佛像、神像及古典人物画,深受旅居东南亚、日本的侨胞和港澳同胞及海外华人所喜爱.我到张英的住所访问他时,有幸欣赏  相似文献   

19.
顾静 《人民论坛》2010,(3):122-123
工笔花鸟画题材表现正在克服从前的单一、雷同、肤浅和缺乏学术探索的缺点,重视画家的生存环境,重视表现内心感受,发掘精神价值,而这些都在推进工笔花鸟画的审美趋向和审美理想,并形成现当代工笔花鸟画形式、风格、流派多元共生的艺术格局。  相似文献   

20.
工笔花鸟画题材表现正在克服从前的单一、雷同、肤浅和缺乏学术探索的缺点,重视画家的生存环境,重视表现内心感受,发掘精神价值,而这些都在推进工笔花鸟画的审美趋向和审美理想,并形成现当代工笔花鸟画形式、风格、流派多元共生的艺术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