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情扫描     
<正>民进党一意孤行升高两岸对抗近来,民进党和台湾当局肆意攻击大陆,加紧限缩两岸交流,意在煽动两岸敌意,贩售战争恐吓,以转移民众对其施政不力的关注,捞取选举利益。苏贞昌等民进党头面人物频频发出"扫把抵抗大陆""大陆假消息操弄舆论"等荒谬言辞。台"国安会"制定禁用大陆通讯产品的方案。大动作召开"国家安全会议",以"强化台湾安  相似文献   

2.
《两岸关系》2010,(4):4-5
<正>3月30日,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王毅接受台湾《旺报》专访,就大陆对台政策以及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两岸基层民众交流、大陆对台采购等台湾民众关心的问题回答了《旺报》的提问。  相似文献   

3.
李立 《黄埔》2011,(5):18-23
台湾塑化剂风暴飙烈,重创了岛内民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影响了"台湾制造"的海外市场。最近,两岸交流蓬勃发展,先是《富春山居图》两岸合璧;继之第三届海峡论坛大会在厦门举行;最近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更是拉近了两岸民众生活文化距离。  相似文献   

4.
台情扫描     
《两岸关系》2021,(7):44-45
正民进党当局极力攻击、污蔑大陆,刻意升高两岸对抗台湾新一波疫情暴发后,为转移民众对当局应对疫情不力的关注,民进党当局大做政治文章,不择手段抹黑、攻击大陆,升高两岸敌意对抗。一是在"七一"前后恶毒攻击大陆。蔡英文办公室,台行政机构、陆委会、外事部门等倾巢而出,恶意诋毁大陆制度、道路,重弹"和平、对等、民主、对话"滥调;同时,以"国安五法""反渗透法"恐吓台湾民众,  相似文献   

5.
正海峡论坛开启了一个更广泛、以基层民众为主角的两岸交流时代。怎么为台胞办实事、谋福祉成为10年来海峡论坛最关切的话题之一。据统计,10年来,海峡论坛累计发布了涵盖两岸人员往来、赴台旅游、就业、基层调解、文化交流、版权交易、两岸直航、台企融资等领域的60多项惠台措施。小到稻米进口、水果采购,大到旅游往来、影视合作,实实在在的政策让数以万计的台湾基层民众感受到了大陆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尝到了海峡论坛的"甜头"。  相似文献   

6.
阿兰 《两岸关系》2002,(7):56-56
随着两岸民间文化往来的密切,以及大陆文化产业版图的不断扩大,台湾民众已经愈来愈迫切地想读到大陆书籍,而台湾的出版业者也越来越迫切地想在两岸图书交流的市场上一试身手。  相似文献   

7.
台情扫描     
<正>民进党尽显破坏两岸关系的恶形恶状近期,民进党言行并举,广筑"法律"高墙,企图升高两岸敌意对抗,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出恶言,无端污蔑大陆。蔡英文再度召开"国安会",诬指大陆"分化扰乱台湾社会""破坏台海现状"。台"国安局"抛出"同路媒体"说辞,称两岸媒体人北京峰会"充满统战意味,干预新闻自由"。台"警政署"称大陆通过淘宝网可操纵台湾民众投票。台外事部门针对世界卫生大会议题称,"台湾不归中国管辖,中国不能代  相似文献   

8.
《黄埔》2010,(3):13-13
3月30日,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王毅接受台湾《旺报》专访,就大陆对台政策以及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两岸基层民众交流、大陆对台采购等台湾民众关心的问题回答了《旺报》的提问。  相似文献   

9.
于强  耿曙  李扬 《理论月刊》2015,(2):111-117
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快速改善。为了争取台湾同胞的认同和支持,大陆推出了一系列惠台政策,这其中既包括到台湾的中南部向农民和渔民采购农渔产品,也包括和台湾方面合作,推动大陆居民赴台观光。两岸扩大交流的一系列政策使得台湾民众因此而受惠。本研究通过对2008年和2012年台湾地区"总统"选举和"立委"选举中,受惠于两岸交流地区的投票数据变化的分析,考察台湾民众在受惠于两岸交流活动之后,他们的认同和投票行为是否发生改变。统计结果显示,惠台政策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其既定的政策效果,在部分地区,台湾民众的确将票更多的投向主张两岸和平发展的候选人。  相似文献   

10.
新闻报道     
《台声》2014,(12)
<正>首届南台湾两岸论坛在高雄举行11月22日,由高雄市两岸关系研究学会主办的第一届南台湾两岸论坛在高雄举行。来自高雄、台南、屏东等台湾南部县市的高校和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的学者与会。两岸专家学者围绕从南台湾看大陆对台政策、如何做好台湾"三中一青"工作和台湾民众的国族认同等议题进行了研讨,呼吁两岸双方、两岸同胞继续通过交流合作增进相互了解,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9,(15)
<正>自8月1日起,暂停47个城市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应询表示,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工作于2011年启动,是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背景下扩大两岸人员往来和交流的积极举措。多年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对台湾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民进党当局不断推进"台独"  相似文献   

