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健民 《台声》2014,(5):41-41
<正>台湾历史课纲"微调"的纷扰还未平息,一部名为《KANO》(嘉农)的电影,挟着导演魏德圣监制的盛名在岛内掀起票房热潮,同时也搅动了赞否两方的批评浪潮。《KANO》与历史课纲"微调"一样都和日本殖民统治台湾的历史认识有关,即以怎样的眼光去诠释历史的问题。影片上映之初,有人质疑为何影片对白高达90%皆为日语。担任监制的魏德圣回答:"1930年日本国势调查资料显示,台南州(辖区为今台南市、嘉义市、嘉义县、云林县)10岁至19岁人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民进党当局掀起新一轮"课纲之乱",在审议通过的历史课纲中不再单独设立"中国史",而是并入到"东亚史"之中。其目的无非是要进一步升高"台独"认同,尤其是要把台湾青年制造成"天然独"。这一严重的"去中国化"行径对台湾社会形成严重伤害,更对两岸关系发展造成恶劣影响,引发岛内激烈批判和抗议。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7,(14)
<正>摘编自6月30日台湾《中国时报》日前媒体披露台湾教育的"历史课纲草案",把历史课划分成"台湾史、东亚史、世界史"三部分。中国史因此取消,只成为东亚史的附属。这是极明确的"文化台独"历史教育。中国人必须懂中国史,这是儒家教化的传统,就是所谓"春秋之教",习而久之就能明白何谓"华夏"、  相似文献   

4.
社会     
《台声》2018,(18)
正台湾"反去中课纲联署"将破万联署者遍及各行各业据台湾媒体报道,由台湾嘉义大学历史系教授吴昆财发起的"反去中历史课纲联署",8月23日到9月3日下午,联署人数破万。吴昆财表示,"反去中历史课纲联署"主要来自学界,台湾公私立大学都有教授共襄盛举;联署者遍及各行各业。有许多是海内外学者,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李峰、  相似文献   

5.
正教科书是掌控意识形态和塑造认同的工具。多年来,台湾绿营以"台湾中心论"为导向,不断对教科书动刀,以对文史教育的"技术化改革"割裂两岸历史、文化与政治连结,以期实现历史记忆修改和"国族认同"重塑。在李登辉、陈水扁打下的"台独"教育基础上,蔡英文上台后,更是强力推进高中历史和语文课纲调整,妄图在"法理台独"无法一步到位的情况下,夯实"柔性台独"的基础。历史课纲越调越"独"修改历史课纲被"台独"势力认为是推进"文化台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5,(10)
<正>2004年民进党执政时期公布"普通高级中学暂行课程纲要",于2006年开始使用,称为"95课纲"。2008年,台"教育部"重新推动课纲修订,计划在2009年实施,称为"98课纲"。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民进党下台、国民党上台,这个课纲遭到反对,其中高中语文和历史课纲重新修订,数学、地理课纲都在2009年开始实施。2009年,我接到台"教育部中教司"之邀,参加"高中历史教科书课纲修订小组委员会"。这个小组来都是一些"98课纲"的"独派"学者,彼此争执得很厉害,导致2009年一事无成。2010年,"课纲小组"又增加了一些学者,最终把台湾高中历史课纲修订完毕,于2012年开始实施,称作"101课纲"。  相似文献   

7.
正一如所料,民进党当局一手操控的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课审大会"8月13日通过了岛内12年义务教育高中历史课纲,依据这个课纲,以后台湾的高中历史课将只教单独成册的台湾史、东亚史及世界史,之前的"中国史"不再存在,被"纳入东亚史的架构下讨论""以主题方式分单元呈现"。这份升级版的"台独"历史课纲一出笼,就遭到岛内外有识之士的口诛笔伐。毋庸置疑,民进党当局为了一己之私,将岛内学生当成"政治祭品",将  相似文献   

8.
<正>新学年开学伊始,在台湾民进党当局全力操控下,最新编写的"台独"历史教科书已经摆上岛内初高中新生的课桌。尽管舆论沸腾,但民进党当局仍罔顾民意,强行对历史课纲及教科书进行"去中国化"修编,严重撕裂台湾社会,扭曲台湾青年一代国家民族认同,破坏两岸关系发展,引发两岸同胞担忧和谴责。  相似文献   

9.
<正>1月27日,台"教育部"决定对高中语文和社会领域课纲进行调整,删除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众多具有"文化台独"色彩的论述。舆论认为,教科书对于形塑民众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至关重要,马英九当局此次调整迈出了拨乱反正的重要一步。但绿营诬称这是"去台湾化",并扬言进行抵制。蓝绿在教科书问题上的斗争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7,(17)
<正>教育是形塑的历史意识,凝聚国家认同的重要工具,也是建构国家主体性的意识基础。蔡英文当局去年执政后,马上停用微调课纲,到2012年的旧课纲。今年7月3日又公布的台湾12年教育社会科领域课纲草案。新课纲以所谓的"分域架构"为由,取消原有课纲中明确"台湾史、中国史、世界史"的划分,其目的就是利用分域之方式,将中国史纳入东亚区域历史讨论,彻底肢解消亡中国史。  相似文献   

