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17,(17)
<正>台湾中华文化总会以"妈祖林默娘"为主题,举办"Hello,Miss Lin跨界女神数位绕境"展,遭台湾大学名誉教授黄光国批评"消费"妈祖,缺乏宗教的虔诚。台湾中华文化总会副秘书长张铁志今天指出,该展示以贴近年轻人的方式表达传统文化,也有宗教的虔诚在里面,"欢迎黄教授来看展"。黄光国8月18日在教改论坛召开的记者会中指出,妈祖在台湾民间信仰中,是庇佑先民跨过黑海沟的神明,拥有  相似文献   

2.
台湾精神生活中的民间信仰台湾民众精神生活的民俗文化是民间信仰拜拜盛行,祖先崇拜诚挚深厚。台湾的民间信仰不同于西方与世俗生活分开的“制度化宗教”,而是一种深层次精神生活中的民俗文化,其内容经常与一般的生活混合,普及于文化的各方面。明末清初,闽南、粤东移民到台湾,同时将各地民间种种神明信仰移植台湾,如土地公、妈祖、关帝、观音菩萨、三山国王等等,台湾成为“众神的殿堂”。移民到台湾,在当时航海技术、设备落后的情况下,要渡过风高浪急的海峡,凶吉难卜。于是,移民随船供奉妈祖,以求平安抵台。到台后,自然把妈祖…  相似文献   

3.
张勇 《两岸关系》2006,(10):24-26
拜妈祖、保生大帝,敬孔子、关公……源自祖国大陆的各种民间信仰,如今在宝岛台湾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并沉淀为他们无法割舍的民族和文化基因。记者近日就台湾民俗文化等选题入台专题采访,一路走访十多家庙宇,处处皆能感受到岛内民间信仰所蕴藏的深厚两岸情缘。共同民间信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回顾妈祖信仰在马来西亚传播的情况。分析了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妈祖信仰的特点;(一)妈祖庙与华侨宗乡会馆有密切联系;(二)妈祖信仰与祖先崇拜相互促进;(三)海南华侨华人经常把妈祖与水尾圣娘、108兄弟公等神明一起供奉。  相似文献   

5.
争鸣 《两岸关系》2013,(3):29-30
今年2月,台湾竞争力论坛公布最新的台湾民众身份认同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台湾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比例为61%,这与10余年来岛内大部分民调机构得出的"中国认同度低"的结论大相径庭,引发外界侧目。笔者就该民调的成因、反映的政治思维及意义提出几点看法。设问方式不同是造成民调结论差异显著的主因  相似文献   

6.
妈祖信仰自南宋(1127~1279年)开始在台湾岛上传播以后,闽台人民便有了共同的信仰——妈祖。几百年来,这种共同的信仰一直作为沟通海峡两岸的桥梁并在历史上产生过多方面、多层次的作用,其中突出表现在推动了闽台两地文化的交流。 从现有的史料看,台湾的妈祖信仰,其渊源来自于湄洲岛妈祖祖庙,并且是与汉人的东渡垦殖息息相关的。在妈祖信仰传入台湾的初期,这种信仰曾产生过两种作用:其一是作为渡台航船的保护神,其二是作为当地垦民的生活保护神,及至清光绪二十年(1895年),台湾全省已拥有222座供奉妈祖的庙宇,以后更是进一步发展。足见妈  相似文献   

7.
黄翔 《两岸关系》2007,(7):45-47
相传,1000多年前,福建莆田一位林姓青年女子,平素热心扶危济困、救助海难,死后由当地乡亲于湄洲岛上立庙奉祀,被尊为"海上女神"妈祖. 1000多年来,随着航海业的发展,历经分灵传播,不下千座妈祖宫庙、上亿妈祖信众已遍布世界各地.特别是与大陆一衣带水的台湾,妈祖的影响更为深远.在台湾,有2/3以上的民众信仰妈祖,台湾全岛有大小妈祖庙近千座.  相似文献   

8.
杨子 《台声》2000,(5):12-12
忘不了一年前本省举办大甲妈祖绕境出巡大典 ,銮驾到处 ,万民空巷 ,街道挤塞 ;锣鼓号角喧天 ,炮竹有如雷电 ;信男信女 ,个个拈香膜拜祈福 ,强烈地表现了民众对妈祖的热爱 ,也强有力地表现了妈祖为闽台人民海上卫护神的感召。妈祖是闽台人民精神上的母亲 ,闽台人民对妈祖也在敬畏中满怀孺慕。我是领过洗礼的基督徒 ,不过 ,我每逢妈祖庙 ,必进内参拜。妈祖不是“偶像” ,而是闽台数千万人民的心灵神明。在信仰妈祖的精神基础上 ,闽台人民具有另一种意义的血缘。即使在日本的殖民统治期间 ,台湾人民仍以福建湄洲妈祖为圣地 ;而今 ,台海两岸虽有…  相似文献   