12.
鲁洪柯 《台声》2010,(5):34-34
<正> 3月30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接受台湾《旺报》专访,就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两岸基层民众交流、大陆对台采购等台湾各界关心的问题回答了《旺报》的提问。王毅对《旺报》的谈话是迄今为止大陆方面对于ECFA问题最详尽的一次说明,谈话有助于化解岛内基层民众对于ECFA的误解和疑虑,有助于两岸加  相似文献   

13.
<正>9月21日,2015版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简称"卡式台胞证或电子台胞证")全面启用。今年6月,大陆有关方面在第七届海峡论坛上宣布,将对台胞来往大陆免予签注,并适时实行卡式台胞证,由此,台胞往来大陆将更加便捷。然而,在大陆宣布此惠台举措后,岛内却质疑声不断,在经过大陆方面针对质疑澄清说明后,岛内理性声音才得以增多。台胞证的变迁之路台胞证,除了作为台湾民众在大陆的身份证明以外,更是承载了两岸社会交流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6,(1)
正2008年以后,两岸和平稳定,投资政策利好,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两岸农产品贸易合作也步入了深化互动阶段。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两岸农产品贸易快速增加和大陆对台政策的优惠,两岸农业合作交流项目日益增多,大量的台湾农产品随之进入大陆。与此同时,2015年,大陆多个省、市赴台采购和对台契作成果丰硕。这些采购既帮助了台湾农民解决农产品丰产滞销的问题,同时也为大陆消费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台湾农产品,实现两岸  相似文献   

15.
从两岸关系发展的大视角分析,两岸互动过程将呈现出"倒U型曲线"的特征:在差异互动时期,随着两岸经贸交流、民间往来越来越深人,两岸的政治、军事关系呈现出越来越紧张和对立的现象;在相似互动时期,随着两岸经贸交流、民间往来越来越深入,两岸的政治、军事关系将渐趋缓和.伴随着"倒U型曲线"的演化,台湾民众的中国认同也将呈现出"强--弱--强"的波动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5,(13)
<正>摘编自6月19日台湾《旺报》大陆宣布,7月1日起台湾居民可凭有效台胞证来往大陆,无需办理签注。大陆公安部随后表示,今年内将从试点逐步实施卡式电子台胞证。为两岸同胞交往与交流创造更好的条件,显示大陆对台政策说到做到。目前,两岸关系正处于重要节点,大陆此时宣布给予台湾人免签待遇,再次为两岸关系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正能量,不仅使台湾民众前往大陆更加方便,促进两岸经贸与  相似文献   

17.
台情扫描     
<正>蔡英文当局加码制造两岸对立、破坏两岸交流近1个月来,蔡英文当局和民进党为捞取选举利益,不断加码制造两岸敌意,刻意阻挠两岸正常交流交往。一是在"王立强事件"上大做文章,制造"大陆介入台湾地区选举"的假象。蔡英文办公室、台行政机构、台陆委会纷纷发表声明,煞有介事地表示将"持续调查、依法严办",并称这表明大陆"对台湾确有介入  相似文献   

18.
正"果农眼泪流""观光惨兮兮""经济很沉闷""同胞感情伤"……民进党当局上台两年,一手造成两岸关系恶化,冲击两岸交流合作,伤害台湾经济民生,让岛内民众怨声载道,舆论批评声浪高涨。台东县鹿野乡的刘姓果农告诉记者,台湾凤梨过去九成销往大陆,现在因为两岸关系不好,销量大减,滞  相似文献   

19.
柳英 《台声》2007,(6):19-21
推动和促进两岸之间正常的交流、交往是大陆对台政策秉持的一贯原则。连战先生访问大陆后,大陆游客赴台旅游何时能成行一直是两岸民众关心的热门话题。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不仅可以满足大陆游客到宝岛台湾走走看看的心愿,更可以极大的刺激岛内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台情扫描     
<正>蔡英文当局兴起新一波破坏两岸交流的恶浪随着2020年台湾地区两项选举选战炽热化,蔡英文当局和民进党阻挠两岸交流、升高两岸对立的意图更为露骨。一是出尔反尔,毁弃"本会期不处理中共代理人修法"的说辞。10月29日,台"立法院"民进党团强行将"中共代理人"相关修法草案交付委员会审查。台陆委会扬言要借此"有效对应中共各种渗透干预行为"。二是大肆污蔑"26条措施"。蔡英文、台行政机构和民进党倾巢出动,极力诋毁大陆最新惠台举措。诬称这是"逼迫台湾接受‘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企图将台湾‘国内化’"。认为"大陆意图影响台湾选举"。称"名为惠台,实为锁台","以此框住台湾"。称"台湾同胞可寻求领事保护,申请旅行证件"意在"营造台湾民众接受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假象",威胁、恐吓"违法者将被取消户籍"。三是再次进行"台独"挑衅。民进党台湾地区副领导人候选人赖清德重申自己为"务实台独工作者",重弹"台湾已是主权独立国家"的旧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