11.
邰言 《台声》2018,(19)
正最近一段时期,美国的台海政策严重倾向台湾,而蔡英文当局紧抱美国大腿,挟洋自重。美、台此举,不会改变国际社会认同一个中国的原则,只会损害并恶化两岸关系。更有甚者,"台独"分裂活动不断升级,近日,台当局修改台湾高中历史课纲并将中国史纳入东亚史,意图在教育领域推行"去中国化"。截至发稿时,台当局已通过在教育领域"去中国化"的高中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7,(15)
<正>据岛内媒体报道,台当局即将在2019年实施的高中社会科新课纲草案中将《开罗宣言》相关内容删除,新的历史课纲将不以《开罗宣言》论述台湾地位。这是借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再次扩散"台独"史观,将毒害台湾青年学生,也将进一步破坏两岸关系。岛内有人妄称,《开罗宣言》确实提到台湾归还中国,但问题是美、英、中三国领袖没有签署,而且连美国国会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6,(11)
正摘编自5月23日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台当局新任"教育部长"潘文忠上任后立即召开记者会,宣布多项重大教育政策,包括推动蔡英文的政见"高中全面免试入学",将在2018年扩大试办,另外还有废止微调课纲、2018课纲如期上路、大学退场处理原则、缩短学用落差,以及5年800亿元新台币的高教预算延后一年等政策方向。"新教长"如此雷厉风行、风风火火,一下子推出这么多重要的教育政策,尤其是课纲竟然就这样实施了,事前跟谁商量过、决策过程有哪些单位?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6,(10)
正民进党提案要求台湾教育部门应撤回高中语文、社会科微调课纲,此举更让人忧心,蔡英文与新当局"5·20"上台之后,"去中国化"变本加厉,新党唯一可以做的是保留"火种"。两岸关系会在"5·20"成为分水岭,届时会看到,慢慢从"量变"到"质变",光从陆客团"五一"来台湾数量减少就知道,两岸交流互动愈来愈少。关心两岸发展的人都忧心,距离新当局上台越来越近,蔡英文还是不肯松口谈论"九二共识",更难奢求"一个中国"的表态,甚至民进党往后主掌两岸政策的人,也不曾听闻对于蔡英文的两岸政策提出任  相似文献   

15.
正8月13日,台湾教育部门课审大会审议通过高中历史课纲,将中国史纳入东亚史;同时,教学方式由编年史改为主题式。国台办发言人应询指出,任何"去中国化"行径都无法割裂两岸的历史和文化连结。"台独"分裂活动数典忘祖,必将遭到两岸同胞更加强有力的遏制和打击。近期,台湾各  相似文献   

16.
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变革、社会变迁以及外来文化的输入等所引发的文化变迁,对纳西人对本族宗教东巴教的认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纳西人社会的各个阶层对东巴教认同意识的变迁与政治制度的变迁和主流文化的语境有密切的关系.当代文化旅游、东巴文化的国际声誉等外在因素,对国家主流话语中关于东巴文化的评价产生着影响,也对纳西人不同阶层的东巴文化认同产生着具有时代特征的各种影响.不宜简单地看待当代东巴文化的"复兴",纳西人对东巴文化的认同有"表层认同"、"文化艺术欣赏层面的认同"和"基于信仰的文化根性认同"等多样化的内涵层次和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6,(11)
正摘编自5月26日台湾《旺报》所谓新政新气象,古今概莫能外。北宋司马光上台,推翻了王安石变法的所有政策。司马新政的"亮点"就是,只问立场,不问是非。如今"5·20"刚过,台湾新当局就齐刷刷亮出程咬金三板斧。第一,祭忠烈祠,但取消遥祭孙中山陵;第二,台当局"教育部长"上任第二天就废了"课纲微调""慰安妇可以是自愿的""日本在台是殖民统治而不是占据"等将成为标准答案和常识;第三,"行政院院长"林全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8,(24)
正20年来,台湾围绕中学历史课纲的风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成为岛内"台独"分裂势力在教育领域不断推进"去中国化"的标志性事件,也是多种政治力量和文化思想博弈的重要表现。台湾当局最近通过的12年基础教育历史课纲,反映出"台独"分裂势力在这一问题上取得了明显进展,表现出其强力加速"文化台独"的急切心态,这是"文化台独"的一个重大事件,其中动向值得大陆方面注意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6,(12)
正台湾目前有一股隐忧,那就是"文化台独"似乎已经成为"政治正确"。如果这一股趋势不能有效地化解,台湾社会将更难团结在一起,两岸关系也将更为险峻。网络上一则洪素珠女士辱骂老荣民的画面,让台湾社会感受极为不舒服,它涉及的已经不仅是"认同政治正确"的强势嚣张,而是连一些人与人基本的相互尊重也都可以置之不顾,这反映出认同问题对台湾的伤害有多么严重。我们担心的并不是洪素珠一个人的辱骂演出,而是"洪素珠们"的心态与行为。洪素珠要老荣民"滚回中国去",这个句型与陈水扁的语录何其相似。陈水扁不也是说过"嫌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6,(12)
正摘编自6月1日香港《中评网》民进党当局通过一纸命令,废止了国民党当局搞了多年的所谓"微调课纲"。民进党当局不怕被指责"意识形态治理",也不理会大陆的警告,想做就做,迫不及待,如此行径恐会被视为挑衅。被蔡当局宣布废止的"微调课纲",由马当局于2014年通过,针对2012年课纲版本中的一些问题,比如部分课本将"慰安妇"写成"有些妇女自愿到海外从事慰安工作"等,做出微调,加上"被迫成为慰安妇"。微调的目的是纠正部分错误的史观和日本"皇民思想"。蔡当局一上台即废除这些修订,从2016学年度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