9.
宋元以来,在中国东南沿海开始流传着妈祖的传说;明代以后,在台湾海峡两岸建筑了许多妈祖寺庙;今天,海峡东岸的妈祖寺庙仍然香火旺盛.本文试就妈祖信仰的起源、发展以及它在台湾的传播与影响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妈祖信仰的起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4,(4):60-60
<正>妈祖,是台湾的民间信仰之一。每年妈祖生日绕境,热闹非凡,且总会下雨,带来的雨水,是浇灌土地的生机。为何"大甲妈祖会"开始于几个城市间绕境?任贤齐监制的纪录片《妈祖乃台湾》,以类似电视综艺节目的方式记录2013年农历三月,为期9天8夜(任贤齐说了数回8天9夜,看来是弄混了日与夜的计算法)"大甲镇澜宫"行之多年的妈祖绕境活动。这部由任贤齐与游绍翔联合执导的纪录片,在任贤齐活泼的身影声调中,随妈祖神轿、抬轿者、旗队、随行信  相似文献   

11.
正天津天后宫是世界三大妈祖宫庙之一,在台湾妈祖信众中享有崇高地位。宫庙始建于公元1278年左右,后由泰定皇帝颁旨重新敕建,1985年再次重建,1986年对外开放。20多年来,天津市充分依托天后宫发挥妈祖文化优势和联系海峡两岸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搭建津台交流平台,与台湾妈祖宫庙、文化界、政商界人士交流频繁,天后宫在台湾的知名度不断扩大,成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2016年6月,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批复在天津天后宫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翔鹍低映蛟宫水,绣帨遥连赤嵌城天后宫以及所传承的妈祖文化信仰与台湾交流源远  相似文献   

12.
迈博 《台声》2018,(10)
正近来"台独"恶行连连,令台湾岛内社会深感忧虑,岛内各界纷纷揭露"台独之谎"与"台独之害"。最近,"台湾民主基金会"跑到美国公布民调称,39岁以下的台湾年轻人中,有70.3%表示愿意为台湾而战,有26.5%表示不愿意。消息传回台湾,舆论一片哗然。这项民调不无蹊跷。民调已完成一个多月,在台湾并未发表却拿去"向美国人报告",难道这数字是"出口专用"?台湾年轻世代追求的是个人  相似文献   

13.
姚同发 《黄埔》2009,(5):46-48
妈祖信仰从大陆崛起,到护佑移民入台垦殖、抚平平埔族伤痛,以至今天依然长盛不衰,足可以视为台湾民间信仰发展的一个最具典型意义的神祗。  相似文献   

14.
社会     
《台声》2017,(5)
<正>民意调查:超四成台湾民众对"一例一休"持负面态度台湾数个民调机构连日来发布的调查显示,民众中对"一例一休"持负面态度的比例高于持正面态度者。综合"中央社"、联合新闻网等台湾媒体2月21日报道,中国国民党当日发布的民调发现,47.5%的民众不满"一例一休",近6成民众认为台当  相似文献   

15.
江中龙 《两岸关系》2006,(10):45-47
被誉为“海峡和平女神”的妈祖,自从宋元时期被传入台湾岛内以来,一直深受台湾民众的爱戴,并有着大量的信众。妈祖信仰已成为台湾民众社会心理的一大组成部分,并深深地影响着台湾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对妈祖的虔诚信仰,也正反映了台湾民众强烈的寻根意识、忧患意识和统一愿望。  相似文献   

16.
社会     
《台声》2017,(2)
<正>民调显示:56%台湾民众反对同性婚姻纳入民事条例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台湾"立院""同婚修法"完成初审,台湾民意基金会近日公布的调查,高达56%台湾民众反对同性婚姻民法化,赞成者仅37.8%,另有7成1民众认为不须急着"立法"通过。台湾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指出,去年11月"同性婚姻民法化"的"立法"行动,闹得满城风雨。12月上旬"反同""挺同"势力轮番上街较劲,此次民调就"同  相似文献   

17.
2019年以来,台湾地区蓝绿恶斗不断、两岸对立加深,在内外因素的持续作用下,岛内民众的统"独"意识及国族认同产生了显著变化。一、2019年台湾统"独"意识及国族认同变化情况2019年以来,台湾多项统"独"意识和国族认同民调显示,岛内民众两岸统一意识和"中国人认同"双双下滑。  相似文献   

18.
<正>“妈祖生,迎妈祖,众人三月疯妈祖。”锣鼓喧天,炮仗动地,万头攒动……农历三月,妈祖信俗活动成为台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妈祖这一来自祖国大陆的“海上女神”随着先民渡海抵台,并绵延至今。如今,台湾全岛较有规模的妈祖宫庙已有800多座,信众已达1000多万人。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7,(8)
正4月10日,由全国台联、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共同主办的主题为"历史与风物"——第二届中华文化与两岸关系学术报告周在武汉大学拉开帷幕。三所高校学生教师及在汉台湾青年近300人参加讲座,武汉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黄泰岩主持讲座。全国台联会长汪毅夫作了题为"妈祖、妈祖庙与妈祖文化研究——祖庙妈祖巡游台湾(1997)的文化观察"的主题报告。他通过妈祖信仰的文化源流及在两岸的发展演化,围绕两岸同胞在中华文化的理解、传承、弘扬  相似文献   

20.
速读台湾     
《台声》2017,(13)
<正>政治蔡英文民调再探底满意度为21%据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台湾TVBS 6月22日公布最新民调,对于蔡英文上台一年多来的"施政"表现,民众满意度再度下滑7%,到历史新低为21%,不满意度持续上升,此次调查首次突破6成到达63%。TVBS民调中心调查分析,台巴"断交"及"前瞻基础建设计划"的争议,可能是使蔡英文满意度持续下滑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